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
随着儒家礼仪制度
逐渐通行
服饰的材质、图案和色彩
不仅与人生仪礼
岁时节日紧密相连
还成为身份等级象征
和时尚标杆
传统山东织绣——鲁绣
具有花纹苍劲
拙朴浑厚的地方特色
在众多工艺中
历史最为悠久的
当属“衣线绣”
它的精美雅致
为传统服饰增添了
一道靓丽的风景
“衣线绣”起源于山东,是以天然蚕丝加捻成“衣线”进行刺绣,故称为“衣线绣”。目前已发现最早的“衣线绣”出土于1975年山东邹县发掘的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李裕庵墓。
1975年3月,在邹县(今邹城)火车站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一座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的墓葬。墓内石椁盖上见有刻字:“有元裕庵李先生府君之墓”。
图丨椁盖刻字
李墓出土的随葬物,主要有以丝、棉、麻织品制作的男女衣衾和鞋帽等文物共五十五件。其他器物极少。由于此墓结构坚实,封闭严密,椁内贮满了特殊液体,棺内又放了防腐中药材和松香,所以随葬衣物保存完好。由于长年浸在液体之内,纺织品和刺绣色彩已全部褪落。
图丨出土刺绣的花纹
图丨元 鲁绣菱纹暗花绸地山水人物女裙带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图丨元 鲁绣土黄色绫地绣花女鞋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图丨元 鲁绣杂宝云纹绫交领女夹袍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李墓出土的刺绣裙带、袖边、鞋面等六百多年前的元代刺绣具有比较典型的鲁绣特点,采用了山东传统的双合股不破劈的蚕丝“衣线”绣,是极有价值的研究鲁绣的实物资料。
历史上“衣线绣”曾作为皇家的御用品和贡品,为上流社会享用。作为“天下第一人家”的衍圣公府,士人贵族阶层的代表,代代传承下来的孔府旧藏明代服饰,是研究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服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在制定安邦治国方略时,始终将服饰制度的确立作为巩固江山社稷的重要举措,“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中展出了一件唯美的衣线绣传统服饰作品——明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尽显明代鲁绣精致华贵之美。
图丨明 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此件女长衫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右侧腋下缀一对白色暗花纱绣蝴蝶纹垂带。前胸、后背处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这件长衫为衍圣公夫人所有,是多用于时令节日、寿诞、筵宴、婚礼等吉庆场合的吉服。在明代,吉服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被屡屡提及。这件长衫的颜色,古代称之为“香色”,在香色的映衬下,鲁绣典雅大气的“衣线绣”技法使整件长衫大放异彩,给人以华贵雅致的视觉感受。
图丨明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展出
这件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同样见证了孔氏家族的沧桑变迁。这件裙子以白色暗花纱为底,轻盈而透气,暗花织纹细腻入微,透露出一种清雅之美。引人注目的是裙摆上刺绣的花鸟纹样,针脚细密,线条流畅,仿佛将一幅生动的花鸟图卷巧妙地绣于裙上。此裙采用了齐针、斜针、滚针、打籽等十余种针法,代表了鲁绣“平、齐、细、活、亮、净、匀”的工艺水准。
鲁绣工艺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
由最初的衣线绣
发展出了发丝绣
手推绣、花边绣及绒绣等“新面孔”
这些“新面孔”
让这门传统技艺迸发出新的活力
它们独特的针法
和丰富的色彩搭配
为服饰的发展
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可能
走进“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
欣赏这齐鲁衣冠
独有的“衣线”之美!
【展览信息】
锦绣齐鲁——鲁绣鲁锦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4.9.30-2025.2.15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一楼3号展厅
参考文献:
[1]孙若晨:《针线出绝妙——孔府旧藏明代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文物天地》2024年07期;
[2]宋爱华:《鲁绣的工艺、艺术特征及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发展》,《文物天地》2024年08期;
摄影:阮浩 周坤
编辑:韩瑞
审校:张琳
审发:李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