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正在企稳,但前景依然低迷——预计2024-2026年,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都将低于大流行前十年。
总体来看,世界银行预计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2025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略低于2023年。低收入经济体的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3.8%加快至2024年的5%。然而与1月份的预测相比,四分之三的低收入经济体2024年的增长率在此次预测中有所下调。发达经济体2024年的增速将稳定在1.5%,然后在2025年升至1.7%。
实际GDP(为较上年的变动百分比,除非另有说明)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近期全球核心通胀的上行压力预计将逐渐缓解,到2026年,整体通胀将趋于与央行目标基本一致的水平。市场对美国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已被不断上调。在借贷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约五分之二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非常容易受到债务压力的影响。到2024-2025年,在占全球产出和人口的80%以上的国家,经济增长预计将低于2010年19年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的多重冲击阻碍了人均收入的追赶,在2020-2024年期间,近一半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有所下滑。此外,2020年至2024年,近一半的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中国方面,世界银行将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的4.5%上调至4.8%,理由是年初经济活动强于预期,尤其是净出口表现亮眼,但世界银行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理由是由全球贸易回暖推动的工业和出口增长将被消费偏弱所抵消,而投资或持续低迷。
中国:GDP增长
来源:世界银行
中国的前景可能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这些风险的具体化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全球溢出效应。
中国经济的上行可能主要来自政策支持——如果政府增加支出,可能会提振需求。中国经济下行风险首先仍来自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如持续低迷,将直接拖累投资,并产生更广泛的连锁反应,例如减少家庭财富,削弱消费者的信心和支出;破坏税收征收,进一步减少财政空间,阻碍财政支持(特别是地方政府)等。除房地产以外,企业信心和私人投资长期疲软也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其部分原因来自政策环境(如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此外,中国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程度或超出预期,亦导致实际增速放缓。
产业政策方面,包括政府对首选制造业的支持,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加剧低效的资本配置和鼓励供需失衡。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与监管环境有关的不确定性,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导致外国公司推迟或搁置投资,如去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急剧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可能会通过全球贸易和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不利的国际溢出效应。这将对预期的全球贸易复苏构成压力,抑制贸易密集型经济体的活动。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来源:世界银行
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亮点,尽管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厉的货币政策紧缩,但经济增长被证明比预期更具弹性。世界银行将美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期由此前的1.6%上调至2.5%,理由是今年以来美国经济走势强于预期,特别是消费者支出保持强劲,但世界银行也指出,随着劳动市场降温、家庭部门储蓄减少、收入增长放缓以及财富效应对消费的提振减弱,美国消费者支出将放缓。受紧缩货币政策和美财政当局转向紧缩财政立场影响,世界银行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低于趋势水平的1.8%。
因国内需求强劲,世界银行将印度2024年的增长预期从1月的6.4%上调至6.6%。
对全球增长的贡献
来源:世界银行
由于消费增长疲软、出口放缓以及旅游需求趋稳,世界银行将日本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下调至0.7%。世界银行将欧元区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0.7%不变,该地区继续面临能源成本高企和工业产出疲软的困境。
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四分之一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贫困程度仍高于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对于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来说,这一比例是前者的两倍。另外,在2020年至2024年,近一半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比例。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发展中经济体中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收入年均增长3.0%,远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10年平均3.8%的水平。
世界银行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最贫困经济体的援助。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和货币紧缩政策引发各种动荡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似乎正在趋于稳定,但增长速度低于2020年前,世界上最贫困经济体的前景更令人担忧,它们面临沉重的偿债负担、日益缩减的贸易机会和代价高昂的气候事件。发展中国家在吸引私人投资、减少公共债务、改善教育、卫生和基本基础设施方面面临挑战。他说,那些有资格从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获得免息贷款的75个国家将需要国际支持。
全球贸易:今年大部分时间商品贸易萎缩
世界银行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达2.5%,相较于1月份的2.3%有所上升,此前2023年的增长率仅为0.1%。
2023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几乎持平,今年大部分时间商品贸易萎缩。领先指标表明,服务业贸易已经企稳。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2.5%,到2025年增长3.4%,但仍远低于流感大流行前20年的平均水平。总而言之,2020-2024年的全球贸易增长将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慢的五年的增长。
全球贸易增长情况
来源:世界经济
在短期内,全球贸易对全球产出的反应可能仍低于大流行之前,这反映出投资增长乏力和最近全球贸易限制的激增。
贸易前景将受到各种下行风险的影响,包括全球需求低于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以及海运业务的进一步中断。此外,随着许多国家今年举行选举,与贸易政策相关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出台更多不利政策的可能性,可能会对贸易前景和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按国家集团划分的贸易增长情况
来源:世界经济
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全球通胀将放缓至3.5%,2025年降至2.9%,但下降速度比6个月前的预测要慢一些。
核心通货膨胀(三个月年化计算)
来源:世界银行
全球消费者价格通胀自2022年年中达到峰值以来已大幅下降,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供应链正常化和劳动力供应不断扩大。由于通货膨胀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与大流行有关的供应中断和能源价格上涨,尽管许多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产出增长有弹性,但通货膨胀仍迅速下降。虽然基线前景包括通胀持续下降,但预计增长速度将放缓,反映出持续的服务价格压力,在整个预测范围内,相对于大流行前时期,可能会使政策利率保持升高。然而,与基线假设相比,通胀可能会更快地消退。
有几个因素可以支持更快的通货膨胀速度。
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率可能会好于预期,特别是如果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国家的生产率增长高于大流行前的平均水平,这有助于抵消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一些大流行疤痕。这可能是由于巩固大流行后的工作做法和公平地整合新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放缓或全球供应链的进一步改善,商品通胀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降低进口价格通胀。就能源价格而言,如果由欧佩克+决定或其他地方的产量增长推动的石油供应增长大于市场预期,那么欧佩克+产油国的大量闲置石油产能就增加了油价下降的可能性。除了通过能源通胀直接降低整体通胀外,油价下跌还将(滞后)影响许多核心价格,比如旅游服务和货运价格。如果全球通胀担忧的缓解速度超过目前预期,发达经济体和欧元区央行可能比预期更多地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借贷成本,支持信贷增长的改善。较低的借贷利率和通货膨胀也将提振全球消费者信心,推高消费支出,并促进全球贸易的更强劲复苏。由此产生的需求增加将为增加对生产能力的投资提供额外的动力。
世界银行预计,很多经济体央行在降低政策利率方面仍将保持谨慎。按近几十年的标准来看,全球利率很可能仍将保持高位。2025年至2026年全球利率平均约为4%,从而对增长形成制约,并增加那些以美元借贷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压力。
市场对美国政策的预期速度
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表示:“尽管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胀仍相对较高而且可能保持下去。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可能会因此推迟降息。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意味着全球金融条件趋紧,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大幅放缓。”
展望未来
今年以来,地缘冲突持续并时有加剧,极端天气更趋多发,脱钩断链的逆全球化势头不减,美联储迟迟不肯启动降息。尽管如此,总体上世界经济向积极方面边际演化,大型经济体带动全球经济趋稳回升,国际组织新近发布的报告普遍上调了对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增速至少到2026年都无法恢复至疫情前的平均水平,新冠大流行给人类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另外,中国经济相较于美、印等其他大型经济体表现弱势,需要继续提高宏观政策力度和效率,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回归向好轨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