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炒锅渣

文摘   文化   2025-02-04 00:00   山东  

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豆腐渣,这名大家不陌生,报纸、电视上经常提到,并且还都和负面新闻有关,比如说正盖着的一座楼猛登塌了,刚修了不到一个月的硬化路面成了疤瘌头,这些工程往往都叫豆腐渣。人们对豆腐渣工程恨恨不已,因为每项豆腐渣工程后面,都隐蔽着大老虎或小仓鼠,既祸国又害民。

许多00后虽然也跟着叫豆腐渣,但到底什么是豆腐渣,他们脑子里估计没这个影,问他什么意思,他肯定会说:也就是怪烂吧!说不出个道道道来。

把豆腐渣和工程扯上堆,是朱镕基的发明,1998年那年,长江流域发了大洪水,灾害程度不亚于今年。朱总理站在九江大堤上,大骂“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这个词才一下子闻名全国。朱镕基是苦出身,年轻时没少吃豆腐渣,这才能把它和不达标、不合格的工程联系起来。

豆腐渣其实是做豆腐时出来的副产品。

豆子在石磨上磨浆后,要盛在摁包袱里滤浆,大部分精细蛋白会被滤出,这是豆浆里的精华部分,析出的越多,豆腐出的越多。为增加豆腐产量,做豆腐的主把包袱放在按床子上,都是没老命的挤摁,最后剩下的,都是些粗纤维、粗蛋白、脂肪,还有些矿物质。

摁好的豆腐渣,失去了粘性,粗粗的颗粒散黄着,捏不成囫囵个,农村的人都叫“散成渣”、“婆罗不上个”。你要是搞工程,水泥、钢筋舍不得用,也“婆罗不上个”,还不真成了豆腐渣呀!

豆腐渣是豆腐的下角料,相当面料中的下面,营养自然不能和豆腐比,日子过得好的时候,豆腐渣没吃的,都用来喂猪。在香港,豆腐渣都拿来沤粪上花;在日本直接焚烧拉倒利索。但天下的穷汉永远比富人多,特别是在中国,这里头不少还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的,一年到头吃不上两片豆腐,只能弄点便宜的豆腐渣杀气。

有买的,就有卖的,于是换豆腐的车子上,除了一包豆腐筐,总是弄筲渣捎着,卖给那些吃不起豆腐的主拉馋。

豆腐换回来,可以直接朝嘴里续,豆腐渣就不行,生豆腐渣满是豆腥子气,你下不了嘴,硬吃也不行,因为豆腐渣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吃上人不受,会胀肚子,必须得炒熟了吃。

炒了的豆腐渣吃起来口感简直没法提,放在嘴里拉和心眼子,就不朝下走,得喝口水冲下去。为了改善口感,人们想尽了办法,锼点萝卜丝、剁点红辣椒、使劲放点油,糊弄自己咽下去。穷人爱豆腐渣,关键是这东西能糊弄肚子,买一毛钱的,炒一大锅,一个煎饼卷上一大包,俩煎饼就撑仰个了。

但即使是炒熟了吃,也不能使劲吃,吃多了还是胀饱,因为这东西实在是不好消化,也就是穷得没法吃点。日子仅乎好过点,就没人买这个吃了,因此,现在换豆腐的,没见有谁还再捎着渣卖的。

豆腐渣成了扔货,也就又派生出另一个概念来。都说如今社会是“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这里的渣和“豆腐渣工程”里的渣不一价目含义,不再表示质量不达标了,而是扔货、没人要的意思了。那要搁三十年前,你别说四十,女人过了五十,再找个准也处处的,关键是稀罕呀!

在富营养时代,好东西吃够了,有些人又怀念起老口味来,光想鼓捣点豆腐尝尝鲜了,说良心话,这东西碰不遇的吃怎么回还真难为不着,说不上一换口味感觉还着好。再说了,豆腐渣还有个功用,你要是肠子不好,好拉个血什么的,吃上还有治疗作用。

豆腐渣散热慢,和麸子似的,中医先生治疗皮肤恶疮、无名肿毒什么的,把豆腐渣炒热,用布包上,乎上头,说是怪管用。豆腐渣是庄户菜,初六过完了年,家家户户都馇锅渣,赶紧把饭食换过来,光吃馍馍吃肉,吃细了肠子,怎么下地干活来?






豆腐渣卷

豆腐渣饼





卢蒙故事
展现原生态沂蒙文化,讲述沂蒙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