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好眠,孩子们早上起来的时候,脑子最清醒,记忆力也是顶呱呱的。
这时候让他们晨读,就像给知识的种子浇上了第一缕晨光,特别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这时候记,效果杠杠的。
道理嘛,谁都懂,可懂和做之间,有时候就差那么一口气,有时候又像隔了座山。
那咋样才能让这些小家伙们,明明心里头一万个不愿意早起,却又不得不挣扎着爬起来,乖乖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每天的晨读任务呢?
我这儿有几招,看看行不行?……
首先第一步,得挑两个得力助手。
这俩孩子得是那种态度端正,干活儿积极,背书快得像风一样,责任心还特强的。让他们当晨读的小领导,管着各自负责的学科。
老师呢,先把晨读的任务和时间清清楚楚地告诉大伙儿,最好能在黑板上写下来,这样一目了然。
然后,这俩小领导就开始行动了,一边自己快速背书做个好榜样,一边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自己管的小组。
看到那些读得认真,背得快,完成任务快的同学,小领导们二话不说,名字直接往“今日晨读表扬栏”上一写。
反过来,要是碰到那些心不在焉,嘴里跟含了块石头似的,半天蹦不出一个字的,那就对不住了,名字得挪到“待进(批评)栏”去。
第二步,到了规定的时间,或者是快下课那几分钟,还没背完的同学得自己站出来,在黑板上写下名字、小组,还有预计什么时候能过关。
小领导们呢,再仔仔细细地把这些信息抄下来。
这一步可重要了,老师一看这板子,心里就有数了:
今天的内容难不难?孩子们掌握得咋样?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哪个孩子可能需要特别关注?
而且,这也给小组长和班干部提了个醒,后面得盯着这些孩子,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
第三步,咱们得让家长也参与进来。
主任或者任课老师,把晨读的情况拍成照片,发到班级群里。
这样一来,家长们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状态,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家长们都是希望孩子好的,他们一看,哎呀,我家孩子今天被表扬了,或者,哎,怎么还没过关呢?
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家里头给孩子加加油,鼓鼓劲,甚至亲自上阵帮忙监督。
当然,这事儿得提前跟家长们说清楚,咱们发照片的目的是啥,怎么发,有啥顾虑都可以提出来。
有的家长可能不希望孩子的名字出现在群里,那咱们就尊重他们的意见,适当调整方法。
还有个小窍门,每周五放学前,让小领导们总结一下这周表现一直很棒的同学,还有那些一直没过关的。
然后,周末的时候,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们,让大家伙儿都知道。这样既能让表现好的孩子得到更多的肯定,也能给那些还没跟上节奏的孩子提个醒,下周得加把劲儿了。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做”。
常言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再好的点子,再好的计划,要是不动手去做,那都是白搭。
做了,不一定就能成,但不做,那肯定是不成的!
做,得有想法指导着;想,得通过做来验证。
想和做,得紧紧绑在一起,就像手和脚一样,缺一不可。
执行力,那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基石。
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别说晨读了,啥好习惯都能给孩子培养出来。
这个过程里,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有的孩子就是不肯读,有的孩子读了好几遍还是记不住。
这时候,咱们老师得有耐心,得想办法。
可以试着变换一下形式,比如来个晨读小比赛,或者让孩子们分组合作,互相帮助。
也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励,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晨读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大着呢。
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做,用爱去引导,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晨读的乐趣,也一定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