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免疫科进修期间,每天都能遇到很多特殊案例,比如这一对:亲姐妹同时因为“复发性流产”来看诊,她们流产的病因是否也会是一样的呢?
姐姐,25岁
自然流产3次
小A(化名)是姐姐,身高166cm,体重54kg,BMI 19.6,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25岁的她经历过自然流产3次:
第1次怀孕:2016年,自然妊娠
怀孕50天,无胎心,结局:完全流产
第2次怀孕:2018年,自然妊娠
孕70天,胎心消失,行清宫术
第3次怀孕:2020年,自然妊娠
怀孕70天,胎心消失,行清宫术
月经史:月经周期5-7/28-30天,量正常
家族史:母亲曾自然流产2次,妹妹自然流产6次
在仔细询问、了解她的情况之后,我们建议她进行病因筛查,结果如下: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遗传因素 | |
女方 | 46,XX |
男方 | 46,XY |
内分泌因素 | |
血糖 | 5.6-10.2-9.2-5.9-5.8 |
胰岛素 | 15.01-62.73-79.79-50.87-38.12 |
FSH | 6.94 |
LH | 4.78 |
E2 | 31.7 |
PRL | 26.8 |
TSH | 2.30 |
FT4 | 17.67 |
TPO-Ab | <28.0 |
TG-Ab | 155.20 |
血凝因素 | |
同型半胱氨酸 | 46.7 |
D-D | 0.17 |
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 | 均正常 |
MTHFR | TT |
免疫因素 | |
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谱 | 均为阴性 |
T细胞 | 63.21 |
TH | 27.6 |
TS | 29.79 |
CD4/CD | 80.93 |
NK细胞 | 25.55 |
B细胞 | 9.72 |
其他因素 | |
叶酸 | 3.15 |
25羟基维生素D | 12.40 |
维生素B12 | 120.0 |
TG | 1.06 |
CHO | 4.44 |
解剖因素:未见明显异常
感染因素:均为阴性
男方精液: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RSA-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
胰岛素抵抗(IR)
MTHFR TT
HT
妹妹,23岁
自然流产6次
妹妹小Y(化名)23岁,与姐姐小A身材相仿,身高164cm,体重 50kg,BMI 18.6。年轻的她无奈经历了自然流产6次:
3次怀孕:2016年~2018年
均为自然妊娠,3次都是在怀孕54天,检查发现空孕囊,流产。
第4次怀孕:2019年,促排卵妊娠
怀孕54天,空孕囊,结局:完全流产
第5次怀孕:2020年,自然妊娠
怀孕56天,有胎芽,无胎心,结局:完全流产
第6次怀孕:2021年,自然妊娠
怀孕58天,空孕囊,结局:完全流产
月经史:月经周期6/28天,量正常
家族史:母亲曾自然流产2次,姐姐曾自然流产3次
小Y在我们的建议下进一步完善了病因筛查,检查结果如下:
检查项目 | 检查结果 |
遗传因素 | |
女方 | 46,XX |
男方 | 46,XY |
内分泌因素 | |
血糖 | 4.9-6.3-6.5-6.4-5.9 |
胰岛素 | 11.49-26.38-44.07-40.50-37.04 |
FSH | 7.10 |
LH | 4.0 |
E2 | 正常 |
PRL | 14 |
TSH | 2.18 |
FT4 | 16.54 |
TPO-Ab | <15.0 |
TG-Ab | <28 |
血凝因素 | |
同型半胱氨酸 | 9.5 |
D-D | 0.35 |
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 | 均正常 |
MTHFR | TT |
免疫因素 | |
抗心磷脂抗体 | 阴性 |
抗β2-糖蛋白抗体 | 44.2(阳性)-14.0(弱阳性) |
抗核抗体 | 70.6(阳性) |
狼疮抗凝物 | 阴性 |
T细胞 | 70.90 |
TH | 32.83 |
TS | 32.33 |
CD4/CD | 81.02 |
NK细胞 | 20.76 |
B细胞 | 5.94 |
其他因素 | |
叶酸 | 8.45 |
25羟基维生素D | 36.20 |
维生素B12 | 330.0 |
TG | 0.50 |
CHO | 3.41 |
解剖因素:未见明显异常
感染因素:均为阴性
男方精液: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RSA-6
胰岛素抵抗(IR)
MTHFR TT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
抗磷脂综合征(APS)?
相同的流产病因
根据这两位姐妹病因筛查的结果可以看到,她们有相同的流产病因,如MTHFR TT型,属于遗传因素,研究发现MTHFR基因C677T位点TT纯合子基因型比CC纯合子基因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风险高3.29倍,OR值为3.288,95%CI为1.340~8.065[1]。
姐妹俩同时患有胰岛素抵抗,属于代谢因素,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异常可能影响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早孕期胎盘滋养层细胞也有直接毒性作用等[2]。
不同的流产病因
当然,两姐妹也存在不同的流产病因,如姐姐同型半胱氨酸属于易栓症,系血凝因素,它导致流产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甚至形成多发性胎盘梗死灶,导致子宫-胎盘循环血液灌注不良,增加复发性流产和胎死宫内的危险[3][4]。
妹妹则是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抗磷脂综合征(APS),主要考虑自身免疫因素,是由抗磷脂抗体与自身磷脂抗原相互作用引起的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RSA、胎死宫内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APS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由APL与内皮细胞、滋养层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靶细胞上的自身抗原相互结合,进而产生炎症相关因子,激活补体后的级联反应为核心的机体免疫活动和损伤。[5]
案例启示
基于两姐妹的案例,我们建议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姐妹们不要忽视在孕前完善病因筛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备孕及保胎治疗。
在门诊也经常会遇到有姐妹们这样问:“医生,我家亲戚保胎时用了肝素、免疫球蛋白,我要不要用呢?”
我们的回答是: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不同,特别是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一定要重视“个体化治疗”,切不可千篇一律地去对待。
以小A和小Y为例,虽然这对亲姐妹都是自然流产,但有不同的流产病因,所以我们给出的治疗方案为:
姐姐:
二甲双胍,一天两次,每次250mg
叶酸,一日一次,每次0.8mg
钙片,一日一次,每次600mg
维生素B12,一天两次,每次0.5mg
维生素B6 一天两次,每次10mg
用药后复查相关异常指标,暂时避孕。
妹妹:
二甲双胍, 一天两次,每次250mg
叶酸,一日一次,每次0.8mg
钙片,一日一次,每次600mg
羟氯喹(HCQ),一天两次,每次100mg
用药后复查相关异常指标,暂时避孕。
结局:
姐姐,第四次怀孕保胎治疗后,2022年已经顺利分娩,至今,孩子二岁。
妹妹,第七次怀孕保胎治疗后再次胎停,胚胎染色体异常。2024年12月顺利通过大排畸,产科产检中。
-end-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觉得有用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别忘记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