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全麻,为买保险~

文摘   财经   2024-04-14 22:10   广东  
1、

市场都在跌。
A股跌得猛一些,成长风格比价值风格跌的多。
美股周五跌得比较多。
港股稍微稳定一些。

美国市场上周公布了CPI,超预期了。

长期来看,美国需要把CPI控制在2%上下,这一轮加息操作,从9%降到了3%-4%之间,就一直降不下来了,降息计划一再延迟。

之前预计6月份降息,年内降息三次,现在6月的降息估计要泡汤了,最早的降息预计是要到9月份了。

他们的通胀下不来,我们的通胀上不去,都挺难~


2、

看A股整体的估值,从全市场来看,还是在历史的最底部一段区间里。

股债比值从2009年统计的数据以来,数值达到最高区域,2.66,历史百分位0.2%。

股债比值继续上涨,重要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导致,债券市场也继续延续牛市。

关于股债比值的介绍,可以点击查看:股债比值介绍
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

每周A股的定投、美股的操作,也会在朋友圈同步,可以关注的。


A股目前是正常额度定投,不增加投入比例,投资标的也都为指数基金。


美股在逐步卖出,美债利率高位,卖出美股后买一些短债,也挺香。





4、

之前写了 我的4笔钱~ ,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问保险保障的思路,分享下。


下面是家里的钱配置的思路,保险保障部分在右下角,是长期保障的工具。




长期的保障,打底的是社保的五险。

这部分保障是国家的普惠保障,范围广,保障力度低,主打的是雨露均沾,人人都要用,但人人都不太够。

想要更全面、深入的保障,就需要用到商业保险了。

这部分就是自己配了,丰俭由人。


5、

在做保险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印象深刻的案例。

一个咨询保险的朋友,她是看到邻居的遭遇,才决定要把保险买全。

她的邻居,一对年轻夫妻,刚生了双胞胎,在当地的城市有房有车,平凡幸福的中产家庭。

但后来男生得了重病,辗转到大城市治病,不得不卖掉了房和车。

朋友描述说:我看到他那么高的个子,到后面虚弱得,抱他一岁多的孩子,都没法爬楼梯……

持续治疗一年多的时间,还是离开了。

父亲离开后,双胞胎孩子跟着妈妈回外婆家生活了。

另外一位,是年长我几岁的朋友。

他是大学时期确诊了一个严重的慢性病。

如果积极治疗,好好休养,应该是可以维持住的。

但他大学学的是工程专业,毕业后找的工作比较辛苦,压力大的时候,他也抽烟喝酒。

前几年,他的妻子用微信给他的朋友发信息,说他已经离开了。

我记得他离开的前两年,找我问过点事儿,是关于钱的。

我猜想他那时候经济上应该比较困难了。

疾病、早逝,这些不幸,落到任何家庭里,都是沉重的负担。

保险不能完全抵抗不幸,但可以适当弥补遗憾。

比如,

有百万医疗险,双胞胎父亲治病的钱可以大部分都报销,不用卖房卖车;

我的那位朋友,不太用担心医疗费,可以休息康复。

比如,

有重疾险,可以一次拿到一笔赔偿的话,朋友不用着急上班赚钱;

有定期寿险,在去世后,双胞胎爸爸可以给孩子和妻子留一笔钱做生活用。


6

弥补遗憾的案例,也有很多。

一个90后女孩,从事的是律师工作,她说工作太忙太累了,经常生气,确诊了甲状腺癌,这个是「喜癌」,治愈率很高。

她买的重疾险,那时候确诊甲状腺癌还是可以理赔的,保险赔付了90万。
她在福建一个城市生活,有了90万打底,她辞掉了辛苦的工作。

我朋友的婆婆,确诊癌症,老人家害怕花钱,不愿意治,但同事帮她买了终身续保的防癌医疗险,每次治疗费都全额报销,也算是能让老人安心治病。

……


7

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保险?

不同经济情况,不同家庭情况,需要的保险类型,和买保险的方式其实不同。

对于保障型保险,是否要配置,可以考虑下:

如果家庭成员有大病,治疗费花大几十万到百万,是否可以承受?

如果因为生病,导致几年无法工作,家庭经济是否可以持续?

如果家庭经济支柱不幸早逝,家庭是否会陷入困境?

