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森林的每一片绿叶都忘不了根的情意

文摘   2024-12-14 09:43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点击播放,建议横屏



今日,2024年12月14日,迎来了宁波市正始中学九十华诞的庆典时刻。


正始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和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她犹如一颗明珠,在宁波教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1931年12月,教育部部长蔡元培为宁波高工20周年校庆纪念册题字







学校历史沿革





01

1931.8-1934.7

宁工附设初中部(宁波江北岸泗洲塘)

02

1934.8-1941.1

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正式成立(宁波江北岸泗洲塘、横溪镇)

03

1941.2-1945.7

甲村补习学校(鄞南甲村)

04

1945.8-1956.7

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宁波商校、横溪镇)

05

1956.8-1958.7

鄞县第二初中横溪镇

06

1958.8-1962.7

宁波横溪中学横溪镇

07

1962.8-1994.11

鄞县横溪中学横溪镇

08

1994.12-2002.7

鄞县正始中学横溪镇

09

2002.8-2017

鄞州正始中学横溪镇

10

2017至今

宁波市正始中学横溪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1905年初,由镇海李氏与美方人士费佩德共同筹捐巨款兴建的益智学堂校舍落成,地处江北泗洲塘。1909年益智学堂改为水师学堂。1912年,陈训正等人创设鄞县县立高级工科中学(浙江工业大学前身之一),即以此建筑为校舍,是为宁波现代工业职业教育事业之起源。

正始中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其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鄞县县立高级工科中学,于1931年改名为宁波公立高级工业学校(简称宁波高工)。为确保学校生源,经宁波高工校友会决定于当年8月起办附设初中部,以江北岸泗洲塘的清朝水师学堂旧址为校舍,于12月14日补办了意义非凡的开学盛典,这一天,遂成永恒的校庆日。

地处江北泗洲塘的宁波高工校舍

陈训正

(1872-1943)



三年后的1934年,宁波高工收归省立,初中部遂剥离独立,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于泗洲塘原址,正式挂牌“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所谓“正始”,就是为纪念宁波高工附中主席校董陈训正先生的办学功绩。


1933年宁工附设初中新校舍奠基合影


鄞县私立正始中学宁波江北岸泗洲塘校舍(抗战时期被日军拆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烽火燃起,甬城频遭敌机侵扰。同年八月,正始中学毅然踏上迁徙横溪的流亡之路。

在横溪,正始中学坚决抵制敌伪奴化教育,爱国家长们纷纷将子女送来读书,学生人数鼎盛时逾五百,挽救了一众不甘屈从的青年心灵。

1941年,宁波沦陷,正始再度迁址甲村,改名“甲村补习学校”,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于艰难中播种希望。

1945年抗战胜利,正始中学重返宁波,借宁波商校校舍续弦书香。次年二月,商校复课,正始再次回到横溪落户。

从1937年至1946年,九年间四次迁徙,正始中学以坚韧不拔之志,播撒了教育不灭的火种。

教博馆近代厅展板


在正始中学那段波澜壮阔的民国岁月里,有一位先贤以无尽的热忱与奉献,将自己的一生镌刻在了挚爱的校园里,他就是王兴邦先生。作为正始中学的常务校董,王先生兼任着学校事务主任的重任,他以一己之力,四次扛起了迁校的艰巨使命。



















王兴邦

(1904-1951.2)



1946年,返回横的正始中学需建新校舍,王先生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家良田30亩。1948年,修建学校教学与办公之用的正始楼,出现资金短缺,王先生毅然捐出了全年薪谷一万斤。

1949年,正始中学遭遇了办学史上最艰难的时刻,王先生毅然开仓济校,将家中余粮悉数奉献,以补充学校的办学经费。

王先生的无私,让他背负了诸多债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未能完全偿还。他在遗嘱中嘱托儿子继续偿还债务,这份责任感与担当,令人动容。

如今,这座西式二层楼的正始楼已成为区文物保护单位,是正始中学永恒的象征,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见证了正始人那份不灭的情怀与奉献。每当人们仰望这座正始楼,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正始楼,现为校史馆


1949年5月25日,宁波迎来了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同年10月底,鄞东中学并入正始中学。

1956年7月,正始中学转为公立学校,并更名为鄞县第二初级中学。仅仅两年后,它再次更名为鄞县横溪中学。1959年1月,鄞县建制撤销,并入宁波市,学校更名为宁波市横溪中学。1962年2月,鄞县建制恢复,学校重拾旧名,再度成为鄞县横溪中学。

1958年,学校迈出了办高中的步伐,规模迅速扩张。1961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以高达70%的升学率,惊艳世人。《宁波报》以“后来居上的宁波横溪中学”为题,大书其办学取得的优异成绩

岁月流转,1994年,经鄞县县政府批准,正始中学这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回归,2017年,由鄞县正始中学更名为宁波市正始中学。步入21世纪,正始中学秉持“绿色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并实践“绿色育人”体系,致力于“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学校以“人生正始,伟业我待”为校训,精心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校园里的校训石







正始校友们说:“在这悠悠岁月长河中,有一抹光影,始终温暖而明亮,那便是宁波正始中学的《正始通讯》。”《正始通讯》由正始中学的退休教师俞光透开始编纂,积累了正始中学校史资料,为校志的编纂奠定了基础,以其独特魅力,编织着学校历史的长卷,宁波市正始中学的时光印记。它的受众不仅是正始中学的师生,还包括广大校友。它不仅仅是一份校刊,更像是一座桥梁,让散落天涯的校友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重逢在这片精神的家园。


