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时代美术馆新馆位于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商业区内,展馆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在四环内有这样一处场馆,实属土豪级别了。展馆主体结构由多个不规则空间构成,既呈现出现代与未来的自由形态,又彰显了凝聚与开放的视觉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那天去到时代美术馆,恰逢亚洲数字艺术展开展。展览以“地球太空船”为主题,展出的数字艺术作品以AR、VR、人工智能、CG技术等数字艺术手段作为媒介,让参观者从中感受数字艺术魅力。“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面对墙上循环播放的视频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我也不太懂,您可以扫码浏览,不过,这些展出更侧重于观者的主观感受。”那位小姑娘有点怯怯的跟我说。既是“地球太空船”为主题,那一定是跟地球和太空相关的。于是按照厅内导引顺序一步步去感受。 2 最远的天涯对我有什么妨碍?The farthest end of the world, what is it to me?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四十四) 在1号展厅的入口处,莎翁的诗赫然在目。这首诗生动描述了一个人渴望马上见到情人,却又被千山万水阻隔,渴望自己能够瞬间到达情人身边的心情。即使是在现代,有了火车、飞机,交通也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身体如同思想一般轻盈和自由,大多也只能存在于科幻作品的描述中,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中对于“传送器”的描述:一个人只要站在这种神奇的机器上,启动机器,他就会从机器上消失,而被“传送”到任何地方去。这个展厅的主题是宇宙太空,我想作者的创意是不是宇宙之大、太空之神奇,皆可“触手可及”?进入1号展厅,首先是种植在太空的蔬菜,高科技蔬菜种植在我的家乡已是见怪不怪,所以,根据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条件,太空种植已不是难题。吸引我的是右手侧的“我们人类在火星”。前几天刚和孩子们学习了教材上的一篇文章《宇宙生命之谜》,当是还在探讨火星是否具备人类生活的条件。于是,马上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上特制的装备,去体验火星的神奇。火星上很美,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火星,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今天得以在虚拟的情境中“一睹芳容”。 3 这大千世界和它易谢的芳菲To the wide world and all her fading sweets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十九) 2号展厅的主题是地球生态。房间的一角,舒服的躺椅,黄色的吊灯,躺椅旁边的垃圾桶里是废弃的啤酒瓶可乐瓶,立柜上的老式电视机播放着黑白的片子,墙上是LED屏幕所构成的虚拟窗户……我没看懂这个场景要告诉观众什么,即便我坐在躺椅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惬意,却又不明白为什么电视机上黑白的画面与墙上虚拟窗户上的绿意盎然是什么关系。后来看到这个场景的主题是《我们,至高无上》,扫码看到这个场景的简介才似懂非懂。桌上的电视中不断循环播放着由雨林景色、商业广告剪辑而成的影片。当观众坐在躺椅上试图仔细观看、辨认这部影片时,背后的LED屏幕将被触发,由AI实时演算的雨林将替代原有的画面。伴随着国际金价的涨幅,干涸的雨林、污浊的洪水、流离失所的难民不断生成消散。但是端坐在躺椅上被“啤酒”与“可乐”环绕的观众难以发现这戏剧性的一幕。创作者希望通过装置艺术的语言建立一个更高效的叙事体验,激励更多的人了解到背后潜在的、共同的危机。让叙事与体验成为社会与气候变化议题之间强有力的纽带,从而真正意义上为改变雨林与原住民命运做出努力。 4 镜子将告诉你朱颜怎样消逝Thy glass will show thee how thy beauties wear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七十七) 3号展厅的主题是社会科学。给我触动最大的是郭家骏的作品《爱亮光》。作品展示一张医学观察的床,上面放着一盏酒店的台灯、旁边放了创作者最喜欢的零食,模拟医学观察期间的情景。上面装置投影机投影展览馆上空在床单上。让外面的环境与室内装置产生互动。是的,过去的三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新冠。2022年6月澳门首次有大型新冠状病毒爆发、大部分设施、经济活动、娱乐设施都需暂停或关闭。社会中难免有失望和困惑。面对隔离,艺术家也在思考外在空间与内在空间及环境与心灵的关系。 5 未来的时代谁会相信我的诗Who will believe my verse in time to come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十七) 4号展厅的主题是智能装置。在这里,《地球母亲》的AR带给我很深的触动。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联合国环境署早在2019年就发出警告,如果问题持续下去,2050年可能将有数百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过早离世。画面中,忧伤的圣母玛利亚带着防毒面具,她深处废墟之中,直至最后她也不复存在,画面最后呈现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