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家长的那些声音,你赞同吗?
1.别赶路,去感受路。
2.不要望子成龙,要望子成“人”。
3.我现在不奢望学校能多培养一些人才,只希望能够少培养一些精神失常的学生,只希望孩子能过得比监狱里舒服一些。
4.ai就是一个工具,跟办公软件/搜索引擎刚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道理,不知道很多人都在焦虑什么,有能力教育就教育,没能力教育就卷起来给孩子留一笔财富,如果自己实在没什么能力,真的别望子成龙,太累。
5.我家是有老师上门上课的,我娃有一半时间都是问老师问题,老师不知道查百度。老师一年来倒学了不少新知识。
6.作为初二孩子的妈妈,最近一周孩子总是想请假,原因是不够睡很困,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早上6点多要到校跑步了,每天中午午饭后要午读午练,完后只有半个钟不到的休息,2:15开始做试卷,这样的教育只能将学习搞成负担和任务,并没有让孩子代开终身学习的那个开关,上了大学没有盯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朝六晚十中学奋斗,到了最后拼的是什么,又赢得了什么......
7.我感觉自己都跟不上时代了,更别提如何引导孩子了。
8.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太可贵,可惜……
9.有没有这样的孩子 天不怕地不怕 阎王爷老二我老大 怼老师 怼父母 看谁不爽就开骂 啥也不在乎。
10.去找到孩子天赋所在,内心热爱比盲目刷题强。
11.如果只靠考试和死记硬背,我觉得他们未来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因为我们总希望有个确定的结果,但未来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
12.父母,太重要。
他们需要支持孩子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同时鼓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各种生活体验。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经历都会成为孩子们宝贵的财富,让他们更加坚韧和智慧,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13.学历好像越来越不值钱,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成功和失败不能仅仅看结果。
未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需要不断成长和学习。
14.很多人都在说,AI时代需要培养孩子特定的能力,比如编程、使用AI软件等等。
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
相反,我觉得孩子们更需要打好基础,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和历史。
这些基础知识是他们未来应对各种变化的重要基石。
15.教育的重点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和感受。
而这些智慧和感受,只有通过真实的体验才能获得。
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多去感受、多去体验,从而让他们更加成熟和懂事。
16.人生不仅仅只有刷题、用平板学习、参加兴趣班或者奢华的研学旅行。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比如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摆地摊赚取零花钱、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段时间等等。
这些经历都会让孩子们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只要是孩子们渴望的,父母就应该默默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去尝试。
即使成功的机会渺茫,即使会受伤、会经历磨难,也没关系。
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追求的高光时刻,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