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说丨据说商人的“天气预报”是这样滴

旅行   2024-10-24 08:02   山东  


又到了乱穿衣的季节

这秋季的天忽冷忽热

如果没有天气预报

还真不知道如何增减衣服

你知道么,3000多年前的古人

也有自己的“天气预报”

没有现代的气象科技

它们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呢?






今天正好,突然刮了一阵,吹来一片,惊滚滚,大落下,真是糟糕的天气啊!


看完这段“画面感满满”的句子,想必你已经猜出来这些“字符”的含义了。没错,这就是甲骨文的魅力。


甲骨文,主要流行于殷商时期,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商代王室的占卜内容。商王几乎每事必卜,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生活小事,当然也少不了对天气的占卜。


甲骨文是象形文字的一种。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智慧的双手,生动地刻画出了自然界中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这些生动形象的甲骨文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更展现了他们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风、云、雨、雪、虹、霞、龙卷、雷暴等天气现象的文字记载。商代的安阳地区气候相当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有“大雨”“雨弘”“多雨”“延雨”“修雨”“疾雨”“烈雨”等不同程度的雨,因此占卜降雨的甲骨数量较多。



图丨“允雨”卜骨 山东博物馆 “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展出


在“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中,展出了这样一片甲骨:仔细瞧这片卜骨,可见其上有一个甲骨文“”,这雨滴纷纷下降的形态,分明是“雨”字嘛!没错,这件甲骨,正是3000年前的“天气预报”。



它的释文是这样的:贞[今日其雨],王曰:疑,茲乞雨。之日允雨。三月


卜辞的意思是,贞问今天是否下雨。王根据卜兆说,有疑问,但最终会下雨。这日果然下雨了。没想到,这商代的天气预报还有点准。






古人对天气异常重视,原因在于寻常百姓的生活与当年的农业收成密切相关,因此他们迫切的想了解天气的动向。占卜在现代人眼里是“玄学”,但在商人眼中,天气与“天”相关,占卜问天自然是有必要的手段。



图丨“虹不隹年”卜骨 山东博物馆 “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展出


虹不隹年卜骨中出现了极其罕见的“虹”字,其上边的两道弧当是龙身,下端当是龙头,作二龙吸水状,古人认为,龙出吸水即天晴。这件卜骨的卜辞大意为:庚寅日,贞人“”贞问彩虹这种天象不会影响到年成吧。由此可见商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气象的漫长求索。


另外,商代自然灾害种类很多,旱灾、水灾、风灾、雹灾、雷灾、蝗灾、鸟灾、震灾等已经为先民所感知。因此甲骨文中也有对自然灾害预测的内容



图丨“甲午晕”卜骨 山东博物馆 “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展出


“甲午晕”卜骨的卜辞中记录了癸巳日贞问今日有没有灾祸,结果是第二天甲午日出现了日晕。面对自然灾害,商王会祭祀禳灾,祈求神灵庇佑,解救苍生。其行为虽然充满了迷信色彩,但是实际上起到了安抚民众情绪的作用,增强了民众抵御灾害的信心,也稳定了动荡的时局。


小小甲骨承担了

3000多年前“天气预报”的重任

也让我们窥见了

殷商时期的气象变化

以及先民对自然的探索

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走进“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

通过甲骨文

感受先民探索自然的

智慧与恒心


【展览信息】

此刻华夏——殷商甲骨文展

展览时间:2024年7月25日起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三楼15号展厅


参考文献:

[1]刘继刚:《甲骨文所见殷商时期的灾害救助体系》,《中国农史》2021年第6期.




编辑:张琳

审校:陈娟

终审:李娉



温馨提示:
参观前请通过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预约,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转载需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1954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拥有藏品40万余件、展厅23个,其中陶器、青铜器、甲骨、汉画像石、明代服饰、革命文物收藏尤为丰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