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美国需要把CPI控制在2%上下,这一轮加息操作,从9%降到了3%-4%之间,就一直降不下来了,降息计划一再延迟。之前预计6月份降息,年内降息三次,现在6月的降息估计要泡汤了,最早的降息预计是要到9月份了。看A股整体的估值,从全市场来看,还是在历史的最底部一段区间里。股债比值从2009年统计的数据以来,数值达到最高区域,2.66,历史百分位0.2%。股债比值继续上涨,重要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导致,债券市场也继续延续牛市。
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每周A股的定投、美股的操作,也会在朋友圈同步,可以关注的。
A股目前是正常额度定投,不增加投入比例,投资标的也都为指数基金。
美股在逐步卖出,美债利率高位,卖出美股后买一些短债,也挺香。
之前写了 我的4笔钱~ ,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问保险保障的思路,分享下。
下面是家里的钱配置的思路,保险保障部分在右下角,是长期保障的工具。
这部分保障是国家的普惠保障,范围广,保障力度低,主打的是雨露均沾,人人都要用,但人人都不太够。
一个咨询保险的朋友,她是看到邻居的遭遇,才决定要把保险买全。
她的邻居,一对年轻夫妻,刚生了双胞胎,在当地的城市有房有车,平凡幸福的中产家庭。但后来男生得了重病,辗转到大城市治病,不得不卖掉了房和车。朋友描述说:我看到他那么高的个子,到后面虚弱得,抱他一岁多的孩子,都没法爬楼梯……
但他大学学的是工程专业,毕业后找的工作比较辛苦,压力大的时候,他也抽烟喝酒。前几年,他的妻子用微信给他的朋友发信息,说他已经离开了。
我记得他离开的前两年,找我问过点事儿,是关于钱的。疾病、早逝,这些不幸,落到任何家庭里,都是沉重的负担。
有百万医疗险,双胞胎父亲治病的钱可以大部分都报销,不用卖房卖车;
有重疾险,可以一次拿到一笔赔偿的话,朋友不用着急上班赚钱;有定期寿险,在去世后,双胞胎爸爸可以给孩子和妻子留一笔钱做生活用。一个90后女孩,从事的是律师工作,她说工作太忙太累了,经常生气,确诊了甲状腺癌,这个是「喜癌」,治愈率很高。
她买的重疾险,那时候确诊甲状腺癌还是可以理赔的,保险赔付了90万。她在福建一个城市生活,有了90万打底,她辞掉了辛苦的工作。
我朋友的婆婆,确诊癌症,老人家害怕花钱,不愿意治,但同事帮她买了终身续保的防癌医疗险,每次治疗费都全额报销,也算是能让老人安心治病。
不同经济情况,不同家庭情况,需要的保险类型,和买保险的方式其实不同。如果家庭成员有大病,治疗费花大几十万到百万,是否可以承受?如果因为生病,导致几年无法工作,家庭经济是否可以持续?
对于富有家庭,有足够资金应对大病等风险,其实也不需要保障类保险。可能富有家庭会考虑的是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等话题,会更多考虑储蓄险等其他工具。很多朋友觉得,给一家人买保险,没有头绪,迟迟定不下来。
这里先分享下我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的思路来,有几个大的要点,供参考重疾险一次赔一笔钱,可以用于重病后的康复、修养费用。小朋友、老人没有家庭经济责任,可以不考虑定期寿险,重点考虑百万医疗险+重疾险。老人年纪大、身体不好,重疾险难买,可以考虑用防癌医疗险+当地惠民保来防止大病。有了这三类保险,还有余力和精力,可以考虑意外险,小额医疗险等。第一次重疾的概率比第二次大太多了,那第一次如果保额都不够,就没必要考虑第二次。以及家庭责任最重大的是60岁之前,这个阶段的保额一定要够。我自己的重疾险大概是180万保额,没有二次赔付,也只保障到70岁。
一方面,重疾险的赔付,需要国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诊断才可以,40年后我是否生活在大陆,不得而知。
而且70岁的我,如果确诊不是重疾,但也是很大的病,也是需要准备一笔钱来养老。按照年化5%的复利增值,40年的时间,资产大概是翻7倍。按照年化6%的复利增值,40年时间,资产大概翻10倍。现在攒个50万在账户里,到70岁有350万,或者500万。这是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做的规划。
这部分也在找储蓄险来解决,目前看大陆的储蓄险比较难达到,也在看境外的美元保单。重疾险的保额,可以考虑做到自己年收入的3-5倍,如果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可以适当降低。
主要考虑的是,几年不工作,还是有和工作时期一样的收入,经济生活不至于改变太多。
经济支柱的定期寿险的保额,最好覆盖「家庭负债+家庭未来5-10年的支出」。主要考虑,如果无法贡献收入了,家里的负债要还掉,另外能保障家里未来几年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保障型保险的保费,最好不要超过全年净收入的10%。我自己买保障型保险,其实并不顺利,前后折腾了一年多。买健康险都需要做健康告知,我的体检报告里有个小问题,导致啥健康险都买不了,连定期寿险都把我拒保了。
说是要治疗后,再间隔半年,复查没问题,才能再次尝试投保。拿着复查单子,一个保险一个保险提交核保报告,一口气买了好多张保单,买齐了。就我接触的保险业务看,超过30岁之后的女生,投健康险,几乎有50%,会涉及到被拒保、或者除外承保的情况。老拖延着,觉得老了再买健康险,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是不了解保险的投保规则。因为储蓄险一般对健康和年龄没有啥要求,且保障的也是至少15年之后的生活。(仅作为个人投资记录,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