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的概念
教科书中MAC指的是50%患者在切皮时不体动的呼出麻醉药浓度,99%病人划皮不体动就是1.3MAC。而这个M,指的是minimal,是最小的浓度。其实M应当是median,中间值。静脉药物ED50由序贯法测得,MAC值也由此得出。但1个MAC仅指无体动,2MAC指的是无应激,还有插管无刺激MAC,清醒MAC等等概念,均和ED50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MAC值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他因素如联合药物,温度等等均不能影响。80岁患者MAC的值较40岁患者下降25%(20岁开始,每10年下降6-7%),因此老年患者七氟烷麻醉的0.7MAC不是1.1,而是1.1*0.75大约是0.82左右。
吸入麻醉药物的滞后效应(Hysteresis)
麻醉药物的靶器官为大脑皮层,吸入麻醉药物从肺到心再到血再到脑需要一个平衡过程。这一弥散过程主要通过两种之间麻醉药物张力差(分压差,partial pressure)产生。大学时候学的第三气体效应,其实也是分压差在作祟,直到很多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分压是根据同水平面大气压所标定,同样浓度在不同大气压下产生的分压则不同,所以传统上以浓度定量表示吸入麻醉药物并不妥当,只是因为习惯原因才沿用至今。
从下图可以看出,药物由肺吸入后需要四个周期或者15min后(异氟烷3.2min,七氟烷3.5min,地氟烷2.2min,三者稍有差别),脑内吸入麻醉药物浓度才能达到平衡。同样,在麻醉苏醒期间,也需要四个周期或者15min后,大脑内吸入麻醉药物才能清除干净。
七氟烷的镇静与术中知晓
NEJM分别于2008和2011年发表两篇比较吸入麻醉药物与BIS对术中知晓的监测能力的文章,文章指出:BIS监测与呼出气体浓度0.7-1.3MAC监测比较,并不能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BIS,而是使用吸入麻醉。 研究者为什么将吸入麻醉药物浓度设置成0.7MAC的最低报警值以及1.3MAC的最高报警值,
吸入麻醉药物抑制体动主要体现在脊柱水平,BAR是交感神经系统,而意识发生于皮层以及丘脑水平。吸入麻醉药物复合2ng/ml芬太尼时,其无体动immobility MAC值以及MAC BAR值分别下降50-75%,而MACawake却只下降15%,因此吸入麻醉药物在抑制意识的浓度变化并不大。
MACawake指的是患者50%无意识的MAC值,临床中肯定希望所有(99.99……%)患者无意识,这时需要0.7的MAC。但是在NEJM这篇文章中仍然有0.07%病人出现术中知晓,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只有84.7%的病人是真实达到0.7这个数的。因为为了安全,也有学者建议将0.7MAC值再增加到1.5倍也就是1个MAC,基本可以完全避免术中知晓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