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眼镜设计:环保、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深度交融

文摘   2024-12-18 20:29   重庆  



近年来,眼镜不再只是“矫正视力”的工具,而是逐步发展为承载时尚文化、科技创新和环保理念的载体。在这一过程中,眼镜设计在眼镜行业中越发出位。


一方面,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已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设计赋能,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眼镜行业设计创新的进程。另一方面,行业展现出对眼镜设计的高度重视,上海展、北京展等国际眼镜展览会中特设的设计师展区以及各类眼镜设计大赛成为展示设计创意与技术的平台,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眼镜设计专业,不断培养实干型、专业型人才。这些都标志着眼镜设计在当今行业中的地位愈加突出,日益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眼镜设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推动眼镜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可持续的方向迈进。随着设计赋能的逐步落实,眼镜行业的创新潜力也得到释放,并呈现出以下趋势——



趋势一:环保与舒适并行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制造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眼镜设计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路径,从材料选择、生产流程、使用周期到废弃处理的全链条出发,建立闭环式的设计理念,重新定义眼镜产品的价值,推动绿色与舒适的深度融合。


在材料方面,由于传统石油基塑料存在降解难的弊端,眼镜设计逐渐转向可持续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玉米淀粉基、木薯淀粉基聚合物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逐渐普及;在生产技术的运用上,设计师开始大规模选用水性涂料,显著减少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为工人提供更健康的工作环境;在设计理念上,越来越多的眼镜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允许用户更换配件、调整结构,延长产品报废时间,如诗乐凭借改进的结构和设计工艺使眼镜更易维修和更新,减少了使用周期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消费者的售后体验。



Sea2see


此外,许多眼镜品牌还探索循环利用的模式,鼓励消费者将废弃眼镜回收后重新加工利用,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JUNK PLASTIC REHAB的每一副眼镜均完全采用从垃圾填埋场和海洋回收的塑料废弃物制成;西班牙眼镜品牌Sea2see通过与渔民合作,将打捞的海洋垃圾分类回收,用其中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加工,制成可以用来生产眼镜的新型环保塑材UPSEA™。



趋势二:个性化驱动设计多样性升级


在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的背景下,眼镜设计正经历从“功能性商品”到“情感化体验”的延展,赋予产品更多的价值内涵与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年轻消费者中,个性化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希望通过独特设计表达自我,从材质、形状到色彩搭配,眼镜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消费者彰显个性化的重要出口。


与此同时,定制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如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与面部识别技术的融合应用,眼镜设计师能够根据用户的面部结构与配戴偏好,精准设计专属的镜框形状与配戴方案。这种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方式,不仅在视觉效果和配戴舒适度上实现了优化,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参与产品设计的机会。如通过数字化平台,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镜框参数并实时预览效果,显著提升了产品的互动性与个性化体验。



个性化设计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市场的细分与产品的多样化,也为品牌注入了更强的创新驱动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个性化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眼镜行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引擎。



趋势三:本土化与多元化创新


 多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为眼镜设计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在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与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的背景下,文化驱动的设计实践早已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


设计师们愈发倾向于从本土文化与传统工艺中汲取灵感,通过深挖文化元素,将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语言巧妙融合,以满足消费者对文化认同与差异化审美的双重需求。在国内市场,木九十与非遗文化合作开发主题系列眼镜,以传统刺绣与景泰蓝工艺为灵感,推出了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的眼镜系列,不仅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对文化认同的需求,还赋予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木九十与非遗文化合作开发主题系列眼镜


跨界合作则进一步提升了眼镜设计的文化张力。以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为例,其以艺术家蒙德里安的经典作品为灵感,推出了结合色块与线条元素的艺术系列眼镜,彰显出强烈的艺术气息;Gucci则与影视IP合作宣传限定款眼镜,携手知名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与当代艺术家Harmony Korine合作拍摄《GUCCI by Harmony Korine》摄影书后,又推出复古2020春夏眼镜大片,产品在设计中融入了经典影视元素,为消费者提供情感连接的全新视角,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传播效应和附加值。


Prada


此外,设计师的自主品牌化趋势也开始显现。一些年轻设计师选择创建个人品牌,将眼镜设计作为文化表达的独特媒介,他们的眼镜作品以强烈的视觉语言和文化叙事为特色,不仅在市场上具有高度辨识度,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鲜的创意能量。例如,2014年华人设计师黄鲁哲在宁波成立品牌THE OWNER(入戏),以自己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生活体验作为创作灵感,将艺术、建筑、音乐、科技等元素融入眼镜设计。品牌每年还会筛选不同的品牌、设计师、建筑师或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如曾与故宫博物院设计师联名推出猴年故宫限量版墨镜、与国际顶级设计名所ZAHA HADID DESIGN联名推出跨界合作系列等,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且独具创新的眼镜设计产品。


THE OWNER(入戏)联名ZAHA HADID DESIGN



作为工业设计的重要分支,眼镜设计正处于历史性变革的节点,从个性化到智能化,从文化驱动到科技融合,设计师正在重新定义眼镜的价值与意义。在环保意识觉醒、个性化需求上升和技术深度融合的多重推动下,未来的眼镜设计不仅仅是外观或功能的创新,更将成为体现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文:Niga美编:倪嘉

责编:彭冬林丨审核:罗萍


投稿及合作

彭女士:13594638854

邮箱:dl.peng@cn-eyewear.com

非常镜距离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旗下平台,眼视光领域观察者,懂行业,重原创,会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