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碑》出土了

文摘   2024-12-14 19:51   四川  
      呵呵,标题党,没有混搭碑,这是我试着把十个汉碑混搭着临写的。
      之前很担心风格协调问题,混搭之后看来问题不大,至少没有一眼大杂烩的感觉,当然,细品之下肯定是看得出风格上的不一致哈。
      混搭的方式是这样的,每十二个字里有三个字是来自曹全碑,彼此分开,另外九个字分别来自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张景碑、和西峡颂,每个字的上下和左右都是来自别的碑刻里的字。
      原碑笔划很细的加粗了一点,笔划很粗的又略微写细了一点,字形很方的略微压扁了一点,特别扁的则适当写高一点,这两条都是针对单个的字考虑的,不管来自哪个碑刻,于是厚重感都差不多,字形也差不多,有了这两条,违和感就已经不太重了。
      其他也没有做太多的改变,写的时候主要注意的是写得更合自己口味一点。
      我的口味基本上是以曹全碑为基准的:刚柔方面比曹全碑略刚一点,方笔多一点,横画弧度小一点,字形比曹全碑方正一点,太过伸展的笔划适当写收敛一点,尽量比曹全碑生动一点,但凡原型字写得比较活泼俏皮之处都尽量保留原味。
      这样一些方向一致的小幅度改变,就导致了混搭出来的字彼此差别变小了一些,这么多来几次自己临自己,估计就能够真正融合成一体了。
      现在在能不能融合方面我基本不担心了,就这么自己临自己的循环下去,每自临一遍都会有一些趋同改变,几个循环之后估计就差不多了。
      融合之后,每个字都可以算作是我自己的,因为和原型字不一样了,但每个字也可以算是古人的,因为毕竟都来自古代碑刻。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终归还是要写得好看才行,不好看就等于零圈圈。
      说起写得好看,这次自临我就发现自己其实写得很差劲,平时临完之后自己看着觉得还可以的,但自临的时候要把字放大看清楚,于是就看到到处都是瑕疵,起笔不利索,收笔不干净,行笔时边缘有虚边等等,明显是笔法不到位造成的。
      这才是混搭第一篇,按计划一共要写十二篇,然后回头第二遍自临,明年隶书方面的主要工作就这个了。
      当然不能老是闭门造车,要间搭着临一些经典碑刻,保持有精华养分的输入。

自在的书斋
我是自在,这里有我的书法、绘画以及文章展示,谢谢您分享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