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关于“澳门”的一次发言
文摘
时事
2024-12-22 19:14
北京
于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最近,本号连续刊登的于今老师发言文章。这些文章是他十八年来作为大项目负责人、大课题主持人应邀在全国各地调研考察、参加座谈会、论坛,累积1200次以上部分发言稿、演讲稿(包括国内外部分可公开或删减后的内部发言),但不包括讲座、商业演讲,也不包括近两年的。这些发言的时间从5分钟到40分钟,稿中大部分有前瞻性思想观点、有为党和国家地方发展、公共外交的建言献策,也有车轱辘话,有的已落实,有的正在落实,有的还在探索......希望启示后来攀登者。
本文是于今院长2017年应邀在澳门座谈会发言,经作者同意,篇幅所限,略有删减,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邮箱:kxfzg2008@vip.163.com。个人学术及商业活动联系:13701330983朱老师)
澳门城市更新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更新不仅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澳门与欧洲的连系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欧洲的宗教、文化、技术以至产品,经由南亚传入澳门,再传播到东亚地区。悠久的历史渊源,塑造了澳门独特的面貌。 19世纪以前,澳门一直在中国与欧洲各国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以来,这座独特融合中西四百年历史文化的城市,因为赌权开放后十多年的经济极速腾飞,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之都、国际赌城。澳门已成为博彩收入七倍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博圣地。澳门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博彩业,这使得澳门的人均财富在2002年就超过了瑞士,跃居世界第二。澳门的旅游线路大多集中在赌场区域,而传统的中区、下环区和北区则被忽视。这些区域拥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见证了澳门的发展变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更新,这些区域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城市更新发展的同时,澳门融会中外古今的旧人文建筑的保育活化还是做的不错的,也正是这些大量有着历史沉淀的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旧区中尤其是以北区为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族群碰撞与融合,有着独特的历史记忆,然而五十年过去了,拥挤着大量人潮的北区等旧区已经开始“疲态早现”,老旧的建筑、混乱的供电供水系统、脏乱的卫生状况早已经不符合居民生活的需要,高龄长者没有电梯协助,由于该区位置毗邻珠海,租金相对低廉,成为不少内地租住地区,当中涉及群租的情况,加剧了整栋设施的耗损,过去曾出现因用电量负荷过大发生火警;瘾君子娼妓不时在该区流连,带来治安方面的隐患。一踏入北区就让人感觉回到30年前的内地,10年前的北京城中村。澳门北区蜗居的房子,与富丽堂皇宫殿般的赌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澳门城市更新问题超过了10年,从民间到政府都不断提出“城市更新”的概念,希望能够给居住在澳门各大旧区的民众一个新的居住环境,在打造国际宜居休闲旅游城市之际,能够让原住民感受到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宜居”体验,但是,目前大多数土地仍处于诉讼阶段。澳门旧区非常不适合现在人们居住的需求,城市更新势在必行,这是澳门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需要。澳门特区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澳门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议澳门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城市更新。 首先要提升自身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推进不同文明交融互鉴。其次,加快城市更新立法。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例如,可以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城市更新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设立土地储备。通过设立土地储备,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征收、购买等方式获取土地,并将其用于城市更新项目。 发挥特区政府的统筹指导作用,加快推动“以财税激励”的政策。第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除了博彩业,澳门还需要发展其他产业,如会展经济、绿色金融、文化创意、中医药等。通过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可以提高澳门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旧区的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对旧区的卫生管理和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第六,保护和活化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活化历史建筑,保留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可以通过引入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开设博物馆等方式,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 第七,加强社区服务。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增加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任何一座城市,在城市扩张与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更新就成了推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于今简介
《国家智库》《中国智库》总编辑。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城市更新系统观创始者。上海大学等高校特聘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四、五届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商会党建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退役军人事务部“在普通高校开办退役军人事务学院"课题组组长主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等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出版选题;多次获国家部级奖项、国家出版物奖、图书奖、政府提名奖;连续多年获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的部委建言献策特别奖;公开发表200余篇文章论文及出版专著、主编著作、研究型报告三百余部。在政治理论、智库建设、智库产业、城市更新、国家哲学等领域生产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其中《五个统筹丛书》《科学发展观丛书》被中央组织部列为全国领导干部学习读本,再版十余次,印数近千万册。《五个统筹丛书》《科学发展观读本》《城市更新》《成思危经济文集》等作为两会委员代表读物。多次应邀到欧美访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过去的二十年,受聘为多省市区县政府顾问。2007年入选中国发展百人奖,2015年入选“2014年中国智库建设十大代表人物”,201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智库建设40人,2019年获波兰总理颁发“波中友好特殊贡献奖”。主笔和主持诸多前瞻性的政策改革建议报告向国家和政府建言献策外,参与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部委组织的重大项目规划报告审核制定,产生一定影响并受到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撰写的政策分析报告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受邀参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小组办专项课题评审。于今与其研究团队持续开展科研智库并举,深度参与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积极为疫情防控展开智库研判和建言献策,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上百份研究报告。近年来,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先后推动了“中蒙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波兰华沙倡议成立“波中一带一路联席会”、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倡议发起“罗中一带一路联席会”等国际智库合作平台,以及倡议发起“中国+维谢格拉德集团智库联盟”、“中国+黑海经合组织智库联盟”等国际区域合作组织智库对话平台。学术社会职务包括: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联盟理事;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联盟理事;波兰中国“一带一路”促进联席会中方理事长。曾是中央组织部全国公选领导干部首批面试考官、民政部部级课题评审专家、监察部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调研组专家、国务院应急办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专家成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及中国侨联特聘专委会副秘书长、欧美同学会智库专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顾问以及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等十多家学术社会团体理事以及多个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