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让我意识到「社会评判」不该是束缚自我的枷锁

学术   2025-01-23 19:02   北京  
本文字数5000+|阅读预计需要15min


许天宇,一个本职工作是品牌广告的女孩,但同时她也是一位素人剧场、视觉剧场的剧场导演。

对她而言使用艺术进行交流,与日常交流大有不同

第一次接触表达性艺术治疗,主要是因为她在担任导演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艺术形式来推进创作。比如,让大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例如,画下今天的心情,或者画下上周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时刻。作为一个热身环节,然后从这些作品中提取灵感,继续深入创作。

这样的创意环节,让她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每个人即兴创作的绘画作品,似乎都可以无需多言得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通过观察对方的笔触和视觉语言,能感受到他们的创造力和个性。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让整个创作过程变得非常愉悦。

首先需要艺术交流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进行,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能非常敞开心扉,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能直接连接个人内心的波动,并反映在画作中。

虽然很多时候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但在这个过程中,画作成为了一个安全的区域,大家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自由表达。画面本身是非常开阔且富有想象力的,它不局限于思维层面的框架。因此,即便这个环节并非以治疗为目的,创作者与观赏者依然可以非常享受每个人通过绘画创作出各种奇异的图像。这样的热身练习,可以让彼此的理解更加深入,破冰的过程也变得更加沉静和真挚,感觉更加贴近彼此。

语言往往是匮乏的,但是每个人的画面都可能呈现不同的风格,有些画面非常均衡,而有些则显得极致。有的人会在作品中加入很多叙事元素,通过画作传达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这样的画面,能够让人感受到他情感的激烈,而另一个人的画作则可能显得更加平和,充满哲学的思考。因此,每个人的气质似乎都能通过画面中不同的布局和元素展现出来。即便这些创作并不以疗愈为目的,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仍能从画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

而她所创作的视觉剧场与一般的剧目也大有差别。在其他戏剧形式中,比如常看到的舞台剧,会有剧本包含台词,演员扮演特定角色,比如罗密欧或朱丽叶。

但视觉剧场则有所不同,它不依赖文字剧本,而是通过视觉元素来讲述故事。视觉剧场中的“剧本”是由场景、画面、动态感受等视觉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并通过它们来构建时间线上的演出。在视觉剧场中,空间、人物的身体表现以及外貌等都属于视觉的一部分。因此,角色有时不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讲故事的角色。通过这些视觉语言,演出本身便成为了讲述故事的方式。

在担任剧场导演的身份中,许多“剧目”让她动容。

图/Pexels

在2023年,她参与了一个针对生育女性群体的素人剧场项目,探索了这一群体的独特经历和情感。这个项目通过线上访谈和工作坊的形式,让大家用绘画或身体舞动的方式去探索与生育相关的话题。

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在表达自己生育后的身体感受时,描述自己仿佛拥有了八条腿。

不止是她,每个女性在表达这些感受时,都令许天宇深有共鸣,感觉她们的表达非常生动和真实。通过这些作品,剧场为那些可能在生育方面有焦虑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可以共鸣和交流的空间,帮助她们释放情感,找到共鸣。

又比如,在2021年,许天宇参与了另一个项目,名为《我和22个她》。这个作品邀请了22个女孩,一起线下工作一个月。每个女孩通过不同的创意工坊形式,讲述与自己和空间相关的故事,并呈现出来。

演出结束后,她深深感受到与这些女孩们建立了很深的连接,不禁感动得哭了,因为在这样的项目中,大家都非常安全、开放,并且充满了欣赏和支持。每个人都在倾听和关注对方,这让我感到非常美好。

对于许天宇来说“女性议题”,特别是对女性的支持,始终是戏剧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就像她本科的毕业作品从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金锁记》。

她始终认为,戏剧有一个使命,就是为这些话题提供一个空间,让大家能够共同探讨和表达。在这些议题的探讨过程中,戏剧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让大家能够交流和分享观点。这种空间不仅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中的不平等,还能为那些被忽视的声音提供一个表达的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项目虽然没有以艺术治疗为主,但它确实具备了一些疗愈的因子。这些经历让她对艺术疗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自己四年的心理咨询经验,逐渐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在工作坊中融入了对他人情绪的洞察和内心支持。不过,与此同时,她的心中也有担忧:我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万一在与他人互动时触及到对方的创伤,我该如何处理?

