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救市,这次真的不一样

楼市   2024-10-07 08:27   江西  

深度·访谈思维导图

引言

自从上周924金融监管领导官宣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叠加上930之前北上广深调控放松更进一步,广州甚至完全取消限购,地产行业的积极情绪不断提升
根据贝壳的数据,国庆前2天,广州楼市仅经该平台认筹的套数已超1100套,日均550套,相当于去年国庆假期的2.5倍。其他重点城市带看量激增,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回顾2022年以来地产政策多轮放松,无论是三支箭,还是三大工程,还是517、527,每一轮政策都有投资者喊出:“这次不一样”,并期待政策效果立竿见影。那么2024年9月底的刺激,是否真的“这次不一样”,后续的地产行业会如何演变?

我们邀请了嵩山论市的专家,讲述他眼中地产刺激政策的“这次不一样”,并为您做地产行业与经济趋势的前瞻判断

问答实录

①丨思路变化:旧单一政策低效 vs. 新政策合力

- 过往政策的一大不足就是没有形成合力

人:

   很多投资人提到,这一次的地产刺激政策跟过往不一样。我们知道,过往多次政策,比如二线城市放松限购,比如上海527扩大放松范围,比如三支箭,比如三大工程,并没有止住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的趋势。

  而这一次地产新政,涉及到存量房贷利率调降、调控放松、地产融资支持等三大方向的政策组合拳,与过往的政策思路是否有差别?政策合力的效果是否一定好于过往的周期?

1丨过往单一政策独立推出:效果不佳
过往地产刺激政策,经常是一项一项推出,特别是2021年地产信用风险爆发后,单一政策效果始终不佳。总体上看,融资政策生效,阻点在于地产信用风险迟迟不出情。调控政策生效,阻点在于市场预期疲软,居民不愿意加杠杆。而支出类政策生效,阻点在于财政短收之下资金投放不足。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产融资三支箭政策推出后,仍然有受到支持的大型地产公司比如旭辉、碧桂园发生债券违约,整体地产债违约的势头没有止住,因此银行对地产行业的实际支持也难以到位。具体详见下图。

图:三支箭政策后,地产债违约整体状况并未改善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不断降低的首付比例和更低的按揭利率定价,也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改善销售,引导居民加杠杆,反而居民杠杆率有所下降。实际居民首付比例——定金及预收款/(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却连续升高,与此同时M1增速创新低,均体现了居民的缩表倾向。具体详见下图。

图:房价下行,居民杠杆意愿降低,维持缩表态度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新增量政策组合拳合力:背后隐含强经济建设重心
930前后一周的增量政策,核心变化就在于,整个地产政策的思路发生转变,要一次性投放政策组合拳,也在同一时间点推动政策形成合力
而这个政策组合拳,也体现了执政者更加精细化经济刺激的思路,并且一定程度上对原本偏向保守的”固本培元“政策基调有所修正
而这也是地产政策”这次不一样“的重要一点,当前政策的思路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步步为营”,而是一次性增多政策投放,提升政策执行的风险偏好。具体政策思路转变与政策合力,详见下图。

图:新增量政策思路变化-形成政策合力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②丨方向变化:房价预期管理成为核心

- 房价预期管理,是所有政策生效的关键节点

人: 

  9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让市场认为接下来行业重点在于推动房价企稳。而当前统计局房价数据,新房二手房已经连续30个月下跌。“止跌回稳”的提法,让投资者认为国家执政者对地产市场的定位和认知有了明显变化。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房价预期问题相比于地产投资、销售量,真的更重要吗?


