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语文】33.来鹿城,追风逐月

文摘   2024-12-31 00:26   北京  

            



来鹿城,追风逐月


2024年12月30日  晴  

01.你的城市,我来过~~

缘于上周日旅途中那篇随手而记的文章,我来到了你的城市。
这一次,不仅仅是转车间隙的停留,是真的来了。

蓝天包裹下的城市澄澈通透,是北方特有的冬日景象,只一眼,便直抵心扉,我知道,这种感觉缘于你,缘于二十年前的那场邂逅。

我来了,追风逐月,为见春山。

为了这场活动,我不敢懈怠。我要倾我所有,把真心交付,只为了不负信任,不负约定。

02.包头速度

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那天飞机起飞前,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您自报家门并开门见山向我发出邀请。

我说飞机马上起飞,一会估计就没信号了。

您说,您知道我是八点的航班,是赶在起飞前联系上。

我有点纳闷,活动结束还没有多久,我的行踪和联系方式就跑到另一座城市跑到您那里去了。

是要最近安排吗?我问您。

您问了我的行程之后告诉我,如果我这边时间可以,近几天安排。

然后第二天,教研室的两位主任就跟我对接了。

包头速度,包头教育的速度!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很是让我感佩。

03.内心的小忐忑

周日晚上包头站转车时,我随手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文章,次日便收到了包融媒体中心杨帆主任和另一位记者的留言,他们希望授权转发我的文章。

讲真,我有点不大好意思。随手写的几段文字,毫无文采可言,只是回忆了二十年前的一次邂逅,将珍藏于内心的一份美好的念想流泻于字里行间。大张旗鼓的去转发,我内心还是很忐忑的。(话说,早知道会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我会使出洪荒之力的哦)

短短的几天,文章点击量不断不断飙升,让我惊喜的是一位老师在后台留言,告知我古老师现在的城市。

还有网友诚邀我再来包头,然后,今天,我来了,来到你曾经工作过的城市。

04.您也是包头人

去往包头的列车上,邻座是一位女士,她靠窗,我靠过道。

一上车,我便取出电脑,针对下午要分享的报告再从头到尾认真的梳理、修改、完善。

列车还没有开动,她出去接水。我拿起电脑和鼠标,合起小桌板,起身让她出去。

列车开动十来分钟,她又出去,上洗手间,我再次拿起电脑和鼠标,合起小桌板……

之后,我在键盘敲击,修改PPT,她听喜马拉雅。

从她收听的内容来看,嗯,还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不是一路抱着手机刷些无聊的视频。尽管声音也传到了我的耳朵,但不会影响我的工作,偶尔听到她在听《红楼梦》,我还会停下思考听几句。

喔?这个地方是怎么操作的?看到我在调整PPT上的行间距,她突然问我。

这个是行间距,调整行间距有两种方式……我演示给她看。

哦哦,我不大会做PPT,这次去北京学习,参加口腔医院的培训,北京的口腔医生讲的可好了,他们做的就是您这样的PPT。

哦,您是牙科医生呢,PPT做的多了,慢慢就会了,这个可以学习的,网上有很多视频可以教。我告诉她。

说话间,车到张家口。她起身去洗手间,一会的功夫又回来了。

前边好多空位,我到前边去坐,不打扰您工作了。说着,拿了手机和外套到前面去。

还有包和帽子呢,我提醒她。

没事,先放那儿。她边说边到前面去了。

工作间隙,抬头便看到她挂在车座上的背包,她或许心大,于我,却是一种信任。

专注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我一直埋头做我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列车已过呼和浩特,还有半个多小时就到站了,收起电脑,取出教材,看一下下午要上的课。

你当老师啊?不知什么时候,我的邻座朋友坐到了我右手边的空座上,看着我手里的课本问。

是的呀,我是老师。我笑着回答。

北京的老师到我们这儿上课?她又问。

是呢,来这里给老师们上节课。

您太了不起了,我们包头的教育也好的,您能来给我们包头的老师上课,他们太幸福了。我刚刚给您拍了几张照片,传给您……

又是一位包头人。旅途的美好在此刻开成了心里的一朵花。

05.书记的问候

教研室周主任来接站,一路上,周主任边开车边跟我介绍这座城市,至此,我才开始真正了解这座城市。

位于祖国北部的包头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是黄河几字弯上的璀璨明珠,更是西北最硬核的城市。

因外来人口多,包头还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我想,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这是最好的文化最好的名片。

车行半个多小时,来到午餐地点。几位领导已等候多时。

书记知道您来了,刚刚发信息让我代他感谢您对包头教育的支持。席间,您打开手机拿给我看。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随手而记的短文先是被宣传部关注,推给了书记,书记又转给了您。

您还告诉我,您让人事科的老师去查找古老师,古老师多年前去了呼和浩特工作过,原打算联系到古老师会安排今天重聚。

太有心了,我说,二十年前的一场邂逅注定了我跟这座城市的缘分,二十年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我遇到了更让人为之感动的美好。

