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美股稳住,港股和A股下跌,港股回调的力度很大。- 美股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分别上涨0.03%、1.41%;
- 港股跌幅很大,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下跌4.83%、4.7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61%;
- A股沪深300下跌2.08%、中证500下跌3.25%。
美股的股王,英伟达发布财报,业绩爆表,拉动市场上涨。AI主题,是未来10年到20年重要的投资主题,也会是自己个人账户投资的重要方向。不过现在的美股科技龙头股涨得有点多,现在是在逐渐卖出的阶段,未来也肯定会出现很多投资机会的。做好资金的规划,安排好生活,腾出长期不用的钱,看看未来的机会。港股这周回调有点猛,市场反弹过程中,也总有回调和反复,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吧。A股这边,有一个算是还比较好的消息,高盛把沪深300的12个月目标价位从3900点,上调到了4100点,维持增持评级。和其他国家的币种相比,人民币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还算坚挺,另外A股和其他很多市场的估值比,也确实是便宜。不过这种机构看涨看空,也都是很正常的事儿,可以参考,但不能以此认为一定涨一定跌。看A股整体的估值,从全市场来看,还是在历史的最底部一段区间里。股债比值从2009年统计的数据以来,数值达到最高区域,2.55,历史百分位1.7%。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目前持续3年的定投,暂时都停止投入了。
投资信息及生活日记,都会在朋友圈同步,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4.
上周从深圳来北京的飞机上,看到书里一句话,击中了我:
「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事情,然后一生从事,沉醉其中,何其幸福。
看到这句话,觉得有电流经过自己的身体,被触动。
我自己越来越开始感知到,属于我自己的「大事」是什么,也在渐渐靠近。
这个感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5.
之前也一直在聊,「自我」这个东西,往往是很难被看清和弄懂的。当和外界,产生碰撞的时候,反弹回来一些什么,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才能让自己感受到一部分的「自我」。刚毕业,在互联网公司公司,经历日复一日忙碌,但很少有复利积累的工作,反弹给自己的感受,是对年纪渐长但能力无法同等匹配成长的焦虑。于是知道,终身学习,持续复利的能力积累,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传统金融体系里,维持一个成熟业务,反弹给自己的,是激情的消失。于是知道,稳定的、确定性强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是自己追求的事业和生活状态。第三份工作,去到了财富管理公司,做更普惠的公募基金业务。在和投资者面对面接触,感受到他们的投资热情,反弹给自己的感受,是成就感,慢慢感受到,追求「利他」,为别人创造价值,可以带给自己生命的意义感,是自己很长期里,可以奋斗和努力的方向。但在这家公司经历了复杂的管理工作,不能接触到一线业务的失落感,于是知道,在一家公司,拥有「管理的权利」,并不是自己职业努力的方向。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工作的方式,是成为一家公司的员工,然后在职场上打拼,一步一步往上走。越往上走,职位越高、管理的权限越大,工资可能也越高。公司「授权」你做管理者,于是你拥有了相应的权利和影响力,所以你可以去管理别人,指挥别人,可以决定别人的薪资和年终奖……想要获得更多权利和更多资源,通常需要做好向上管理,以此获得不断的晋升。不过越往上走,位置越少,竞争越激烈,人和人之间的争夺,变得很频繁和正常,获得一个新的位置,可能往往意味着就要踢掉另外一个人。除了这种金字塔式的职业发展路径,还有其他的选项么?在以前的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专业投资人……在「网状」的职业环境里,你的影响力,通常来源于你的用户、客户。你为别人提供了某些价值,别人因此认可你,愿意为你的付出买单。比如一个自由职业者,依靠自己的专业作品和能力,获得行业影响力。网状结构的发展里,也有竞争,不过竞争的方式往往是面向自己作品、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而且这种模式也不用非要去仰视上一层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平视自己的客户。虽然我过去一直在「金字塔」的职场中努力和发展,但我想,长久的未来,我喜欢这种「网状」的工作方式。幸运的是,在创业期间,我重新体会到了「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快乐。经历了这么多年创业的积累,我开始有能力,也有心力,慢慢拨开迷雾,了解到属于自己的那件「大事」是什么:用自己这些年来,浸泡在金融行业里的经验和所学,帮助和影响身边的人。(仅作为个人投资记录,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