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丨眼镜批发还能不能做?

文摘   2024-09-26 20:42   重庆  

近期,笔者在对多家眼镜批发行业头部经销商走访时发现,随着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人员、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内卷”现象屡见不鲜。许多经销商原以为度过了2023年的挑战,2024年会有所缓解,但2024年已经过半,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令很多经销商陷入忧虑之中。与此同时,房地产的深度调控和股市的低迷加剧了这种不安,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让很多经销商倍感压力,部分经销商甚至开始考虑退出市场。




经销商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眼镜行业的销售体系由品牌(厂家)、经销商和零售门店三部分组成,经销商作为连接品牌与零售终端的重要桥梁,在过去十年间发展迅猛,部分省级经销商的年销售额已超过亿元。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眼镜批发行业进入资金、渠道、产品的综合竞争,经销商普遍面临业绩下滑、资金压力和人才短缺等困境。




01

业绩下滑


线下零售是经销商业绩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尤其是网购的普及,传统线下门店零售渠道受到极大冲击。眼镜工厂店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市场,99元配镜甚至1元配镜等低价活动的推出,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眼镜店的销售份额,进而影响到经销商的销售额。不少零售店要求退换滞销商品,将库存风险转嫁给经销商。此外,笔者发现,除了小店,很多连锁店为了压低进货成本,也开始从外省采购货品,导致很多经销商的生意雪上加霜。


02

资金占用


资金不足是经销商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年底时,经销商的资金流被上下游紧紧占用,严重影响了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的焦虑。一般而言,经销商资金被占用的原因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零售商对经销商的资金占用。随着行业内主要连锁品牌的不断聚集,许多零售商要求加盟店必须从总部统一采购。这不仅加强了零售商在商品流通环节的主导地位,也赋予其更多话语权。尤其是在与经销商合作时,延长账期成为常见做法,甚至要求经销商提供新店开业赞助。

此外,随着各地眼镜店数量的增加,单店销售业绩逐渐下滑,资金回报率持续降低。零售端的资金回流速度减缓,导致经销商大量资金被占用,利润空间也因此被进一步压缩。

二是厂家对经销商资金的压迫。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眼镜品牌和生产厂商通常要求在经销商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后才能发货。

随着时间推移,厂商开始严格控制账款,减少信用期。这意味着,即使经销商的库存尚未完全消化,也必须按期回款。一些知名大企业尽管提供了充足的信用额度,但由于资金要求极其严格,若账期到期后仍未付款,也会因此影响后续的进货事宜,给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

三是产品线过于分散,因产品过多导致资金被占用,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经销商通常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产品线都是有利可图的,否则不会选择代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产品线过多且管理复杂,资金往往被品牌库存和零售商的欠款套牢,导致其资金链承受过大压力,最终影响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

应对建议:


· 聚焦经营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减少低效益库存;

· 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合理控制零售客户的欠款额度;

· 制定回款计划,确保资金流动性,及时回笼账款。


03

人才困境


近年来,眼镜批发行业的业务员招聘和留存问题愈发突出,许多经销商只能依赖仓库文员简单维护订单,而日常的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维护则处于空缺状态,直接影响到了正常运营。


业务岗位不仅要求销售能力,还需兼具与客户沟通、产品讲解、柜台陈列、门店补货、售后服务、清对账目等事项。这些要求无形中抬高了岗位门槛,进一步加剧了一线人才的流失和招聘难度。




行业发展趋势


基于对国内成熟行业及国际经验的分析,未来眼镜批发行业可能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头部企业加速聚集,二是差异化发展。


01

头部企业加速聚集


如同其他行业的发展路径一样,眼镜批发行业也将经历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所示)。



各行业的生命周期普遍遵循相似的轨迹:起初,少数企业率先发现市场机遇并进入探索阶段;随着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吸引大量企业涌入;当行业发展至成熟期后,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显现,企业不得不在存量市场中激烈竞争以求生存。这种现象即为“内卷”。


内卷意味着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其释放的市场份额会被存活下来的企业吸收。因此,行业内卷的阶段也是企业逆势发展的机会。若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即可获得市场红利。


