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一下咋样?

文摘   2025-01-13 19:05   四川  
      又到实临时间了,这一篇临的是《史晨碑》。
      还得是孔庙三碑中庸一点,特征不极端,实临的时候还是主要选择它们好了。
      一开始还是努力地写像一点,让笔划干净一点,总的说来还不错,也有几个字没写好,比如谦。
      能够看清楚的都写了,但也算不上通临,毕竟缺了一些字。
      写着写着就在想,原碑上那些风化剥蚀的痕迹,看着挺有味道的,要不要手抖一下,模仿一下这种感觉?说干就干哈。
      从哪一个字开始抖的呢?忘记了,也看不出来,毕竟我没有抖到打摆子那种程度,想的是有点那个意思就行了,最好是手抖字不抖。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好像这么抖着写出来的效果,真就要好一点?
      这么抖着写字,在书法界貌似还是一种风气哈,而且,我一直是比较不赞成这种风气的。
      年轻时,科室里有个同事,因为在书协恢复时帮着邻居几个老头跑上跑下出了不少力,书协恢复后就直接被拉进去了,而且担任了什么职务。
      因为知道我也喜欢书法,就常常跑来指点我,有一次就很认真地传授经验说,写书法手必须抖起来,才能写出沧桑感,说完还特意示范给我看,那毛笔在他手里就抖得像得了伤寒一般,笔划的两侧都是锯齿形状。
      当时我嘴上没说,心里却嗤之以鼻:人家那些老头儿抖,是因为年龄大了,你个年轻人跟着抖什么劲呀?这样写出来的字就像发鸡爪风一样,难看死了。
      现在我也成老头儿了,写字就是容易抖,为了不抖,还需要努力去克制,所以我其实也没有特意去抖,就是刻意放松一点防抖意识,自然而然地就有点抖起来了,这样好像可以不算作弊?
      好像不是心理作用,这么抖着写出来的字,似乎真的要好看一点。
      而且并不是因为模仿了碑刻的剥蚀效果,其实这一点上感觉作用不大,真正的感觉是,这样写字好像要容易写好一点,几个不容易写好的地方,这么一抖好像就解决了,变得轻松了。
      感觉笔锋更容易调顺一点,比如侧锋变中锋要来得快一点,转折的时候笔锋也更容易顺过来一点。
      会不会是某种物理的,甚至是机械的原因?说不好,还没想明白,等想明白了再来说吧。

自在的书斋
我是自在,这里有我的书法、绘画以及文章展示,谢谢您分享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