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清朝有俩公一母三棵政坛常青树,这就是康熙、乾隆和慈禧,掌权的时间分别为61年、60年和48年。康熙在位的时候,大清处于上升期,乾隆是承平期,到了慈禧就走下坡路了,外有列强轮番欺负,内有太平天国、捻幅军、义和团不断颠覆,也得说“老佛爷”政治手腕高超,危局之下,尚支撑几十年不倒,她一死,大清便土崩瓦解了。
满清进了北京享福日久,曾经能征惯战的八旗军掉了链子,颇能依仗的绿营兵也烂透了气,这些吃国家粮饷的正规部队在起义军面前,就和老鼠见了猫似的,拿不上个了。这可是件要命的事,眼瞅着要吹灯拔蜡,不知哪位高人献了一计,允许官员和各地乡绅自办团练“抗匪”。
乡绅是什么人?一般来说得是有秀才以上的科举功名的人,或是退休回乡的各级官员,都属于体制之内,认同封建统治秩序和价值理念的。土财主钱海海的,但算不上绅,花钱买上功名才算是。
古今中外,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兵权外授,是犯大忌的事,慈禧敢这么办,主要有两层考虑:一是乡绅和自己站在一条利益链上。起义军损害乡绅利益,乡绅们有自卫身家、安靖地方的需要。二是乡绅多是地方实力派,有经济力量和宗族势力支撑,朝廷不用出经费,靠官职和功名这些虚的东西就能予以激励和节制,特别是后者,对自诩“圣人门徒”的读书人的羁麼超乎预期。曾国藩、李鸿章皆算人中龙凤,办团练坐大到势能问鼎,也不敢有不臣之心。
和曾李同一时期,在咱沂南孙祖地面上,有胡承武、胡承烈兄弟二人,办团练办得同样风生水起。早在清初,他们的四世祖胡中江,就独镇一方,在高崮山建山寨抵御匪寇,胡家从此一直为沂水县衙门倚重,成了沂水西南乡的名门大族。二承的老爷爷十世的胡调元是个“乡饮耆宾”,爷爷胡清光是个增生,父亲胡慎以太学生的身份拣选六品的“圣庙赍奏厅官”,胡家算是标准的乡绅家庭。
胡慎教育胡承武、胡承烈二子走读书传家之路,在功名仕途上用力。哥哥胡承武,字子绳,号兰坪,“出就外傅,所师皆邻郡耆宿,未及冠已驰声黉序。” 他“性警敏,貌清癯,多风趣。” 写诗为文,以能通性情为主,不尚词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好出佳句,“妙绪纷披,不可思议。”做起事情,能“随在得宜”。这么看,胡承武不是个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位机警有趣的人。
胡承武在县学读书,有了廪生资格的时候,他兄弟胡承烈才14岁,正准备县试,可父亲胡慎感染瘟疫,42岁就去世了,胡承武早早就承担起家业。家有不幸,国亦有难,咸丰年间,捻军杀到山东,地方大乱,胡承武不能在学校里安稳读书了,回到孙祖老家,在兄弟胡承烈的帮衬下,倡议办起民练乡团——汶右团,修筑石堡围墙,捍卫一方。胡承武任民总,政府允许他在防区内抽丁派款、设卡抽厘、征收杂税。这个时候的胡承武才二十多岁,胡承烈才十七八岁,能号令一方,足见其才具。
平乱之后,清廷对办团练有功的乡绅“立加奖叙”,授予胡承武七品的太常寺博士,胡氏兄弟成了有头有脸、有职有权的地方实力派人物。
光绪初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大旱,地里没有出产,灾民要饭要到陕西。为救济孙祖一带的乡民,胡承武、胡承烈响应沂水县衙门号召,捐出粮食,开起义仓。义仓是官督民办,为备荒赈荒而设。办义仓也不是单纯办慈善,得搞经营,有进有出,以图长远。春天,将粮食和种子以借贷的形式发放给灾民,秋天收成了再加一成利息收回来。灾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设起粥场,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一线生机。
办理这些“俗务”,是件麻殃头皮的事,但胡家兄弟却理料的头头是道,显示出“理烦冶剧”之才,特别是胡承武办事老道,待人接物锋芒不露。他当时不但经理着官面上的事,还打理着胡家这个大家族的族务。孙祖胡家是名门望族,胡氏子孙遍布黄沿河岸,家族大了,事事就多,众口难调,然胡承武“絜其大纲,若握枢机而使之转,其声色未尝动也。”有抓大事、善驾驭的本领。
有人讥讽胡承武功名在身,天天混迹于市井之间,有辱斯文。他则说:我辈读书当求实用,里党儒者,高置身于风尘之表,人不远我而我先远人,则事事无成,必须油油与偕,不少歧视,人才能近我、实我。这么看,他懂得接近群众、团结群众,一个旧知识分子,这样做很不容易。
操心俗务,也不能忘记学业。光绪八年,胡承武中壬午科贡生,候选教谕,功名又进了一步。胡承烈没再考取更大的功名,只花钱捐了个中书科中书的七品虚职。
替朝廷办事,朝廷自然亏待不了他们。上面有规定:办义仓捐二十石以上的,要奖给匾额;三百石以上的,给以八品顶戴。沂水县令王润章特别保举胡承武、胡承烈五品的顶戴,可见兄弟俩拿出的粮食远远超过了三百石。
匾额自然少不了,胡承武门上挂的是“闾里矜式”,那意思就是值得地方百姓效法的模范;胡承烈挂的是“明经修行”,赞扬他读圣贤书、行规矩事。门上挂匾,这在当时是很有面子的事。
这是排场
团练
街头砖石瓦砾,凝聚胡氏风流
想收藏本套图书的朋友,请加卢蒙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