正因如此,她在了解到艺术疗愈这个领域时开始思考是否该深入接触这个领域,将疗愈和情感支持融入到之前的创作工作中,想要做一个更专业的转型,并且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

图/Pexels

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加入了「「表达性艺术治疗系统培训项目」

专业的学习让她意识到:虽然剧场艺术有一定的连接性,但它并没有以治疗或疗愈为目的。然而,在加入课程并体验了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之后,她感受到真的很有疗愈的效果。

比如在一次线上课堂活动中,老师让我们大家在一个圆圈里画出最近一个让自己感到有压力的时刻。那时她正经历着一段让我倍感压力的关系,处于一种无力和挫败的状态。在绘画时,她画了很多长长的、柔软的手臂,似乎想抓住什么,但又抓不住。

画完后,老师问大家是否想对自己的画面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更好一些。那一刻她感到震撼,因为绘画时,她真实的贴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几乎与压力的时刻产生了直接的连接。于是,她让那些手臂变得像水草或热带植物一样。那些看似控制欲强的手臂,瞬间转变成了美丽的生物,变得生动和柔软。

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的变化——从一个充满挫败感、控制欲和失望的自己,转变成了一个感受到美好和存在的自己。即使与那个人的关系让我感到失落,但依然能够体验到内心的一份美好。

后来,老师还请大家把整个压力的时刻完整地写下来,并圈出几个关键词,把它们变成一首诗。

许天安开始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小心翼翼地等待安抚,平静地索取失望的心脏,想要抓住清晰的回应。”

但在完成绘画后,我的诗变成了:“无力的手指舒展成羽毛,我存在,轻柔地活着。”

图/Pexels

那一刻,她仿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在这些深入体验的环节中,她完全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诚实地通过画面看见自己的痛苦和压力”,然后再通过某种方式去转化它并给自己赋能。

通过这种方式,仿佛感到自己拥有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自己,能够去改变、去转化那些压力和痛苦。绘画不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工具,它也帮助人们发现并掌握了内心的改变力量。而这种转化的力量,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它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艺术治疗过程中屡屡发生。

曾经的她非常想去操控别人的行为,想让别人符合自己的需要。这样的想法让许天宇自己也感到无力,内心不断在质疑:为什么自己会变成一个有这么多“手”去控制别人的人?我怎么这么糟糕?

然而,当转变的时刻到来时,她发现画面开始改变。画面变得充满生机,仿佛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然存在的力量。它不再是控制与无力的象征,而是一种安全与和谐的状态。这一转变让她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个控制别人的人。

这种转变很难用语言完全表达,它是在我内心深处发生的。EAT的神奇之处在于能通过自我对话,让内心能量发生转变,穿越恐惧和对自己的评判。最终,看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而画面也会传达一些深刻的东西,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整个过程充满了未知。

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

在这条路上,许天宇也曾陷入过沼泽。

因为导演和艺术创作者的经历,她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对艺术效果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因此总觉得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效果,而不容易放下对自我的评判。这种评判的标准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满意,觉得它太烂;对生活的状态也感到不满足,认为一切都不够好。

曾经的她总是在追求外界的图/Pexels标准,想要在这些标准下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剧场创作中,也希望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演员就成了我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到一种深深的隔阂,无法真正与自己和解。

图/Pexels

一段时间里,甚至不知道怎么和他人建立联系,担心自己的能量过于负面,或者只能通过展示自己“很厉害”来让别人信任我,相信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导演。可是,如何与他人建立一种流动、自由、自然、不那么僵化的关系呢?于是,她选择不与人交往。在与他人互动时不再信任他们,甚至带有防备。这种状态对我的创作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尝试成为真实自己的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内心拧巴的时刻。例如:常常觉得他人像是自己的假想敌,认为他们会阻碍她成为自己,内心缺乏稳定。

在课堂中,她也看见了自己的这一点。因为每次课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团体作业需要演讲。第一次做这个作业时,她感到极度紧张和绷紧,觉得团队成员的感受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一个好的作业。生活中的模式再次在课堂上浮现出来,变成无形的压力。

她的第一反应只剩“卷”,快速高效地完成它。但是这让小组里的其他小伙伴也变得紧张。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其实是我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模式:总是把任务完成作为优先目标,而忽视了与他人之间自然的关系。如何信任在一个自然流动的关系中,去接纳和感知他人的情感,这对我来说尤其困难。在那次课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好在每次上课时,老师都会带领我们玩很多小游戏,尤其是在第二阶段的课程中,重点是如何通过暖身活动让每个人放松。那些游戏看起来可能很幼稚、很简单,乍一看似乎跟创作无关,但却能让大家变得松弛、愉快。

这些看似没什么用的游戏,却让自己与自己的连接变得更深了。在这种允许的、接纳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才能真正迸发出来,才会有更多能量流动,不会感觉干涸或枯萎。

通过“愚蠢”的小游戏去调动气氛,这才是创作的关键。放松并不意味着不认真,而是创造一个能量流动的环境。这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给许天宇的最大启示。