对于很穷的家庭,可能没有多余预算买额外保险;

对于富有家庭,有足够资金应对大病等风险,其实也不需要保障类保险。

可能富有家庭会考虑的是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等话题,会更多考虑储蓄险等其他工具。

正是因为每个家庭不同,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朋友觉得,给一家人买保险,没有头绪,迟迟定不下来。

保险的知识科普,说起来也还是蛮复杂的。

这里先分享下我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的思路来,有几个大的要点,供参考


8、

第一,抓大放小。

对我自己和家庭来说,

风险上,主要关注重大疾病,和早逝风险。

小病小意外,花几万块钱可以解决的,不算风险。

重大疾病的保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看病报销,病有所医;

重疾险一次赔一笔钱,可以用于重病后的康复、修养费用。

早逝的风险:定期寿险

可以给家人留一笔较大金额的钱。

其中,

小朋友、老人没有家庭经济责任,可以不考虑定期寿险,重点考虑百万医疗险+重疾险。

老人年纪大、身体不好,重疾险难买,可以考虑用防癌医疗险+当地惠民保来防止大病。


有了这三类保险,还有余力和精力,可以考虑意外险,小额医疗险等。


9、

第二,高保额、低保费

保额一定要买够

很多朋友咨询保险,例如重疾险:
要不要选择多次赔付的?
要不要附加身故责任?
选择保到70岁还是终身?
……

太多要做决策的。

我的建议是先把保额买够。

对于重疾险,
第一次重疾的概率比第二次大太多了,那第一次如果保额都不够,就没必要考虑第二次。

以及家庭责任最重大的是60岁之前,这个阶段的保额一定要够。

我自己的重疾险大概是180万保额,没有二次赔付,也只保障到70岁。

定期寿险保额是300万,保到60岁。

那如果70岁后得重疾怎么办呢?
为什么不保终身呢?

因为会考虑用投资,来应对更长时间的风险。

一方面,重疾险的赔付,需要国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诊断才可以,40年后我是否生活在大陆,不得而知。

而且70岁的我,如果确诊不是重疾,但也是很大的病,也是需要准备一笔钱来养老。

拉到这么长的时间看,还是自己有一笔钱比较安心。

所以考虑用长期的攒钱方案,来应对未来的风险。

按照年化5%的复利增值,40年的时间,资产大概是翻7倍。
按照年化6%的复利增值,40年时间,资产大概翻10倍。

现在攒个50万在账户里,到70岁有350万,或者500万。

这是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做的规划。

这部分也在找储蓄险来解决,目前看大陆的储蓄险比较难达到,也在看境外的美元保单。

我自己的保障型保险,一年不到2万元。

一家人的保障型保险,一年5万多元。


重疾险的保额,可以考虑做到自己年收入的3-5倍,如果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可以适当降低。

主要考虑的是,几年不工作,还是有和工作时期一样的收入,经济生活不至于改变太多。

经济支柱的定期寿险的保额,最好覆盖「家庭负债+家庭未来5-10年的支出」。

主要考虑,如果无法贡献收入了,家里的负债要还掉,另外能保障家里未来几年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保障型保险的保费,最好不要超过全年净收入的10%。


10、

第三,早点买。

我自己买保障型保险,其实并不顺利,前后折腾了一年多。

买健康险都需要做健康告知,我的体检报告里有个小问题,导致啥健康险都买不了,连定期寿险都把我拒保了。

说是要治疗后,再间隔半年,复查没问题,才能再次尝试投保。

越不让我买,越觉得必须要买。

所以专门去做了个手术。

人生第一次全麻,是为了买保险……

手术做完后,碰上疫情,一年多之后才去复查。

拿着复查单子,一个保险一个保险提交核保报告,一口气买了好多张保单,买齐了。

就我接触的保险业务看,超过30岁之后的女生,投健康险,几乎有50%,会涉及到被拒保、或者除外承保的情况。

男生就会好很多,男生身体小问题比女生少很多。

大概是激素原因。

所以女生们要少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杀自己~

健康险,越年轻,越健康,越好买,保费也更便宜。

老拖延着,觉得老了再买健康险,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是不了解保险的投保规则。


11、

除了保障型保险,也一直在看储蓄险。

因为储蓄险一般对健康和年龄没有啥要求,且保障的也是至少15年之后的生活。

保费也远比健康险贵,所以挑选和思考也会更谨慎。

买了之后,也和大家同步下思路。



(仅作为个人投资记录,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颗财丸
平凡生活里,想和你做一场关于精神自由、财富自由的英雄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