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之九

文摘   2025-02-03 18:20   四川  
      继续完成混搭作业,这是第九篇。
      都当作作业在做了,就不用多想什么了,尽可能心无旁骛地写好一点就是了。
      从整篇效果的角度,字写大了小了,位置放得偏了,造成的危害似乎要比字本身没有写好要严重很多,这一页一开始的三个字都有点小,而第二行的迁字又写大了一点,整体看最难受的就是这个右上角了。
      至于字的大小,我的经验是只凭感觉去判断,虽然有规律,比如全包围的字要写小一点才显得大小合适,就像上面第三行的因,但这些规律应用得好不好,那个因到底要小到什么程度才正好合适,最终还是要凭感觉说话。
      所以,与其去记这些规律,不如直接凭感觉靠谱。
      越来越觉得,在涉及艺术、美等等方面的时候,理性的结论是很不靠谱的,多借助感性,少依赖理性,才是艺术的正道。
      还是在把抖着写当作技法在用,也就是平时不抖,觉得需要抖一抖的时候才抖几下,一般而言,方头和圆头起笔要抖一下,比较随意的钝尖起笔可以不抖,行笔的时候一般不抖,转折的时候要抖一下,较长的推撇后段要抖,平滑的雁尾不用抖,先顿后挑的雁尾在顿的时候要抖一下,挑出的时候不抖,抖起来就不出尖了。
      不过我现在还是没有抖习惯,我的意思是常常会忘记抖了,呵呵。
      虽然已经不是一眼看去就十分混杂,但这些来源不同的字还是相处得并不十分融洽。
      最容易分不清彼此的,应该是孔庙三碑,不需要太多的改变,放一起就很难分清楚。
      比较极端的几种字,就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首先就是曹全碑,除开一部分字和孔庙三碑的字比较接近外,和来自其他碑刻的字都差别明显。
      张迁碑、衡方碑和鲜于璜碑的字彼此有点像,但要和其他字融合就比较难了。
      虽然对这样混搭之后的最终融合还是比较有信心,但很明显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个目标在2025年是否能够完成,我也不是特别有把握。
      好吧,这一篇作业又算完成了。

自在的书斋
我是自在,这里有我的书法、绘画以及文章展示,谢谢您分享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