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批次国采药品的N宗“最”
健康
2024-12-17 21:17
浙江
轰轰烈烈的十批十一轮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基本上尘埃落定了。过去的十个批次,有很多故事(头4尾2一轮游的、50%消失的、个别品种被亮红灯受处罚的等、中选卖一年利润不够开标现场企业差旅费的),当然,也有很多事故(报错价的、盒变片的、选地区看串行不小心选了偏远地区、把好的省份“让”给别的企业的、B证往低价拼命干让A证泪流干的)。故事也好,事故也罢,是打脸了标前预测的信心也好,是验证了标后集采残酷性也罢,是彻底改造人的医药观也好,是让很多医药人从此重新进入新时代也罢,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要向前看——的同时,还要再把过去总结一下。笔者盘点了十个批次的集采N宗最,供大家参考。十个批次国采,平均降幅大约控制在65.6%–67%左右,由于各方统计口径不一样,算法不一样,取中间值的话,平均降幅大约在66.3%。截止十批国采,共计纳入各类药品436种,按品规计算,总计2880个,注射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剂型,共计达到1364个。中选企业第一名是来自孔孟之乡的齐鲁制药,总计41个品种801个品规。写到这里,联采办应该给齐鲁来点掌声,基本上标标都应、标标也中,虽价格有高有低,但参与度是高的。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石药、科伦(见下表)。十个批次国采中,最高降幅品种产生在第五批六轮,东莞市阳之康的利伐沙班片中选价为4.8元,降幅创下了前无古人的99.42%。其它降幅排名的前五厂家,大家自己看吧,全是血泪史。十个批次国采中,价格由高到低排列,排在前五名的仍然是注射剂,价格也都相当不错。十批国采至今,从剂型角度来看,片剂无疑是占据了最大比例(约为43.2%),注射剂占据了24.4,粉针占据了11.4%。从十批国采的各治疗领域来看,抗感染涉及品种最多,占比20%,消化系统与代谢占比16%,心血管大体不到16%,神经类大约占到13%,肿瘤类大约占到9%。聊到这里,N宗“最”无非就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和表格,但笔者想和大家说的是,带量采购,最终想实现的目的是医院满意、患者满意、企业满意、医保满意。但从各个角度来看,从医保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希望省钱省钱再省钱,为患者省钱,为本不充裕的资金池省钱。从医院和医生的角度,在价格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肯定是希望用最好的药品,内心肯定不是想用几分钱一片的药品。从患者的角度,肯定是希望掏出最少的钱而用到最好的药,但肯定不是希望掏出最少的钱而用到一些心中有顾虑的药品。站在企业和创新发展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赚合理的利润并研发出更多的好药,造福于患者。由此可以看出,药品带量采购,本意肯定是让药品企业最大程度形成规模化优势,进而大幅降低价格,医保基金和患者的支出负担都能减轻。通过持续集中带量采购在净化行业生态方面积极显现正向效应,通过集采降价腾出的钱,让更多新药好药进入医保,同时进一步促进行业优化整合,为创新型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每批国采结束后,其实大家讨论的更多的还是一个成本意识,立项、研发、审评、制造、运输,处处都有成本。砍掉不必要的成本就像把一颗树的旁枝边叶都剪掉是应该的,但直接几斧子砍向大树的根基恐怕不是集采的初衷所在。是的,国采的规则并没有要求企业必须要降到三四分钱一片,而且1.8倍的初衷是希望大家缩短不必要的价差,同样,价格也不是别人逼着企业去报的,是企业自己主动下降的。所以,作为每一个集采的参与者,大家都应该想一想超低价中选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几分钱中选 → 蝴蝶效应出现,低价或价差导致大量竞品退出、企业分化 → 三四年后,低价中选企业因种种原因宣布退出市场 → 该通用名品种基本消失。集采的目的是希望蛋生鸡,但没有了鸡,还哪来的蛋?!人们之所以去医院看病买药,排在第一位的最基础的需求是疗效和安全。当同治疗领域、治疗同一个病的的几块钱的过评药品(通用名A)和十几块钱甚至是几十块钱的未过评药品(通用名B)同时出现在你的眼前,请问,你是毫不犹豫选择前者还是犹豫一下选择后者?毕竟,这可是你自己要吃的药!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药闻天下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药闻天下
聚焦MAH全产业链报道:快速、深度、全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