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笔,再慢一点

文摘   2025-01-10 19:57   四川  
      继续混搭事业,这是第六篇。
      对混搭融合的效果已经不再担心,现在关心的是写得好不好。
      有时候在写比较粗的笔划,比如厚重的雁尾时,笔肚部分有点发岔,怀疑是笔小了一点,加之这笔已经用了近一年,就决定换支笔试试。
      新笔是4.8厘米出锋,1.2厘米口径的,之前是3.8出锋1.1口径的,也没有大太多,太大也不好写。
      仍然是加健羊毫,现在我知道加健羊毫和兼毫的差别了,兼毫笔是外围有一圈羊毫增加蓄墨效果的硬毫笔,加健羊毫则是中间有一点硬毫增加弹性的羊毫笔,而且中间的一点点硬毫是猪鬃。
      不光换了笔,而且放慢了速度,差不多以前的八成速度。
      貌似,好像,有点效果?
      大一点的笔只用到笔尖部分,笔肚变形不大,写起来笔锋腰容易回弹一些,感觉似乎没那么吃力,大笔的缺点是不容易出尖,对于隶书这个影响不太明显。
      字写得慢一点,运笔速度其实没有多大变化,主要是从容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要怎么写更好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好像觉得这一篇写出来是要好那么一点点。
      方头起笔,雁尾的处理,推撇的中后段,等等,最不容易写好的始终还是这么些地方。
      看到有人说,隶书是最容易藏拙的书体,意思是篆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写的时候功夫不到位都很容易看出来,隶书则不然。 
      好像是有道理,要把隶书写到能够看得过去,花的功夫好像的确是要少一点,但真要写得很好,照样是很吃功夫的。
      我倒是有一个感觉,隶书很容易写出美术字的味道来,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写的隶书,字形方方正正非常规范,好像所有的字都能够装进统一尺寸和形状的框子里,看着挺好看的,但基本上可以算做美术字了。
      美术字其实挺好看的,就是味道太单调了,就像一杯白开水加了糖,刚进口甜甜的感觉不错,却没有任何细品的余地。
      所以我写隶书就会尽量避免太过规整统一的感觉。

自在的书斋
我是自在,这里有我的书法、绘画以及文章展示,谢谢您分享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