1丨地产投资、销售趋势:从积极刺激到严控增量
2021年以来,地产提振政策,很在意新房市场的销售和投资量,特别是格外关注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同比增速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然而毕竟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接近70%的天花板,新增城镇人口并不能提供太多增量,所以在景气下行周期,量方面的刺激效果比较弱,也难以产生正外部性

图:过往量相关的政策提振效果弱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所以9月政治局会议对地产的表态,鲜明提出“严控增量”,着重于存量项目特别是现房的去化。毕竟,如果继续刺激新房市场的量,那么后续存量的现房库存周期,会比现在更加严重。
在严控增量之后,市场的焦点也会发生改变,并不纠结于商品房总体销售面积,而是在于市场的稳定性、关联的金融风险
图:现房去化周期不断累加,不利于房价修复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方向聚焦于房价:信号传递的积极意义

其实,本身一线城市扩大放松,扩大非限购区域范围或者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对本城的地产销售量提振是有限的,而且会产生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从总量上看未必能提振整个市场的销售量。

但是对于房价,买房者更看重一线放松信号,从而判断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未来房价预期,增加购房意向。而二手房主也会减少降价挂牌的行为,最终有利于房价的稳定

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如果开始改善,会向外传递信号,二线和核心三线城市会受到预期和资金的联动影响,房价出现后续上涨。过往周期,一线城市调控有所放松,都会出现这样的效应。当前市场对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预期,也来源于这种经验。具体详见下图。

图:不同能级城市房价信号传导和波动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预期房价与现实房价:改变螺旋下降趋势

当前房价体现出的地产行业供需压力,核心是宏观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地产行业的体现,特别是房价直接体现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而房价的下跌会引发购房者对房价预期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形成预期到价格的螺旋下降

具体我们使用央行季度储户调查报告的数据做说明,央行储户调查报告中,预期房价上涨的被访储户占比持续下降,与此同步的是,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下降,并形成一定负反馈。详见下图。

图:房价预期与新房、二手房价格趋势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最终,政治局会议的”止跌回稳“的表述,直接影响了当前买房者的房价预期,以上海为例,部分房主报价提高,同时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国庆节期间景气度明显提升,也让我们看到,政策上房价预期管理的短期效果

③丨侧重变化:财政+货币托底,恢复地产周期性

- 财政+货币相互配合,是所有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

人: 

  924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时,潘行长多次提到要为积极财政政策提供宽松货币空间,是否当前对于10月人大常委会可能提出的财政刺激也十分期待,对于增发国债2万亿-10万亿的预测都屡见不鲜。

  您觉得,财政+货币的模式,是否跟2021年以来的地产救市政策,侧重点不一样?为什么您觉得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能实现恢复地产周期性的结果?


1丨财政+货币配合,托底地产市场

924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潘行长反复强调,“为积极财政政策提供宽松货币环境”,后续降息降准已经落地,市场对财政政策宽松充满期待。

特别是针对地产领域,太多政策如果让商业机构资金来支撑,无法实现政策的公益性,也无法对商业机构的收益有明显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赤字率提升、增发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府杠杆率将有效提升,房地产政策的财政支持会得到补充。而财政资金进入市场,最终会形成乘数效应,有利于提升全市场流动性。

10月下旬的人大常委会,将大概率会公布增发国债乃至于赤字率调整等问题,而这个数据的结果,就是短期内包括地产股在内的证券市场的一个关键节点。

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案例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日本90年代后,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整体下降幅度接近50%。而日本房价整体企稳重回温和复苏周期,是2012年之后的事情。而2012年这个关键节点,核心的变量是安倍推动货币宽松、财政宽松和产业经济支持的三支箭政策,特别是推动日本走“财政货币协同”道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房价触底反弹

这里我们使用日本房贷投放余额、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和东京房屋价格三个指标来看,2012年后日本财政货币协同,央行报表中持有政府的债权大增,银行信贷也得到了宽货币的支持,房价在更高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投放下开始修复,居民的市场预期得到了改善。特别是近两年在经济改善的背景下,日本房价上涨趋势也明显。具体详见下图。

图:日本信贷、财政货币协同和房价变化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2014-2018年棚改货币化:货币+财政投放的成功案例

其实,2014-2018年的棚改货币化,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案例。棚改背后的PSL就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类财政效果。2015-2018年每年棚改套数基本均在600万套以上,与之相对,每年PSL新增规模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均超过6300亿元。在PSL资金的助力下,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也在快速提升,2017年比例接近60%。

