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前瞻丨机遇还是挑战?行业人士这么说

文摘   2024-11-27 16:39   重庆  






在时代浪潮下,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新兴的穿戴设备,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吸引了众多关注。对此,业界普遍认为,智能眼镜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仍需在舒适度和外观设计上做出实质性突破。


这一背景下,智能眼镜行业与传统眼镜行业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眼镜企业凭借其在设计、生产和消费者理解上的经验,能够为智能眼镜的开发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优势。如何将传统的眼镜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是未来智能眼镜发展的关键。为此本刊采访了多位眼镜行业从业者,关于智能眼镜,或褒或贬,或看好或不解,他们如是说……



谢橫豪

北京镜库科技有限公司CEO

智能眼镜有机会成为继手表之后,可穿戴式设备的一个新增长方向,所见即所得应用体验对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眼镜店作为处方消费人群的入口,是解决特定人群购买智能眼镜的一个很好的场景。因为像华为体验店这样的消费场所,无法解决消费者的处方验配问题,这是眼镜店的优势。在产品技术迭代方面,我认为需要重点考虑智能眼镜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


Misa

Rokid创始人&CEO


传统眼镜的功能、舒适性及使用习惯,已经深入渗透进了消费者的认知当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为美好生活买单的意愿加强,对于眼镜的诉求将从基本的视力矫正转变为眼健康防护、多媒体应用以及移动生活等多维度需求,因此智能眼镜有着替代传统眼镜的广阔前景。智能眼镜的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教育需要借助传统眼镜行业的经验和资源,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谷粟

北京大明眼镜市场部经理


智能眼镜作为眼镜产品的一个分支,在眼镜店销售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北京大明也有销售过智能眼镜产品,未来也会积极引入这个品类产品。现在的智能眼镜价格仍然略高,功能也比较单一,同时由于加入了芯片、电池等器件,在重量和可调整范围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如果智能眼镜能拓展一些功能,向用户深度参与或视光功能方向发展,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功能模块给不同需求的用户,这样也有利于控制眼镜的成本和价格,再通过一些技术改善重量,增加模块化或者定制化的可选项,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受众人群会大幅增加。毕竟,没人会拒绝功能更丰富的升级产品。



黄凯文

上海红星眼镜总经理


长期以来,作为数码产品的配角,智能眼镜虽然形态上像眼镜,但更多功能类似耳机和麦克风。我认为智能眼镜的未来前景或许存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通过一些技术,可以监控孩子的用眼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提高近视管理的效果。我公司有计划引入儿童智能镜架的计划。此外,未来传统眼镜零售人员还需要学习如何妥善处理智能设备的售后服务。



陶涛

海南精功眼镜连锁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


智能眼镜我们也研究了很久,就目前的技术层面而言,是个很好的概念,做不到日常使用的程度,对指定的有短视频拍摄需求之类的人群是利器,毕竟比装备沉重的相机更加方便。像我们使用的耳机,不会有很多人会带着罩耳式耳机跟人交流,做不到轻、细、小,也不会使用在日常工作场景上,如果技术能突破的话,会是个好的产品。



彭捷

湖南明仕科达有限公司总经理


智能眼镜融合了传统眼镜的配戴舒适性与智能化功能,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对于眼镜店而言,销售智能眼镜不仅能拓宽产品线,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还能提升店铺的整体科技感和竞争力。我认为眼镜行业应该积极探索智能眼镜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其使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并且对销售人员进行专门的额外培训,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王磊

深圳一辉光学总经理


智能眼镜和传统眼镜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业,两者没有竞争或者太多相关性,所需要的技术积累,产品实现的功能和传统眼镜也完全不同,智能眼镜目前整体是国外大的科技企业在引领。至于AR/VR智能眼镜,那就属于光电科技的领域了,技术难度较大,眼镜行业难以参与。



Andy胡俊涛

智能眼镜从业者


智能眼镜的品类(包括TWS音频、XR、VR、MR、AI眼镜)在产品属性上是消费类电子+眼镜,与传统眼镜产品有着显著区别,对传统眼镜企业而言,这或许是一次变革的机会,但消费者还是更信任科技企业。了解, 80%以上首次购买智能眼镜的消费者都是网购,然后到眼镜店去装配光学镜片。个人预测未来5年内智能眼镜在细分人群中消费占比将会超过传统眼镜。



姚尚东

广东雅科眼科总经理


相比于以往只能打电话且笨重的产品,新一代的AR智能眼镜提供了类似汽车HUD的显示效果和翻译功能,十分吸引人。因为功能仍然较为单一,且市场接受度未知,我们店里目前没有引入销售智能眼镜的计划,但我认为其作为一款门店引流产品是很不错的。


曹彪

眼镜从业者 


我们眼镜行业所销售产品的主要功能是矫正视力,而AR眼镜的主要功能是显示,这两者是有显著区分的。搭载了AR技术的智能眼镜更像是一款3C数码产品,应该由科技企业而非眼镜企业研发,眼镜企业只需提供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辅助配合。而行业里常提到的另一种不具备显示功能,只有蓝牙耳机麦克风的眼镜,我认为那是一种低端的多媒体眼镜,不及智能的范畴,此类产品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不大。



老张

眼镜从业者


 智能眼镜的生产不是难题,重点在于应用场景和互动体验的交互设计,场景选的好产品才有更多的销售通路。传统零售企业作为接触消费者的第一线,通过场景呈现营造消费需求唤起消费欲望,也可从市场端反馈消费喜好以此促进工厂的款式研发,两者需要深度结合。个人最为看好智能眼镜在视训类场景的应用。视训产品需要有丰富的内容以及便携性才具备使用粘性,尤其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这类产品面世,期待出现更多更优秀的产品,也期待更多专业机构参与其中。



龚先生

深圳智能眼镜从业者


眼镜智能化是眼镜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这一波浪潮中传统眼镜品牌和工厂能抓住机会并成功切换赛道,是需要下定决心并进行长期持续投入。眼镜企业前期一定要做好主动拥抱,积极配合有电子智能眼镜腿开发能力的企业,共同研发。智能眼镜,本质上还是一副眼镜,美学、舒适度、尺寸、配比,都是需要与电子产品的性能相权衡的地方,需要两家有实力的企业相互磨合。




结语


眼镜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有从业者相信,智能化是眼镜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传统眼镜企业需要与科技企业紧密合作,推动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勇猛精进地投身其中。但也不乏质疑者,指出光电、电子产业与眼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异,认为智能眼镜和传统眼镜像是两条有过交汇的线条,未来也将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在视觉训练、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智能眼镜已经体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兼顾产品的舒适度、外观设计及功能性,将决定智能眼镜是否能真正打动消费者。智能眼镜的明天究竟是何种光景?恐怕要天亮之后才能揭晓。




文:刘哲宇 高玉冰美编:倪嘉

责编:彭冬林丨审核:罗萍


投稿及合作

彭女士:13594638854

邮箱:dl.peng@cn-eyewear.com

非常镜距离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旗下平台,眼视光领域观察者,懂行业,重原创,会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