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本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这一天也是教博馆精心筹划半年的“家国心 桑梓情——宁波籍实业家捐资助学展”闪亮开幕的日子。
为此,教博馆在9月7日晚7:00举行“教博露天电影会”,特别推出一部反映甬籍实业家爱国情怀和献身教育的电影《雏鸟的天空》。这是一部深刻反映抗战时期真实故事的影片,围绕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展开,再现了宁波那段催人泪下的战火中的教育历史。
该电影以竺梅先夫妇的捐资兴学、拯救灾童的事迹为原型,艺术性地再现奉化当年的情景。通过一个小孩的视角,讲述在1938年至1943年中国抗战期间,烈士遗孤舒笛历尽苦难,被浙东山区的国际灾童教养院收养,在那里得到院长和老师悉心关爱和教育,描写了他与他的两位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
观影时间: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19:00
观影地点:宁波教育博物馆前广场
国际灾童教养院
600个难童的诺亚方舟
竺梅先
(1889-1942)
宁波奉化籍实业家竺梅先是近代上海工商界的知名人士。
1938年初春的上海,满目焦土,遍地战火。竺梅先目睹大批儿童流离失所,做好了毁家纾难的思想准备,决定筹建灾童教养院,收容难童。教养院选址在当时尚未沦陷的浙江老家奉化,把奉化忠义乡废弃的泰清寺作为院址。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童们的安全,他特别邀请国际友人加入院董会,以避免和减少日军骚扰干涉,定名“国际灾童教养院”。竺梅先自任院长,夫人徐锦华任副院长。
教博馆近代厅展板
竺梅先从上海带来了505名难童,又收养了抗战将士及烈士子女、宁波当地贫困儿童100名,总共达600多个孩子,最小的仅4岁,最大的15岁。
扩建后的泰清寺是难童们的新家。设施包括四排教室、七座大寝室、一个大礼堂(寺庙的大殿改造而成),还有图书室、厨房、食堂、医疗室、理发室、浴室和操场等。院内还架设了发报机,以备对外联络之需。教养院不但包了吃住,还聘请了约70多名教职员工,不乏留洋归来的高材生。根据年龄与识字程度,院童们被分为幼稚班、小学和初中部,四个月一学期,一年三学期,每周休息一天,为的是多学知识,快些成材。
国际灾童教养院全景图(1988年,沈坚、戴天民绘制)
教养院大门两侧的墙头上写着“卧薪尝胆,明耻教战,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十六个大字。每周一的第一课,学童们高唱院歌:“吾生多幸,值风潮鼓荡,卷入洪炉百炼千锤成铁汉……”歌声响彻山间。
早在上海沦陷之初,竺梅先即严词拒绝了日寇的拉拢利诱,宁可苦心经营的实业全毁,也绝不向日寇屈服投降。竺梅先经常为全院师生作报告,其核心主题是“爱我中华”,他还引用“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等古训来教导师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
教养兼施、德智体技并重,始终是竺梅先奉行的办院宗旨。两位院长制定了教学大纲,初小学生以识字、计算为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学习英语。初中科目的教材由教师选编,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都被收入国文教材。教养院还着意教授孩子们一项技能,如会计、机械、农艺、手工等,女生还要加授看护、家事等,为将来的谋生自立奠定基础。
国际灾童教养院的教职员工
当时国民政府曾派员前来调查,向上呈报的调查报告中写道:“该院规模宏大,设备完美,教养并重,管理严密。灾童均能刻苦读书,成绩尚佳。”并赞扬竺院长夫妇热心救济,他们坚定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不仅能够激励人们改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更能够为抗战事业提供强大的助益和支持。
1939年秋起,浙东连年粮荒,天灾人祸。为了解决教养院师生的吃饭问题,竺梅先频繁奔波于浙南等地区筹粮筹资。
1941年开始,教养院的巨额开销全部由竺梅先独自承担。竺梅先向院童们表示:“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学业进步,我即使破产,也在所不惜。”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竺梅先抵押了两大纸厂和轮船公司的股票,又变卖了全家所有值钱的东西,散尽万贯家产,真正做到徐锦华副院长所说的“用我们的鲜血灌民族的嫩芽”。
1941年4月宁波地区沦陷,泰清寺周边不远就有日伪军驻扎,教养院也曾屡遭日寇袭扰,这都被院长和师生们机智化解。
1942年宁波地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使竺梅先的健康严重透支。他终于倒在了筹粮的途中。弥留之际,他叮嘱夫人徐锦华:“教养院这副担子交给你了,一定要把孩子们好好抚养成人。”竺梅先逝世时年仅54岁。当竺梅先的灵柩抵达教养院时,全体师生和当地村民悲恸万分,哭喊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会计在清理竺梅先身后资产时,发现竺先生持有的四大公司股票全为教养院做抵押了。
竺梅先辞世后,教养院的经费、物资更加困难,师生们的生活也愈加艰难,但大家没有一天停止过教学活动。汪伪驻军师长多次去院要挟接办,但徐锦华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宁可忍痛解散,也决不让小囡去当汉奸的工具”。这句极具民族气节的话,在以后海峡两岸院童的回忆录中被多次提及。
在战争年代,先后要养活600多名院童非常不容易。苦苦支撑一年后,1943年底,因经费、粮食无继,国际灾童教养院被迫关闭。徐锦华对院童进行了妥善安置,有的被安排去四明山加入抗日武装,有的去各类学校深造,有的去后方工厂务工,有的请亲人领回……
竺梅先夫妇养育的600多名难童,没有辜负长辈们寄予的“下之使其立身,上之乃能报国”期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竺梅先的小儿子竺培国少年时在国际灾童教养院学习生活五年,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展现出卓越的学术潜力。然而,在1949年初,正在台湾大学读书的他,带着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服务的强烈期盼,中断了学业,搭乘渔民的木船冒险渡过台湾海峡,返回祖国大陆。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同年5月,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福建敌后斗争游击队。随着福建的解放,他加入了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驻地福州遭遇强台风引发70年未遇的洪水。在紧急关头,竺培国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行为被福建军区政治部追授为“爱民模范”称号,后被追认为烈士。
院童中有一位叫彭长根的孩子,出生在上海浦东,当年他流浪街头,濒于死亡,竺梅先收养了他,在教养院,他享受到人间最真切、最温馨的慈爱。为感恩竺院长给予他的新生命,他自己改名为彭竹予。如今他定居台湾,始终忘不了两位院长赐予的恩泽,多次专程来到教养院旧址拜谒,他视其为“生命发源地”。他对竺院长这样评价:“将短暂的一生,赤裸裸地奉献给国家,慷慨地遍撒在苦难的大地上。”
2014年7月7日,有一位新四军老兵代表与习近平主席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这位名叫焦润坤的抗日战士,就是在“国际灾童教养院”里成长起来的难童。他说,国际灾童教养院是他的爱国主义和抗日教育的启蒙基地,竺梅先夫妇不仅是慈善家,更是一个民族觉醒的象征。
1990年,海峡两岸部分原教养院学员集资在教养院旧址建梅华亭,纪念竺梅先夫妇功绩。
2015年7月2日,“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陈列馆在浙江省奉化市开馆。
2016年,教养院的故事被拍成电影《雏鸟的天空》,并在全国公映。
文章整理 | 来源于《团结报》中《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战火中的温暖家园》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集》等。
国际灾童教养院的故事
参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