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一个上课爱说话的“聪明”学生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A同学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
他坐在教室的第四排,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肤色略显黝黑。
尽管外表不起眼,但他却拥有着一颗聪明伶俐的心。
A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按捺不住与同桌交流的冲动,对于学习似乎并不怎么上心。
然而,每当我抛出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其他学生还在苦苦思索之际,他却能迅速而准确地给出答案。
我深知,这位调皮爱玩的学生其实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需适当的引导,便能激发他内心的学习热情。
某日,正当我全神贯注地授课时,A同学又在低声细语,身体还不时地晃动。
我注意到他的异常,便用眼神与他交汇了一瞬,随后边讲课边缓缓走到他面前,关切地询问:“小A,你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A同学显然对我的关心感到意外,他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没事儿的,老师,我很好。”
我微笑着告诉他:“那就好,好好听课哦。你一直在动,还在小声说话,老师还以为你哪里不舒服呢。记住,听课要认真专注,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好好学习,成绩一定能上来的。”
这番话仿佛触动了A同学的心弦,他惊讶地看着我,随后立刻端正了坐姿,听课的态度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此后的课堂上,我明显感受到A同学的转变,他听课更加专注,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好景不长,某日我又发现A同学与同桌开始了窃窃私语。
这次,我直接点出了他的名字:“A,怎么又开始说话了呢?这段时间老师觉得你进步很大,听课认真,回答问题也积极。这样的你,可不应该是爱说话的样子哦。”
A同学听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下课后,他主动找到我,诚恳地道歉:“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听课,再也不在课堂上说话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样的,老师相信你。只要你肯努力,好好学习,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经过这两次事件后,A同学彻底发生了蜕变。
他不仅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专注和积极,课后也会主动找我请教问题。
我深信,只要他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成绩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对学生的转变,我们需要反思,并进行总结。
在我看来,A同学的转变应该跟老师对他的理解、关注和引导分不开。
我采用的手段,首先是通过关心他的身体状态拉近了与他的距离,然后肯定了他的聪明才智,激发了他的学习动力。
在发现他再次犯错时,我及时给予了提醒和鼓励,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
在接触这类学生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要有以下的注意点:
1.理解与关心:对于这类聪明但调皮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道路的方法。
2.正面激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正面激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及时提醒: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持续关注:学生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