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风灵
来 源:风灵(ID:flthinking)
我们知道,经济学从诞生之始,发现和阐释自发秩序现象就是其核心议题,最著名的隐喻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这段名言精辟地阐述了自发秩序的力量,如何将个体的自利行为导向普遍的公共利益。
自发秩序理论研究的是行为人的非意图后果,如哈耶克所说,是人的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只有在许多人有意识的行为会产生无意识的后果的情况下,只有在观察到的规律性不是任何人设计的结果的情况下,才产生了社会科学家们试图回答的问题,如果除了有意识的设计之外,社会现象就毫无秩序,那么理论社会科学就确实没有立足之地,而且,如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就只存在心理学问题。只是因为个人行为的结果是产生了某种秩序,却又不是由任何人的设计,这才产生了需要理论解释的问题。
然而,公共选择经济学的兴起,似乎对自发秩序理论提出了挑战。公共选择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假设是我们可以从结果中推断意图。以最低工资为例,如果立法提高最低工资,高到超出市场水平,其结果就会是低薪工人的失业,那么,公共选择的经济学家就会大胆推断,高薪工人和立法者必然是合谋通过立法来减少低薪工人带来的竞争。政治就是把收益集中在组织良好且信息灵通的利益集团手中,而将成本分散到缺乏组织且信息不灵的大众头上。也就是说,公共选择经济学认为,是利益集团有意识的行为,产生了低薪工人大量失业的后果。看起来,这与非意图后果所形成的自发秩序相冲突。
斯蒂格勒阐述了公共选择理论如何从结果推断意图的假设:
公开宣称的政策目标有时候与政策的实际效果无关甚至相反,而真正企图实现的效果应该从实际效果中推断出来。这不是为了掩盖难题而故作同义反复,而是一个关于政治生活本质的假设。错误的政策当然可能被采用,错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固有特征。但人类不是靠错误生活。如果某个经济政策已被许多社会所采用,或者如果一个社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追求这一政策,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假设,决策者明白该政策的实际效果并渴求这种效果。以错误或混淆来解释某个政策,这根本就不是解释——任何情况都可以这样“解释”。
但细加思考的话,二者的冲突其实只是表面上的。首先,虽然可以说现在最低工资制度是利益集团有意识推动的,但最初的提议很可能是出于改善工人状态的善良愿望,而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即非意图后果。而且,即使利益集团推动最低工资立法,也需要大量的真诚善良的人们相信这是一项有益的制度才能得逞。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自发秩序或无形之手理论所强调的重点,从来不是如一些肤浅且错误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自利行为会自动地导致财富和繁荣,而是制度的重要作用。斯密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从来没有主张过自利行为就足以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对牛津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比较。在格拉斯哥大学,教师有强烈的动力提供有价值的教导,因为工资与学生所支付的费用相关,而在牛津大学,因为有捐款保障教师的工资,教授们早就连装样子的教学都放弃了。
又比如,在在公共资金支持宗教垄断的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水平较低(以宗教活动的出勤率衡量),相反,在宗教服务和教育没有政府资助的国家,宗教具有多样性,人们对宗教也有更多热情。在国家资助的垄断性环境中,宗教领袖没有感觉到有特别的需求来吸引教区居民到教会并遵守教义。但如果宗教领袖不得不靠教区居民捐款来募集教会经营费用,他们就有激励提供更有趣的讲道和活动,致力于以宗教实践的好处来说服教区居民。
斯密的著作里充满了这样的比较制度分析。在一种情况下,追求私利导致了有利于社会的结果,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产生了不利于社会的结果。关键在于,斯密的分析并不取决于自利的行为假设,而是取决于实际运作的制度规范。私有产权的市场经济的制度规范以价格信号为导向,以盈亏计算为约束,将自利的行为引向社会合作的方向。如果没有这种制度安排,自利很可能不会产生理想的公共结果,而且实际上还可能走向反面。
正如诺齐克所言,无形之手的解释始于个人对某一行动过程的思考,通过由选择的环境所决定的特定过滤过程,其行为模式和人们之间交互行为的结果呈现出均衡的属性。亚当·斯密提出的无形之手的命题也遵循着同样的论证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选择理论与自发秩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的行为产生非意图性后果的逻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取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时所处的制度环境。
大多数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都集中在市场领域中,讨论的是市场价格和盈亏等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机制,由此产生了自利可以促进公共利益的这种反直觉命题。与之相比,公共选择经济学专注于非市场决策,倾向于展示自利可能将人导入歧途,或者公益意识可能产生不受欢迎的悲剧性结果。寻租的政治要么是零和博弈,要么是负和博弈,这导致决策者追求反映自身利益的行动,但却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仅仅是重新分配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毁灭财富。
本文首发《深圳特区报》理论版,有修改补充。
特别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公众号为非营利性平台,刊发文章仅作学术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
对本公众号原创之文章,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经济学原理”及作者姓名。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
对非本公众号原创之文章,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请向原创公众号或/及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