在眼镜批发领域,许多小规模批发商面临更大的淘汰风险。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税务不规范、员工福利缺乏保障、单位面积产出不高等问题,与行业内的头部批发商相比,其对社会的贡献相对有限。


在当前眼镜行业内卷的背景下,笔者预计有50%~90%的经销商将被淘汰,最终,一个省份可能只会留下五家左右的经销商,继续推动该省的眼镜批发行业发展。


02

差异化发展亦可生存


虽然头部企业的加速聚集不可避免,但市场依然存在差异化发展的机会。一些经销商通过代理功能性、差异化的产品,成功找到了新的市场机会。


笔者在与行业从业者的沟通中了解到,其在前两年就开始布局一些差异化、功能化产品的代理,以应对通货比不过大厂家的推广、价格卷不过工厂的困境。因此,在今年整体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其销售数量下滑了30%以上,但整体业绩提升了26%。


可见,即便在大品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差异化产品依然能够在满足特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增长,对于部分经销商而言,这是未来生存的一条可行路径。




如何突破困境


目前的眼镜行业的竞争可以用产品同质化、价格内卷化、竞争白热化来形容。要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眼镜批发行业中生存和发展,经销商需要在资金、渠道和品牌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01

资金


充足的资金流是经销商持续运营的基础,特别是在市场波动时,经销商更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如通过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来确保满足品牌方的要求,完成零售客户铺货,实现健康运转,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席位。


02

渠道


渠道是经销商的市场生存命脉,经销商也是品牌和终端的重要桥梁。经销商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为零售终端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客情关系,确保产品在市场中的顺畅流通。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不仅要承担销售职能,还需要在物流、仓储、售后等方面提供支持。


03

品牌


代理知名品牌的产品能够帮助经销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还可以借助品牌影响力拓展更多的终端合作机会。经销商代理头部品牌的优势有:

a. 厂家管理规范,其严格要求隐形提升了经销商自身的能力;
b. 品牌终端对品牌的需求降低了前期推广铺货的难度;
c. 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门店销售容易起量;
d. 借助代理品牌的形象,提高经销商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
e. 通过品牌带来更多的终端合作量,提升了与客户的合作粘性。




未来发展建议:积累与进化


马云曾指出,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先知先觉型(引领型)后知后觉型(跟随型)、以及不知不觉型(淘汰型)。其中,只有少数顶尖企业能够达到先知先觉的高度,引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后知后觉或不知不觉的层面,甚至对自身失败的原因毫无察觉。



那么,企业是否只能被动等待衰退?事实上,只要做好相应的战略应对,经销商仍然可以在变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关键在于:积累微小优势并持续进化。


许多经销商期待通过获得一个优质品牌迅速提升业绩,成为所在省份的领军者。然而,这种迅速的成功对长期发展缺乏指导意义。如果企业的内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锤炼,即使拥有再优质的品牌和资源,也可能无法长久运营。

企业进化所获得的优势,通常体现在细微的改进。例如,将镜片仓库中的传统纸质镜盒更换为亚克力抽拉式镜盒,减少了取货步骤,从5步缩短至3步。这类改进虽然微小,但依靠每日的细小进步,经销商通过无数次的优化迭代,逐渐超越竞争对手,最终实现规模化。

在当前的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头部企业的聚集效应愈发明显。企业无需在人员、品牌或产品上全方位压倒竞争对手,只需拥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脚踏实地、持续进步,度过眼前的平缓期,未来的回报将更加丰厚。



结语



眼镜批发行业正处于转型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经销商们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优化的渠道建设以及品牌代理策略,突破现有的困境。

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能在日常运营中不断进化,积累微小的优势,便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任正非说,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才是圣人。同理,经过危机锻造的企业才是伟大的企业。在此,笔者与各位经销商伙伴共勉,希望能一同度过行业的变革期。






作者介绍


厦门雅瑞光学镜片销售部:汪刚





文:汪刚丨编辑:Niga美编:陈瑜

责编:彭冬林丨审核:罗萍


投稿及合作

彭女士:13594638854

邮箱:dl.peng@cn-eyewear.com


非常镜距离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旗下平台,眼视光领域观察者,懂行业,重原创,会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