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我教大家一个“五停心观”法门,使我们烦恼降伏,到达解脱自在之境

文摘   2025-02-01 18:02   山西  

图|谦德君 



文 | 星云大师

佛教有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吾人之“心”,既是生命的根本,又是生死的源头;心既具足自我的清净本性,又充满了无始的无明烦恼。所以,如何“转识成智”,如何“去妄归真”,就需要有各种的法门来对治。
例如,针对贪欲、嗔恚、愚痴、我执、散乱等五心,就有“五停心观”可以对治,使我们烦恼降伏,妄心不起,到达解脱自在之境。
兹将“五停心观”分述如下:
一、以不净观对治贪欲。
吾人为什么会有贪欲?就是因为对世间生起种种的爱欲、爱执,总要得之而后快,这时就要用“不净观”来对治。例如,对色身执著者,观想“粉面桃花,不过是带肉骷髅;娇媚之身,不过是脓血聚集”。所谓花瓶虽美,里面也会藏污纳垢,有何可爱?
二、以慈悲观对治嗔恚。
吾人起了贪心,是因为“爱执”;反之,“不爱”的就会生起嗔心、恨心,这时如能生起“慈悲心”,就能对治。所谓“慈悲”,慈者,给人一切乐事;悲者,拔人一切痛苦。既然我们发心要给人快乐,拔人痛苦,自然不会对他人生起嗔心。再说,慈悲者,要视人如己;对己嗔恚,岂非不智之至?
三、以缘起观对治愚痴。
人生在世,所以对万事万物不能认清,甚至对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认识,都是因为“愚痴”,不能看出世间的真相。例如,一张桌子,实际上不是桌子,它是结合宇宙之间风霜雨露等各种因缘长成的树木,经过人工制作而成;它是宇宙万有的总合,不是一人所成。如果众生能悟懂宇宙一切都是缘起缘灭,自然对世界生灭的原理有所了解,而能远离愚痴。
四、以念佛观对治我执。
吾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不能解脱,都是因为“我执”,因此要打得“我执”死,才能许我们的“法身”生。如果我们能念佛,念到天也空,地也空,我执没有地方安放,只有一句佛号,似有似无,如此“我执”自然会淡化。
五、以数息观对治散乱。
我们的心中妄想纷飞,就如一堆乱丝,杂乱无章,理不清头绪。假如用“数息观”,也就是吸气到丹田,慢慢吐出来,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次。数到后来,吐气如游丝,轻轻柔柔,似有似无时,随着出入息的进出,慢慢地散乱心就会停止了。
总说我们的心,烦恼心是很难对治的,如果我们能用“五停心观”,把自己的心看得紧紧的,追得紧紧的,时日一久,“五停心”的五员大将,必能降伏五种烦恼魔军,而能大获全胜。


《白话佛学文化小经典》

(全6册)

结缘价  ¥20元起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佛教经典】




《一生吉祥的38个秘诀》


结缘价  ¥29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经典】


  
《一梦漫言》
《一梦漫言》这本书,是明末清初的高僧见月律师的口述自传。为见月律师七十三岁时所撰,回忆了其一生的行脚参学的经历。从青年时期的游历,到舍俗出家,然后不远万里,行脚求戒,继而追随三昧和尚弘传戒法,主持宝华山,匡扶佛制,利益众生,住持正法。其事迹读来感人至深,足以激励人增进品德,树立大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影响深远的高僧自传。
弘一大师在读到本书后曾感叹说:“执卷环读,殆忘饮食。感发甚深,含泪流涕者数十次。”
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特别介绍本书到:“过去我对《一梦漫言》,也很阅过几遍,觉得百读不厌!而且在每一次读之际,使我惭愧万分!含泪欲涕。(说时流泪)觉得在操行方面,后人实在不如古人。如果后来人看了这部书不受感动的,那是他没有道心。如果道心具足的话,他一定感同身受,自己惭愧的难过!大家有功夫时,可以把这部书常翻开来看看,很能砥砺自己的道心,祛除自己的习气。里面不但意思好,文字也好,质朴流畅,一点矫揉造作没有。”
点击结缘:


弘一法师对世人的五条提醒,做到了心永远是定的,不会出错
张其成:这本书运用五行建构了一个人体生命的一个体系 是一部是围绕生命的百科全书
曾仕强:要想使我们的家人,都能够获得平安快乐的生活,这件事一定要长久去做
适合所有人的经络养生方法,一学就会,一用见效,一人学习,一家健康
钱穆:常读这七部书,可叫你脱胎换骨!
明代文豪冯梦龙毕生心血之作:一部发人深思的人生处世百科全书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好书

谦德读书
谦恭修仁道,德泽被寰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