《正始通讯》详细准确地记录了学校的创办历程和学校重要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学校校园的建设和变迁,以记录学校重大事件为经,展现师生卓越风采为纬,构成了正始独有的历史长卷。《正始通讯》记录了师生的风华,从正始教师的学术造诣、教学智慧,到正始学子的学业攀登、青春绽放。《正始通讯》解读校训与办学理念,深化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构建推动学校发展的灵魂支柱。《正始通讯》记录下校友们一页页泛黄的回忆,一段段深情的访谈,激发了在校师生对正始精神的永恒传承。

正始中学的校史教育具有多样性和时效性,不仅体现于《正始通讯》校刊的字里行间,更是充分利用校史资料展览、校友资源、校园景观、纪念设施,以及校史课程与教材,将校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学校组织“校史知识竞赛”“校史解说员大赛”“校园导游赛”等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史。如第 53 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31 个创意方阵以校史沿革为线索进行表演,演绎学校不同时期的历史和精神。

正始中学的正始楼、日晷、水车等都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设施。日晷是68届校友集体捐献的,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提醒学生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正始教师将校史元素融入日常学科教学中,如在语文、历史课中结合校史故事讲解知识点。学校还开设了“正始校史与文化”等选修课程,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史。学校编写了《正始中学校史》等校本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校史学习资源。








正始中学深谙校友资源的宝贵,巧妙编织起一座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桥梁。各领域成就斐然的校友纷纷以不同方式回馈母校的哺育。他们不仅讲述自己的故事,还亲自授课,为在校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1999届校友、博士生导师、荣获 2020 年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冠军的宁波大学俞建成教授,受聘担任科学副校长。他为学生带来前沿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正始讲堂第56期,俞建成教授回母校开讲“质谱技术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965届校友、清华大学博导、中国工程院郑纬民院士,屡次回访母校,与学子分享学术硕果与人生感悟。他还为对计算机有强烈兴趣的学弟学妹们上了一堂“信息课”,为他们点亮科技创新之光。

民院士(中)回母校与在校同学作分享交流

正始中学还精心策划在校生走进校友所在的大学,分享正始校友的大学生活,让在校生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学校借助校友会等平台,整合校友资源,促进技能共享与互助合作,共同书写学校教育的新篇章。

正始校友不仅为母校进行智力投资,还进行经济支持,表达对母校不尽的情愫。

1994年12月14日,校庆六十周年盛典上,1300余名历届校友共襄盛举,其中73届高中甲班校友慷慨解囊,率先倡议设立“正始教育基金会”。2013年,89届校友任奇锋与86届校友王兆春、余三川等七位企业家重返母校,捐资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成功注册成立了“正始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们通过捐赠或设立专项基金,为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学术研究项目提供坚实后盾。

正始中学校内,多处设施凝聚着校友们的赤子之心。图书馆、水车、日晷、校门等校园设施,学科创新实验室、咖啡书吧、全息多功能情景剧场等现代化场馆,无不见证着绿叶对根的情意。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正始中学占地120余亩,其中森林面积60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0.38%。校内青山偎依,绿树浓荫,景致宜人,更有“正始十景”以及高标准的溪畔绿化带与“正始森林公园”等景观,将校园装点得如诗如画,被誉为宁波市中小学中独一无二的森林学校。


学生们浸润于绝美自然环境,领略自然生态之韵,环保意识于无形中生根发芽。凭借校内丰厚的森林宝藏,学校将生态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成为了正始中学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

学校将葱郁森林化身为一个生动的自然课堂,开展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实地教学。中草药基地“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百蔬园”与“百果园”、中医药文化展览馆“本草堂”,以及智能蔬菜大棚等多个生态项目,构织了一幅特色生态教育的绚丽画卷。2023年,学校被授予“宁波市地理学科实践基地”。


地理教研组与德育处携手开展“田野课程”。学生在正始森林公园种植芭蕉树,经过两年的守护迎来丰收,并制作成蕉藕淀粉,在此过程中研究森林资源的利用与加工。

生物教师编写《本草蒙学》校本教材,学生通过选修课学习中草药知识,参与种植管理和采收利用,研究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培植方法及文化内涵。学校还引进了银杏、金钱松、红豆杉等珍稀树种,生物教研组携手专家,引领师生共同为这些代表树种“挂牌”,在探索珍贵树种生长环境与特征的过程中,共同守护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绿色宝藏。

学校的森林,还成为学生们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的舞台。每年一度的“正始中学定向挑战赛”在此激情上演,学生们手握森林公园的平面图,穿梭在蜿蜒小径间,研究森林地形地貌和方位识别等知识。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森林公园里,依山势建有树人书廊、名人书法碑林、幽谷书坪等景观,每一处景观都在引领着学生们心灵与智慧的双重旅行。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宁波市正始中学建校90周年
宣传片《凝聚》








END


文字  | 教博君

走访主持 | 朱姿芝
供图 文末视频 | 宁波市正始中学
编辑 拍照 | 张   静
走访视频拍摄 | 鲍国栋
拍摄协助 | 张益明
走访视频剪辑 审阅 | 黄兴力 






参观信息



| 开馆时间  |
9:00-16:30
(16: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 联系方式 |
电话:0574-87400965
0574-87400960
网址:http://www.nb-edu-museum.cn/

| 交通指南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和义路106号1844广场

宁波教育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区域性教育博物馆,由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的教学楼改建而成,屠呦呦曾于此求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