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额度就秒没”“线上根本抢不到”……
今年以来,储蓄国债的热度高涨,一些银行网点出现“一债难求”的情况,手机银行代销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更是要“拼手速”。
国债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很熟悉。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国债就是国家向你借钱时打下的“欠条”。
但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你了解么?
5月13日财政部公告,今年要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最早一只将于今日(5月17日)首发。
估计不少人挺好奇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咱有啥影响?要不要买?
那投资者不妨先了解之后再出手。
理解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从三个关键词入手:国债、特别和超长期。
国债: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特别:此次发行的特别国债,指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不列入赤字、不增加赤字率。
超长期:发行期限方面,超长期一般意味着发行期限不低于10年,今年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为20年、30年、50年三个品种。
和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以时间换空间。
根据发行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包括三个品种,分别是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
5月17日,发行的第一只是30年期的特别国债。
5月24日,第一只20年期特别国债招标发行。
6月14日,第一只50年期特别国债招标发行。
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这些领域均与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对于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亮点之一就是资金投向新质生产力。通过投入资金,政府将支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和科技企业,推动它们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国债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现代国债始于1174年威尼斯,为战争资金,强制公民购买。18世纪,英国国债因资产阶级革命后需求而现代化,议会立法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促进了国债制度化,推动了工业革命和财政改革。
目前,世界上发行国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需求刺激,使得美国国债规模激增。21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反恐战争、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军费飙增、财政刺激,导致美国国债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深刻影响了美国的经济轨迹和全球金融市场。
来源:网易财经
中国国债分类
本轮国债发行背景与意义
最早在1998年,我国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为了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等问题。
2007年又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用于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当年发行了10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来源:晖观经济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根据以上历年发行特别国债信息表可见,2024年发行20-50年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期限最长。
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超长期国债的占比大概在16.9%,是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比重,所以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当下,在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加杠杆动力都不足的情形下,中央政府加杠杆成为稳经济增长的关键。借鉴海外经验,面对地产下行与居民去杠杆,主要经济体均采用中央政府加杠杆策略。
其实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酝酿已久,早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那么,发行意义何在?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具备三重意义:
其一,超长期特别国债突出期限为超长期,有利于增强稳经济增长的信心,在加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二,特别国债将有利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大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可以解决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筑牢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三,特别国债也有利于调动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利好地方财政休养生息,还可以与其他政策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推动政策的落实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央行在社会融资途径中,政府债券融资方式规模位列第二,从2021年的46.29亿元,增至2024年4月的71.06亿元,增长幅度超50%。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海外经验上看,在利率的下行期,政府债务的久期是越拉越长的。超长久期国债的发行,一方面有利于满足金融机构对于长久期资产的需求,加深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利于更有效地利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降低财政的融资成本。
个人购买国债注意事项
国债作为一种由政府发行的债券,更是一种国家与人民交流财富的渠道。于国,国债用于筹集资金、支援建设、调控经济、平衡收支;于民,国债也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理财产品。
那么,我们民众个人投资者怎么购买国债呢?目前,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主要有以下5种常见的途径:
来源:晖观经济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国债投资,瑕瑜互见。
国债由于以国家信用为背书,中央政府发行和国家机构承销,不仅有优先受偿权,违约可能性很低,位列最安全风险很低的投资工具之一;不仅收益率略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收益相对稳定;而且流动性好,投资者可以随时变现,收益免税;所以获得了稳健型投资者的极大青睐。
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国债也一样,正是由于低风险,投资者获得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内含的风险溢价补偿很少,所以国债收益率相应较低,长期来看,国债收益率还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国债投资可能无法满足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的需求。
另外,国债投资还受到市场利率影响较大。市场利率上升,意味着新发行的国债比旧债券能提供更高的回报,导致倾向于购买收益率更高的新债券的投资者增多,已存在的收益率较低的旧债券需求下降,那么为了维持吸引力,销售方不得不降低旧有债券的价格,从而使得债券的市场价格下跌。可见,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是反向波动的。而且,国债票面利率是年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例,是固定的;国债实际收益率受到市场利率水平、违约风险水平、兑付期限、通货膨胀率、市场流动性和宏观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影响,是浮动变化的;所以,国债实际收益率与票面利率是不同的。
不光是国债,所有债券的收益率通常都不等于票面利率,市场价值也不等于其票面价值。债券的学名叫固定收益证券,这里“固定”指的是收益(票面利息)固定而不是收益率固定,因为计算收益率时还要考虑债券本身市场价值的变化,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持有债券至到期日,而是在中途就卖掉了。假定投资者A以100块钱购买了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3%的1年期债券,过了半年在债券市场上以102块钱把它卖给了投资者B,那么A投资该债券的收益率(年化)是2*(102-100)/100 = 4%;假定B持有该债券直至到期兑付,那么B投资该债券的收益率(年化)是2*(100*(1+3%)-102)=2%。A和B投资该债券的收益率都不等于其票面收益率(3%)。与任何投资一样,投资债券需要考虑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债券投资风险应当引起债券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和足够重视,对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在申购时需要了解关于债券交易限制的规定条款。
写在后面
当下,超长期国债的发行是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精准施策。
投资者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视野来理解近期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这样才能理解发行这些国债用来干什么,形成什么样的国家资产。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多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宏观稳增长必要性上升,需要强化宏观逆周期调控和跨周期调节要解决这个重大的长期问题,因此需要转换思维跳出单纯化债的思维禁锢,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格局、大视野中寻找解决方案。
我国国债发行和交易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学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