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反复妊娠丢失(RPL)是困扰不少姐妹们的孕育难题,这种经历既让人心痛,也让人困惑……希望通过系列科普,帮助大家深入了解RPL,可以帮助姐妹们少走弯路,顺利抱娃。
RPL是什么?
目前,国际上对于RPL有多种标准,包括妊娠丢失发生的孕周、流产次数、是否包括生化妊娠、是否连续发生等,根据不同专家的观点存在差异。
多数观点认为,反复妊娠丢失(RPL)指的是女性在怀孕期间连续经历2次(或3次)及以上的流产。其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免疫因素、易栓、解剖因素等。
自然流产:80%以上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
•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一般为10%-15%,80%以上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
• 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5%;
• 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1%。
生化妊娠不能排除
宫外孕风险及胚胎异常的风险
生化妊娠在辅助生殖(IVF)群体发生率18.4% ,在复发性流产(RSA)群体发生率约7.9%;
生化妊娠是指精卵结合后,仅血hCG提示妊娠,没有临床妊娠,医学上称之为“亚临床流产”。
生化妊娠不需要清宫,但需定期监测血hCG,以明确妊娠囊是否成活,或是已经排出体外。血hCG是由受精卵所产生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生化妊娠不能排除宫外孕风险(胚胎长在输卵管或其他部位没有能正常生长下去),也不能排除胚胎异常的风险。
下一期,我将从遗传因素的角度,对RPL的病因展开讨论,我们接着再聊。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案例分享】孕期健康的新视角:免疫调节与绒毛膜下积血的双向关系
觉得有用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别忘记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