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转产投,没那么简单

楼市   2024-10-13 08:44   广东  

城投转型产投,是当前的一股热潮。自从去年下半年中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各地各部门加紧推动落实,积极兑付高息城投债务。


据新华财经报道,2023年至今,城投公司退出“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已超过千家,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位列前三。


而据企查查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9月—2024年6月,更名为“产业投资”的相关国有城投公司超过了200家。2024年1月至今,全国新成立的国有企业中,名字或业务涉及产业投资、产业发展的企业数量有约2000家。


可以说,城投公司是“一边退出,一边转型”。


前不久,山东某地宣布,该市的三家国企将分别设立产业类公司,探索由“城投”向“产投”转型、由经营城市向经营产业转型、由资源开发向新能源产业转型。


城投纷纷转产投,真有那么容易吗?其实不然,如何深入转型产投类平台,做好产业投资,一直是行业转型的难题。


现阶段,多地城投公司正组建产投类企业,并更改了企业名称,这并非完成了转型,也不是城投转型为产投类企业。而且如果缺乏全方位、系统性思考,转型失败在所难免。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有很多,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战略定位模糊


城投转型产业投资类公司,既要注重产业的布局,也要注重投资的布局。


但在现阶段,首先要弄懂的核心问题是定位,即从平台转型角度来看,是偏产业属性,还是偏投资属性,多位行业内人士表示,后者大于前者。


首先,投资属性更强的平台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经常发生变化,投资属性强的平台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和策略快速调整投资组合,抓住市场机会,降低风险。


相比之下,产业布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投入,一旦选定某个产业,调整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区县城投,在这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


其次,投资属性强的平台更注重资本运作和增值。资本运作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重组、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但不能把转型为产投公司当做融资的新跳板,在最新的融资指标影响下,有的城投公司热衷于转产投,就是为了新增融资,这样做就本末倒置了。助力国央企打造可知、可见、可控的资产管理体系,点此了解

再者,投资属性强的平台更善于进行风险管理和分散。通过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即使某个产业或项目出现问题,其他投资组合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收益。而如果过于依赖某个产业,一旦该产业出现问题,可能对公司造成较大的冲击。


最后,投资属性强的平台更容易获得政策和市场的支持。虽然政府对某些产业有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是阶段性、有限的。相比之下,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政策支持更为广泛和持续,投资属性强的平台更容易获得政策和市场的支持。


因此,城投公司在当前的转型中,如果过度看重“产业”,会加大转型的风险。


此外,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投资,也将会决定企业转型后发展的成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


这意味着产业投资一定要有重点,不能盲目模仿,要基于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市场定位,审慎选择。


哪怕可以多元化投资,也应优先选择该地区或者所在省市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再就是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投资布局,如果投资范围过广,大刀阔斧地进入全新的产业领域,特别是受追捧的热门产业,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风险,但在发展过程中会没有主线,缺乏核心竞争力。



资产运营与管理能力不足


过去,城投公司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更多聚焦于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阶段。


转为产投后,城投公司将不再仅仅是项目的建设者,而是转型为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提供商,更加重视提高运营效率、成本效益和用户体验,致力于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在这个背景下,产投公司对于企业自身的产业以及资产的运营管理要求,将会是很高的,这也是当前城投比较欠缺的能力。


另外,城投转产投前,要完成两件与“资产”相关的事情,一是“化解存量债务”,二是“资产梳理”,这两件事不完成,是很难完成转型的。


先看化解存量债务。


这个任务极其繁重。中诚信研究院的《当前“一揽子化债”效果与城投转型》显示,2023年城投企业总负债规模约80万亿元,带息债务规模约55万亿元,“一揽子化债”推进影响下,2023年首次出现城投企业资产、负债增速双双低于社融增速的情况。由于负债增速持续高于资产增速,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仍不断上升,2023年达58%。


城投如果不能靠借新还旧来化解债务,那就只能靠资产盘活。


当前转型的主力军是区县城投,区县城投的资产盘活能力尚且不足,加上资产不实问题较为突出,且转型过程中可整合的资产、资源有限。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资产盘活的问题,将会很难化债,又去着手准备转型做别的业务,会留下历史遗留问题,给转型带来巨大风险。


哪怕先靠其他途径去满足转型标准,比如“刷经营性流水”,但没盘清资产,意味着缺乏资产管理运营能力,会给后续发展埋下大坑。戳这里,了解国企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再看资产梳理。


“335”指标已经明确给出了城投申报产业类主体的标准,里面对资产比例有明确要求。


“335”指标即非经营性资产(城建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不超过30%;非经营性收入(城建类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超过30%;财政补贴占净利润比重不得超过50%,该指标来自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


根据“335”指标,将地方国企分为融资平台、参照平台管理的地方国企及普通地方国企业三类。


其中,普通国有企业通常指产业类主体,而论证企业是否属于产业类主体,则需要先论证企业是否满足“335指标”。


有的城投,随着时间的发展,各项资产逐渐增多,如今都搞不清到底有哪些资产,心里没底。因此,真正想申报产业类主体的城投公司,要抓住这次机会,给资产来一次里里外外的大梳理,对城建类资产的占比情况有准确的把握。

另外,城建类资产占比不超过30%,是不是把这类资产划出去就行?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转型的思维有问题,还是属于机械化思维,这样转型后的发展将很难持续。


正确的做法是划入更多的经营性资产,从而降低非经营性占比,而且划入后要运用市场化思维,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对于传统经营性资产,比如商品住宅、写字楼、厂房、酒店等,如果运营成熟,可以尝试发行公募REITs。还有现在很多地方开展公租房建设,租金的收益一般由用户自行支付,这就不涉及政府补贴或者财政账户,能够将其认定为经营性资产。


对于新型经营性资产,比如数据资产,其盘活空间巨大,打通数据“资产化、资源化、资本化”,实现数据价值化闭环,让其产生经济效益。

过去,城投平台依托的是土地资产实现了经营壮大,那么未来数据资产一定会成为相当于土地资源的资产。所以,抢先布局数据资产业务,是未来平台公司竞争的关键。


过于激进,急于求成


毫无疑问,不是所有城投平台都具备转型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所有平台都推进市场化、产业化转型也不符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分类改革转型”的政策要求。


而对于满足转型要求的城投公司,千万不能过于激进,操之过急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些城投公司,就曾因为操之过急导致转型失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提升成功率,急用“多元化”方式。某些城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涉足与其原有业务关联度较低的行业,如旅游、网络安全、新零售等领域。由于缺乏相关行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这些新业务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反而拖累了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二是没有做好市场调研,拍脑袋决定。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转型不能局限在纸上,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特点,深入调研之后才能有入手点。


有的城投公司在转型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新业务的发展前景。例如,在某些地区,尽管当地政府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接受度不高,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投资回报率低下。


三是缺乏专业人才,低估了转型难度。有的城投想转型,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觉得已经来不及从外部引进,从而在内部挑选,这显然低估了转型难度。


某城投曾试图通过转型升级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由于缺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最终,该城投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被迫退市,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一些正处于转型的城投公司,无论是现有的产业体系还是人才储备与薪酬体系,均无法满足向产投类企业转型的基本条件。


因此,如果内部没有专业人才,在转型前就要从外部引进,同时,构建相匹配的薪酬体系,让专业的人能够放心做事,稳步推进转型的各项工作。


总而言之,城投转型产投并非易事,需要地方政策、人力、产业的支持,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要遵循产业投资领域的内在规律,可以试错调整,好过一错到底最终转型失败。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新媒体平台,每天为地产人提供原创深度干货。商务合作请联系:1868208265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