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熔断?笑话!!

教育   2024-12-14 06:01   浙江  

杂说。

1.

近日,苏州某区出现一则谣言,说是辖区内几个小学生手拉手跳楼了。

对的,是谣言。

肯定是谣言,

怎么可能不是谣言?

官方也出来辟谣了。

既然是谣言,就不值得关注。

我现在关注的,是那个区教育局所推出的作业熔断机制。

有同行听闻作业熔断的提法后,给出一个评价:

笑话。


2.

苏州某区的作业熔断的内容核心是:

小学生晚上920分前、初中生晚上10点前、高中生晚上11点前仍未完成作业的,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


3.

这里的关键点是“无需”。

总让人感觉,学生完成作业,最大的受益方是老师。

学生的学习,最主要是为老师而学习。

4.

还是回到作业熔断上。

目的自然是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减轻学业压力,其出发点值得肯定。

这个机制,也不是创新。国内其它地方也推出过。

但最终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因为,这个机制,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


5.

为什么要做作业?

用来巩固课堂学习、检验学习效果的。

你说,要是孩子学了新知识,不通过作业来实践和巩固,那怎么能真正掌握呢?

作业熔断机制的推出,应基于对学生作业量的科学评估和合理调控。若仅仅依靠“一刀切”的时间规定,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6.

大家都知道的,

人与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

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吃不了”。

有的人做的快,有的人做的慢。

对有拖延习惯或者学习效率不高的孩子,我们最应该要做的,是改变习惯提高效率。

而不是让他们以此而更加放纵自己,从此有了这个上方宝剑,于是就拥有了不用完成作业的“正当理由”。

那长此以往,对那些孩子在学习方面,可能是灾难性的。

因为大量的学科,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你一环没掌握,可能会影响到下一环的学习。

然后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这个学生大概率会成为学业方面的差生。


7.

我也明白,现在的孩子确实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家长也担心孩子睡眠不足、身体受不了。

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地熔断作业,而是要从更深层次去考虑如何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8.

应该改改变变教育观念了。

我觉得我们确实需要避免走向极端。

比如减负。

减负是好的,但也不能减到孩子连基本的作业都不愿完成。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合理的竞争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减负,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9.

现在还有一个词叫焦虑。

反映在教育上,叫教育焦虑。

教育焦虑的根源在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中既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升学竞争的激烈,也与家长的教育期望、社会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作业熔断机制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作业压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问题。

要真正缓解教育焦虑,还需从教育改革、社会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10.

作业熔断机制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但在推行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措施,如果仅仅只停留于时间这个点上,那是很难确保其真正发挥实效

而作为全社会关心教育或从事教育或引领教育的人呢?

更需以全面、系统的视角审视教育问题,寻求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态。

新语文与世界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A级教师,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