而从棚改货币化安置背后的财政和货币投放搭配比例来看,棚改资金来源中,财政类资金(一般公共支出+专项债)占比在30.5%,贷款类资金(PSL+商业银行贷款)占比在69.5%

相比于2014-2018年周期的PSL投放,当前地产增量的财政、货币支持尤显不足。也只有实际资金的投放,才有可能提振地产行业的投资,最终传导至整个经济,改善整个经济的预期。具体详见下图。

图:PSL投放和地产、经济正向循环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侧重点变化:财政+货币投放,恢复地产的周期性

与地产风险爆发后的几轮刺激不同,本轮专门提到通过货币宽松支持积极财政,后续如果专项债或者特别国债的用途涉及到收储、三大工程,那么实际流向地产的资金就会明显改善

而地产资金改善之后,并不是希望地产行业重回巅峰,也不是很多投资人认为的”政策基调回到鼓励炒房“,我们核心的目标,就是将地产行业恢复到一个健康的周期,而不是钝化的纯下行长期筑底过程

从过往的周期看,我们发现调控放松-收紧是存在周期循环的。而周期循环的内在机理,就是房价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化。当房价增速接近或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时候,就会触发调控收紧,比如2016年的930。

而当房价增速下行,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出现差距的时候,就有放松调控的推出。比如2014年930地产调控全面放松,比如2011年底开始公积金贷款放松,比如2022年开始二线城市调控放松。

而2021年之后,地产价格开始下行,几乎没有向上的周期变化,政策的过度收紧也变成了常态。而当前政策重新回到支持地产行业”止跌回稳“,回稳的内在含义,也是恢复地产行业的周期波动,同时回归行业调控的正常应对逻辑

图:地产调控政策周期的内在机理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④丨跟踪体系:驱动力(资金+预期)和信号

- 对于930增量政策的效果,不能急于一时,要建立中长期跟踪体系

人: 

  很多人认为,地产行业自从10月开始,就会进入触底反弹的阶段。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地产实际的政策并没有明显超过预期,后续地产行业仍然会在艰难筑底。

  专家,从您的角度看,应当如何观察后续增量政策的效果?究竟我们是否应该期待政策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1丨希望政策立刻生效且效果持续,是不现实的

2021年下半年过往几轮政策,并没有一个是持续生效的,而产生短期效果的时间段有三段,2022年6月、2023年一季度和2024年6月,地产的高频销售数据明显改善,但是后继乏力。

而既然认定2024年9月增量政策可能会不一样,那么最终效果上,我们并不应当苛求地产政策立刻生效,也不用过度在意短期的销售量变化,更应该形成一套中长期的跟踪框架

图:地产高频销售数据(短期效果三段)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后续跟踪体系:驱动力+信号

既然我们不纠结短期政策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建立一套中长期的跟踪体系。根据经典的策略”驱动力+信号“机制,我们判断当前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为两个,第一是资金,第二个是预期

资金范围主要是地产融资的改善,以及实际财政+货币的投放。在这样的驱动力之下,地产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可以得到改善,整个地产板块的资产估值也会得到提升。具体该驱动力项下,核心信号有三个:地产债不新增违约主体央行支持政府债发行、三大工程(特别保障房收储和城中村)的落地金额改善

预期的话,主要是各个市场主体的预期变化,核心信号有三个:买房者预估房价上涨并愿意增加购房支出(可参考央行储户调查报告)、银行地产相关贷款规模上升、房企恢复常态化拿地与推货

所以这次9月地产增量政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政策的思路、方向、侧重点均与过往不一样,且背后隐含了执政者不一样的重视程度和政策风险偏好。但是结果上看是否不一样,就需要沿着这个驱动力+信号体系,一步步跟踪。嵩山论市今后也会按照这个体系,定期更新我们的观察。具体详见下图。

图:9月地产增量政策中长期观察体系(驱动力+信号)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明源地产研究院
明源地产研究院新媒体平台,每天为地产人提供原创深度干货。商务合作请联系:1868208265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