课程中长时间的团体活动让人感动惊喜。最初,大家彼此之间是陌生的,甚至是不信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允许让所有人逐渐建立起连接。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诗句、画作以及其他创造性表达,开始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带着这样的状态到线下的工作坊里,所有学员体验了更多多充满张力的时刻,这些时刻反映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老师常常强调:要保持觉察。比如说,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太喜欢团体中的某个人,老师并不会要求你直接告诉他,而是鼓励你去反思:这个人是否在你过去的生活中,与你有过类似的关系?把团体看作是一个容器,允许一切情感和感受的存在。

图/Pexels

随着团队互动的深入,大家探讨的话题也变得更有深度。这种空间能够容纳脆弱,也能容纳小小的冲突,而每一次经历过这些挑战后,所有人似乎都能“活下来”,继续前行。

这些经历不断的提醒她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从最初一直关注着简单心理的公众号,相信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平台。到后来决定学习艺术治疗时,虽然也曾考虑过出国读硕士,但高成本和时间的不确定,让她决定寻找一种更可行的方式。

直到发现「表达性艺术治疗系统培训项目」,它与美国莱斯利大学合作,课程设置和老师都非常专业,而且这个项目是长期的系统培训,毕业后也能得到系统的认证。

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的靠谱,没有过多的犹豫,这是她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对于她来说,专业性和系统性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最看重的。

来到这个团体后,很多体验都是全新的。第一次上课时,Philips老师和Vivian老师带着我们进行地面课问了几个问题:

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好吗?
你有哪些独特的天赋和超能力?
你在最佳状态时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无所畏惧?

听到这些问题时,许天宇的眼泪瞬间涌上了眼眶,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情感。

这些问题似乎像是她自己偷偷许下的愿望。因为平时好像没有一个公开的场合有人来支持你:“你有哪些独特的天赋?”“你最佳状态是什么样的人?”“你现在处于最佳状态吗?”“你有什么想表达的,想说的吗?”

这些问题感觉好像每个人都在独自支撑自己,走入这个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对自己有很多要求,对自己有很多的不满,想要改变自己,做一些可能有帮助于效率、收益或者金钱的事情。这短短几个问题,让她感到“突然间把她的心打开了”。

在后来的课上大家还一起探讨过“你最信任的人”和“最信任你的人”这些问题。这样的话语太美妙了,人们往往缺乏这样的环境去聆听,也常常羞于提及这些话题。老实说,我非常需要这些时刻。这不仅是与自己对话,或者是去看见某个自己未曾触及的部分,更是为了梳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者整理自己内心的混乱。图/Pexels这样的视角和空间是生活中很必要的部分。

图/Pexels

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正是这种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最让人触动时刻。

许天宇说:“有时候所谓的‘希望’或者‘正能量’,在某些语境下可能会让人感到反感或厌烦。以前,我也曾追求变成一个更忧伤或悲观的人,觉得那样更‘酷’。”但后来,在课堂上她接触到了“灌注希望”。她发现,完全无法拒绝那些充满希望和爱的表达,也无法拒绝被看见的声音。

在第二次地面课的告别时刻,Karen老师送了学员们一些小石头,每个人挑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石头的背面有字,有的是“love”(爱),有的是“faith”(信任),而她正好抽中了“gratitude(感激)”。

这个词从那时起就一直陪伴着她。当她感受不太好,或者批判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她开始试着去连接感激的能量,去寻找那些感激的瞬间。这时她能连接到一个更加丰盛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匮乏的感受。“感激”这个词有无数种方式去实践,它给了我很多新的视角。

学完EAT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常常经历这样的时刻:可能感到非常堵塞、难受,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难过。但通过一些艺术方式,比如绘画、舞动,或者听一些愉悦的音乐,甚至闻一些好闻的气味,让自己慢慢打开,感受到能量的舒展,最终恢复到一个更加平静和喜悦的状态。

对未来有意加入的人,她也有一些建议:

首先不要着急,这个过程非常注重体验,需要大家充分投入其中。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来访者,而不是一个治疗者,去感受其中的张力是如何产生的,去体会自我觉察是如何发生的。尤其是绘画,必须亲身体验其中的奇妙,感受到那个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信任自己的感受,并更深入地探索自己。

通过这个过程,或许会变得更加敏锐,能感受到老师的优点在哪里,并学会去模仿、判断和学习。但如果对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都不敏感,感受不到其中的变化,那些知识和技巧可能也不会像传统学习那样通过读书和理解就能掌握。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完全放入这个体验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体验者。





简单心理Uni
学心理咨询,来简单心理Uni。全国超优秀的专业咨询师成长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