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几项研究包括上面的B-aware和B-Unaware、BAG-RECALL等研究,都是观察BIS在监测麻醉浅了之后发生术中知晓的概率。时间来到了2015年,在连续的几项大的研究发生之后,很多的数据显示,不论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三低,也就是术中平均动脉压低于 75 mmHg,ETAC低于 0.8MAC,BIS少于 45 的状态。在控制手术期间已知因素后,在三低状态下患者术后 30 天内和 90 天内的死亡率增加将近 10%。在通过倾向匹配控制患者并发症后,这种联系甚至依然存在。
尽管经过各种眼花缭乱的统计学分析,证明三种状态各自出现时与三种状态同时出现,以及剔除伴发疾病(comodility)的影响后,三低情况下住院日,30天和90天死亡率成倍增加。但我还是认为:三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麻醉过深引起的低血压还是说患者基础状态引起的,也就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也让人注意到了麻醉深度对患者的危害问题,起码是虚弱病人,不能麻的太深,不然的话就会影响患者死亡率。这也直接导致了发表在2019年JAMA的ENGAGES研究和Llancet上的the Balanced Anaesthesia Study Group研究:
TIVA(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麻醉)
不同人对T的理解,有total和Target之分。从一开始TIVA就被认定是术中知晓高危操作。很多医院的标配就是total IVA加BIS,但发生术中知晓的概率还是很高,所以还是强烈建议在全凭静脉时加上0.4MAC的吸入麻醉。
至于TCI,需要在开始诱导后持续判断患者意识水平,知道每一个患者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即LOC,而意识消失浓度(LOC)和意识恢复浓度(ROC)线性相关,并且术中靶控浓度维持在此水平之上,国人的LOC95在3.2ug/ml左右。注意:此时的LOC是指单纯丙泊酚作用,无其他药物干扰。如下图,在合并阿芬时,不同靶控浓度的阿芬对应的丙泊酚浓度并不一致。
静吸复合麻醉
七氟烷复合阿片类药物可以使七氟烷的意识消失MAC值下降15%,也就是说2ng/ml芬太尼可以使原来0.7MAC的七氟烷降低至0.6左右,如果再复合丙泊酚,则可继续降低至0.4,也就是说在静吸复合麻醉时吸入麻醉只要不低于0.4MAC就行。还有就是MAC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80岁患者MAC的值较40岁患者下降25%(1岁开始,每10年下降6-7%),因此老年患者七氟烷麻醉的0.7MAC不是1.1,而是1.1*0.75大约是0.82左右。很多麻醉机监护仪都有根据年龄调整后MAC功能,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
全凭吸入麻醉
在2019年Lancet的那篇文章中,作者使用全凭吸入麻醉观察BIS深度对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在这项多中心多种群大样本研究中可以发现:BIS值维持在50较30时,MAC低30%(0.26MAC);很难将BIS值滴定在一个范围;很多患者(39%)达到BIS目标值50的MAC值低于0.7。
连续几天讲了BIS监测的缺点,估计很多人坐不住了。当然BIS监测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病人醒得快(文献报道病人苏醒时间可以快10min),麻醉做到心里有数(患者个体差异太大,同样药物性别,种群,手术大小),老年病人(伴发疾病较多,老年代谢能力差,麻醉药物易感),全凭静脉麻醉(微泵故障,液体通路故障,个体差异)。这些都是BIS能用到的地方,但不得不说,麻醉医师应该从医疗安全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不仅如此,以上种种说明,BIS值的个体差异以及受影响较多,使用者更多的是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而不是机械的按照BIS进行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