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薄志山/刘亚辉团队: 提升非稠环电子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

文摘   2024-10-19 12:29   北京  

研究背景

有机太阳能电池 (OSCs) 因其独特的优势(如柔性以及可溶液加工等)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今,随着稠环电子受体 (FREAs) 的发展,特别是 Y 系列受体,单结和串联 OSCs 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 (PCE) 已分别超过了 19% 和 20%。这一重大进展使 OSCs 的性能更接近实际应用的要求。
然而,这些 FREAs 的中心核心具有复杂的梯状稠环结构,需要冗长的合成过程,从而推高了生产成本。为了简化合成过程并降低原材料成本,研究人员开始将目光转向新型受体的开发,其中以非稠环电子受体(NFREAs)性能最为突出,其特点在于具有部分稠合或完全非稠合的骨架结构。
近年来我们团队围绕非稠环电子受体的分子设计和器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Nat Energy, 2024, DOI: 10.1038/s41560-024-01564-0; Adv. Mater. 2024, 36, 2307292; Adv. Mater. 2024, 36, 2310362;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12854; Adv. Energy Mater. 2021, 11, 2102591;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2714; Nat. Commun. 2019, 10, 3038; J. Am. Chem. Soc. 2017, 139, 3356)。
目前,尽管基于非稠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略低于基于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鉴于目前对 NFREAs 的研究尚不充分,合理优化其侧取代基和端基有望进一步提高基于非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研究内容

近日,青岛大学薄志山教授刘亚辉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在吸电子端基上分别引入 3,4,5-三氟苯基和 3,5-二氟-4-氰基苯基设计了两种非稠环电子受体,2BTh-CN 和 2BTh-3F,并深入研究了这两种不同取代基对 NFREA 性能的具体影响。

该工作研究发现,引入 3,5-二氟-4-氰基苯基显著增强了端基的吸电子能力。这种增强作用加强了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ICT) 效应,导致吸收光谱发生红移。此外,该取代基有效地调节了受体分子的能级,产生了合适的开路电压 (Voc)。因此,基于 2BTh-CN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OSCs) 表现出了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 (PCE),达到了 15.07%,明显高于基于 2BTh-3F 的 OSCs(PCE 为 9.34%)。此外,通过将 2BTh-CN 作为第三组分整合到 D18:2BTh-C2 体系中,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其 PCE 超过了 17%。

  • 图 1. a 分子结构与静电势图;bc 分子的溶液吸收与薄膜吸收图;d 能级图

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非稠环受体分子结构可以实现卓越光伏性能。该成果以“Boosting Organic Solar Cell Efficiency via Tailored End-Group Modifications of Novel Non-Fused Ring Electron Acceptors”(《通过端基修饰提高基于非稠环电子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Materials Horizons 上,并入选为 hot article

论文信息

  • Boosting Organic Solar Cell Efficiency via Tailored End-Group Modifications of Novel Non-Fused Ring Electron Acceptors

    Xiaodong Wang, Nan Wei, Yetai Cheng, Andong Zhang,  Ziqing Bian, Hao Lu, * Xiangwei Zhu, Yahui Liu,* Yaoyao Wei,* Zhishan Bo*

    Mater. Horiz., 2024
    https://doi.org/
    10.1039/D4MH01113A

作者简介

王晓东 博士后
青岛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青岛大学博士后。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累计发表 SCI 论文二十余篇。







薄志山 教授
青岛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吉林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博士后,2002 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2 年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20),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共轭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包括 Nat. Energy,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Sci. China Chem., Adv. Energy Mater., ACS Energy Lett., Chem. Mater., Macromolecules 等高水平论文。
  •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x-mol.com/groups/gnrlyyyjs






刘亚辉 教授
青岛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青岛大学教授,山东省优青,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2013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8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北京师范大学薄志山教授。2020 年加入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功能染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核心成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研究方向: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等,开发了多种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等。至今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包括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Sci. China Chem., Adv. Energy Mater., ACS Energy Lett., Chem. Mater., Macromolecules 等高水平论文。







路皓 教授
青岛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022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22 年入职青岛大学,现为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同时任职于青岛大学功能染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长期从事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在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 ACS Energy Lett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40 多篇研究论文,多篇论文被杂志高亮报道。







韦瑶瑶 副教授
临沂大学
本文通讯作者,硕士生导师。2020 年 6月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2020 年入职临沂大学,现为临沂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相关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在 Adv. Opt. Mater., Appl. Surf. Sci., Phys. Chem. Chem. Phys., J. Mol. Liq., Colloids Surf., A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10 多篇研究论文。

期刊介绍

Urgent short reports of exceptionally high quality & innovative materials science

rsc.li/materials-horizons

Mater. Horiz.

2-年影响因子*12.2
5-年影响因子*12.5
JCR 分区*Q1 材料科学-跨学科
Q1 化学-跨学科
CiteScore 分18.9
中位一审周期38 


Materials Horizons 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导性期刊,发表高质量、高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该期刊侧重于原创性研究,强调所发表的论文要提出新的概念或新的思维方式(概念上的进展),而不是以报道技术方面的进展为主。当然,在概念上未有创新但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的杰出工作(例如材料性能突破已有纪录)也有被发表的机会。另外,该刊要求所发表的论文能引起材料科学各领域读者的广泛兴趣。

Chair
  • Martina Stenzel
    🇦🇺 新南威尔士大学

Scientific editors
  • Jean-Luc Bredas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 Bruno Chaudret
    🇫🇷 图卢兹大学

  • Guoping Chen (陈国平)
    🇯🇵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

  • Yong Cui (崔勇)
    🇨🇳 上海交通大学

  • Simone Fabiano
    🇸🇪 林雪平大学

  • Zhongyi Jiang (姜忠义)
    🇨🇳 天津大学

  • Kisuk Kang
    🇰🇷 首尔国立大学

  • Norbert Koch
    🇩🇪 柏林洪堡大学

  • Yun Jung Lee
    🇰🇷 汉阳大学

  • Yi Long (龙祎)
    🇨🇳🇭🇰 香港中文大学

  • Roisin Owens
    🇬🇧 剑桥大学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 Kelsey B. Hatzell
    🇺🇸 普林斯顿大学

  • Mark Thompson
    🇺🇸 南加州大学

  • Shu Yang (杨澍)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RSC Materials Science
英国皇家化学会材料期刊公众号,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