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点击视频
最近,宁波教育博物馆里正在展出宁波籍实业家捐资助学展。在这个展览中,宁波的两名藏友还拿来了80多枚学校徽章。正如展览中放着的一块牌子上所写:在每一枚熠熠生辉的学校徽章背后,都镌刻着一段段绮丽篇章……徽章上每一道细腻的纹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不懈追求。
宁波教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展览至少展出至年底。这里常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个人可以无需预约在博物馆工作时间自由参观;团队参观如果需要解说的话,那就需要预约了。说不定,你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母校的徽章。
展览:每个徽章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
对于学校徽章,很多读者都会想到长方形的校徽。但在这里展出的徽章里,有三角形的校徽,有圆形的纽扣,甚至还有不同形状的帽徽和领章。“这些徽章都是我和另外一名藏友从专业网站,或者下乡收货的古玩爱好者,以及其他藏友手里收购、交换来的。”藏友王天杨说。
王天杨老师向教博馆捐赠主编的书籍
80多枚徽章里,有些是同一个学校的,串联起来就是这个学校的历史;有些学校已经消失了,流传下来的徽章也只能是个记忆。但还有不少徽章,却和宁波籍实业家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宁波籍实业家虞洽卿是上海新亚中学的一名校董,现场展出了该校的校董徽章;斐迪中学(宁波四中前身)是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母校,宁波新原小学由翁心梓在1924年创办(时为中原小学),两个学校的徽章也各有特色……
但当王天杨介绍到其中一枚徽章的时候,神情明显变得沉重了。而这个徽章上面写着的校名,会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的名字叫国际灾童教养院。而王天杨的介绍,也仿佛让记者穿越到了86年前。
1938的上海,街头出现很多失去亲人的幼童乞讨。宁波籍实业家竺梅先决定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来救助他们。在此之前,秉承着“生产救国”的理念,竺梅先创办及收购接管了大来银行,民丰、华丰两大造纸厂,宁绍轮船公司等企业。
竺梅先将国际灾童教养院的院址选在了家乡奉化莼湖的泰清山上,修建了校舍等设施,并聘请约70名优秀教职员工,共计收养600多名灾童。为保证教养院师生安全,竺梅先还特别邀请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戴安德(法籍)、安得尼(英籍)担任董事。
教养院正式开学后,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教养兼施,德体并重。竺梅先特别重视将文化教育与抗日救亡相结合,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爱国诗篇都被列入教材。
1941年,宁波、奉化相继沦陷,物价飞涨,竺梅先勉强支撑。当时有许多友人劝说竺梅先,不如解散教养院,去香港或海外重振家业,但他谢绝了:“既然把这许多孤儿灾童收下了,我就不能半途而废。”
1942年3月,在为教养院师生筹粮途中,竺梅先在宁海黄坛乡病重倒下,被送至宁波象山医院救治。5月30日,竺梅先在象山医院辞世。弥留之际,给妻子徐锦华留下了“一定要好好把这些孩子抚养下去,直到他们能自立为止”的临终嘱托。
清理身后财产,大家发现竺梅先已将民丰、华丰两厂和宁绍商轮公司股票全部抵押给银行,全部身家悉数投入抗战事业、灾童教养院支出及筹粮救济灾民。
1943年9月,由于经费和粮食无继,教养院被迫停办。徐锦华忍痛对院童开始进行安置。至结束,在院院童没有一天停止学习。后来,部分院童考入军校、参加工作;30余名院童参加了四明山抗日武装。
徽章:救生圈象征着拯救灾童
“我是很偶然得到这枚徽章的。”王天杨说,他常年收藏有关宁波的各种老物件。在宁波拆迁区域和村落搜罗老旧物件的朋友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联系他。这枚徽章就是一个朋友在教养院故址莼湖周边的村庄找到的。这也是王天杨买下的最贵的一枚徽章。
历经86年后,这枚徽章已经锈蚀,但可完全辨识文字、图案和雕琢。其外形呈倒三角形,符合当时社会上校徽的主流形式。徽章上方刻着许多线条,应该是红色的,象征熊熊燃烧的烈火。下方三层凹凸的波浪状,应该是蓝色,表示深而汹涌的海水。中间一个凸起的、下部于波浪形交融的大圆,大圆内刻一完整小圆,很形象地构成一个浮在海面的救生圈,救生圈上自右向左刻着“国际灾童教养院”字样。
这枚院徽,曾佩戴在一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孩子胸前。他(她)踏进国际灾童教养院大门,教养院给予了他(她)航行的帆和智慧的桨,自强不息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已在他(她)心中生根。
在昔日灾童池桂根的回忆文章里,他写道:“院徽是白底,下方是深蓝色的汹涌的海水,上方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中间一个巨大的救生圈,象征着拯救灾童于水深火热之中。”
点击视频
参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