这份美好来自于您和您的团队。

06.车“游”鹿城

简单的午餐后,我们去往会场所在地。

前面是包头地标性城市雕塑三鹿腾飞,这是盛世宝鼎,旁边是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有一万多亩呢,现在草都割了,最高的时候都一米六七,人们都喜欢到这里来玩,即便是前几年土地最紧俏的时候,政府都护住了这片草原……一起前往会场周主任一边开车一边为我讲解。

周主任很有心,不知是恰巧路过,还是故意带我走这些标志性景点,从昆都仑区,经青山区,再到高新区,走了大半个城市。

07.为你,捧出一颗心

下午三点,会议在郭老师的主持下开始了。

我今天看到来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我心里有点慌。第一个孩子说。

你从哪里得知今天与会的是优秀的老师?我追问。

在我心中,老师们都是优秀的,我从心里尊敬每一位老师。

老师们自发地送上掌声。

老师,我觉得您来给我们上课,这是我们的荣幸,我刚才听主持人介绍,您一定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又一位男孩子说。

哇,你们都好会讲话,第一位同学夸来参会的老师,你来夸潘老师……

好可爱的孩子们啊,引来老师们阵阵掌声。

我们的课便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

课堂上,你来我往,互动频繁,孩子们渐入佳境,我能感受到他们由拘谨到慢慢打开自己,到最后的完全投入。

亲爱的孩子们啊,遇见你们也是彼此之间的缘分啊,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老师,为什么偏偏是我们?多少年以后,潘老师希望你依然能记得这节课,记得课堂上我们一起《奏响人性赞歌》,也愿这些人性的美好凝成一束光,照亮你们的成长之路,伴着你们行稳致远。

观摩课之后是主题报告。

我从《时光未央,岁月静好》这篇文章开始,到人生路上的关键人、关键事,然后聚焦单元整合,跟大家分享缘何整合、整合的依据、整合的策略,辅以这些年我上过的课作为案例。我告诉老师们,单篇教学和单元整合并不矛盾,基于学情、基于学习目标,基于学习任务的达成,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我把这些年的实践所得用心捧出,我想,我的目的不在于让大家都来整合,而是要给到大家一种理念,一种思路。

因为我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性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时间很紧张,来不及跟老师们互动答疑,我第一次公开了我的微信号,于是,便有了返程中一个一个通过新的朋友,也因此收到了老师们的反馈,很开心,我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列车载着我行驶在内蒙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窗外星星点点的光亮在漆黑的夜里一闪而过,适逢月末,天上没有月亮,我的心里却盛放着一片皎洁,一如此刻,温暖照亮我前行的路。

来鹿城,追风逐月。在这里,我见到了葱茏的春山。

——2024岁末随记于返京列车上

                  

                   —— End ——

                   往期精选

【守望成长】迎春启程,向阳而行——写给北师常附孩子们的一封信
【守望成长】寄一个春天给你——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岁月烟火】感谢,2021!你好,2022!

【岁月烟火】把所有的春天揉进对你的思念

【岁月烟火】你那里下雨了吗

【岁月温情】“爱你,也爱以后的每一个人”
【缘来是你】靠近你,温暖我

【且行且歌】初夏,摘一片清浅的绿叶给你

【昕园小语】雕刻时光

【生活故事】多少年以后……

【人在旅途】亲爱的爸爸妈妈

【且行且歌】有一段时光在松湖

【快乐语文】倘若风有颜色

【生活故事】那条悠长悠长的小路哟

【昕园小语】又是一年桂花开

【悦读时光】一部朴素粗粝的史诗——再读余华《活着》

【我的大学】此行,为这一湖水

【邂逅江南】念里最暖是江南

【我的大学】在吉大,感受一段岁月静好的时光

【昕园时光】感谢,2019!祝福,2020!

【人在旅途】天堂跌落人间的花海

【触摸北京】既然秋风起,何不赏枫去

【且行且歌】美好,永不落幕

【触摸北京】胡同深深深几许

【邂逅江南】江南的雨

【生活故事】今夜,躺在北师大的操场上数星星

【邂逅江南】总有一抹粉色吻醉了时光

【生活故事】陪你路过这个世界

【诗意行走】遇见●缘

【域外采风】再访狮城(之六)

【我的大学】北电,邂逅那些曾经的感动

【生活故事】多少年以后……

【且行且歌】是“福田表达”,更是一份郑重的教育宣言

【人在旅途】我在台湾天气晴—台湾印象之九:回望台湾

【且行且歌】好一树紫藤花开

【岁月烟火】把所有的春天揉进对你的思念

【周末时光】小城一隅,有一片花海
【人在旅途】我在台湾天气晴(4)——遇见最美的海

【生活故事】两只猫和一只狗的故事

【人在旅途】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岁月烟火】向往

【岁月烟火】那么远,这么近

【行走的语文】在稻城亚丁,邂逅一场夏天的童话


云说语文
爱,是教育者最美的姿态。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爱生活,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让所有美好的时光,流转于校园深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