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鲍时华主任医师
图 | 源自摄图网
孕期,准妈妈的身体如同一个神奇的“孕育工厂”,发生着诸多细微而关键的变化。血常规检查,就像一把精准的“健康标尺”,测量着这个特殊时期身体内的奥秘。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孕期血常规变化。
白细胞:免疫前线的“护卫军”
白细胞(WBC),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得力干将,时刻准备着抵御外界病菌入侵。正常情况下,非孕期成人白细胞总数在(4.0 - 10.0)×10⁹/L 这个区间“巡逻站岗”。
它们还细分为五大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自发挥独特“战术”。
白细胞家族图示
怀孕后,准妈妈身体开启“护崽模式”!
白细胞计数悄然上升,到了临产后及产褥期,更是一场“免疫大战”。不过别慌,产后 1 - 2 周内,白细胞就会“收兵回营”,恢复正常水平。
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
孕期 | 白细胞计数 | 极端数值 |
早孕 | (5 - 12)×10⁹/L | 15×10⁹/L |
临产后/ 产褥期 | (14 - 16)×10⁹/L | 25×10⁹/L |
产后 1 - 2 周内 | “收兵回营”,恢复正常水平~ |
红细胞:氧气输送的“快递员”
红细胞(RBC)宛如忙碌的“快递小哥”,是血液里数量最多的“搬运工”,负责把氧气从肺部快速送达全身组织,再带回二氧化碳。血红蛋白(Hb)这位“搭档”,紧紧附着在红细胞内,是氧气运输的核心“载体”。
参考范围
人群 | 参考值 |
女性 红细胞计数 | (3.5 - 5.0)×10¹²/L |
女性 血红蛋白 | 110 - 150g/L |
孕期准妈妈血容量大幅增加,红细胞虽努力“增员”,但无奈血浆扩容更快,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
孕期贫血诊断标准也“另立新规”: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 100 - 110g/L;
中度 70 - 90g/L;
重度 40 - 60g/L;
极重度<40g/L。
贫血若不重视,胎儿发育可要“喊渴”啦!
血小板:凝血防线的“堵漏侠”
血小板(PLT)是人体最小的细胞“小精灵”,形状各异,没有细胞核,平均寿命 7 - 14 天。正常时在(100 - 300)×10⁹/L 恪尽职守,主要负责在血管破损时,迅速集结“封堵”缺口,开启凝血修复流程。
孕期里,血小板常遭遇“小波折”,因破坏增加、血液稀释或免疫因素干扰,数量略有下滑。
若“兵力不足”,准妈妈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状况,得赶紧就医。
若“超员”,血液高凝,血栓风险便悄然来袭,危及母婴健康。
孕期血常规变化是准妈妈身体适应新生命的“信号弹”。定期产检、关注血常规指标,医生就能依据这些“情报”及时察觉异常,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end-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觉得有用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别忘记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