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丨山东元、明、清古运河浅议

旅行   2024-10-10 08:03   山东  


摘要:山东境内元、明、清时期的古运河是唯一全程由人工开凿的一段,是京杭大运河中海拔最高、船闸密度最大、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河段,是确保南北水运贯通的关键河段。历代运河舆图以及沿线的众多水道、堰坝、船闸等水工遗存,是承载历史、镌刻记忆的运河遗产瑰宝,再现了运河山东段的重要价值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山东运河;运河遗迹;考古资料




山东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枢区段,由北至南依次经过德州、聊城、泰安、济宁和枣庄五市,纵贯山东643千米,占其总长的三分之一,地势起伏,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元、明、清三代都把这段河道作为漕运重点。历年来针对与其相关的诸多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不仅发现了河道、沿岸河工设施、码头、闸座等重要遗迹,同时也出土了以沉船为代表的丰富遗物。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与典志、碑刻、画作等文献相结合,为研究元、明、清时期山东段古运河的兴废变迁、修治管理以及沿线附属设施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01
河道


River Course



山东境内的京杭大运河由卫运河南段、会通河和泇运河一段构成。卫运河集中在临清以北德州段,会通河从临清至济宁段,以南为泇河段。目前,运河河道在山东段的保存状况各异:正在通航、有水未通航、成为城市景观河道、干涸、被填埋等,但根据史料和考古调查能够将各段河道连成一体。



元代运道的开凿




元代以前,山东地区的古运河有菏水、桓公沟、汴水等,多为局部运河,真正纵贯山东的运河始于元代。元朝统一南北,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亟须转运江南财赋。在隋唐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上,元初先后凿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段,将大运河截弯取直,贯穿南北,使航道缩短近千千米。


关于济州河的开凿,1989年出土于济宁市南郊张营村的《故朝列大夫大司农丞致仕张公墓志》(图一)记载,时任济阳主簿和济州通判的张楷曾至都提出“疏凿泗、汶二水会于济,达于淮,北导汶水通于利津”之策。朝廷采纳其策,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十二月,“差奥鲁赤、刘都水及精算者一人,给宣差印,往济州,定开河夫役。”[1]至元二十年(1283),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



图一丨《故朝列大夫大司农丞致仕张公墓志》拓片 山东博物馆藏


为解决东阿至临清之间的运输困难,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元朝开挖会通河。1998年济宁市梁山县文物管理所进行境域文物调查时,在梁山县梁山镇北郊,发现了立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的《大元新开会通河记》碑。该碑由元翰林院直学士承直郎杨文郁撰文,少中大夫礼部尚书张孔孙书丹,奉政大夫兵部郎中李处巽撰额,详细记载了济州河、会通河的开凿始末以及会通河管理机构、闸坝的营建等重要历史信息。


《元史·河渠志一》载,会通河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已亥开工,六月辛亥成。按《大元新开会通河记》碑文所记,此碑立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冬十一月,并详细叙述了当时开挖会通河的全过程。《大元新开会通河记》碑立起的时间为竣工后,属于功德碑的类别。该碑是目前发现的有关元代会通河开凿的最早实证。


《大元新开会通河记》碑文详细记载了会通河的起止点,“起须城安山之西南,由寿张西北行,过东昌,又西北至临清,达御河。”石碑立于梁山镇前码头村的运河岸边,在安民山(俗称小安山,今属梁山县小安山镇)西南2.6千米处,距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约20千米。此位置很有可能就是会通河的起点。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至通州。至元三十年(1293)秋,通州至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竣工,漕船可直抵北京城内,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明代运道的变迁




明代山东运道发生过4次迁移,分别是袁口改线以及开凿南阳新河、李家口河和泇河。元代虽开通了会通河,但水源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黄河在较长时间内多支并存,运道时通时塞。于是,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重新疏浚会通河,同时因汶上县袁口以北运道被淤,又进行了袁口改线。改线后的新河道自袁口起,北上沿今梁山县与汶上县、东平县交界线,抵达东平大安山[2]。新河道从元时故道东移25千米,由经行安山以南改为安山以北,有利于减少黄河对运河的冲决,更方便获得水源。2014年,考古人员对瓦日铁路跨越京杭大运河段进行了考古勘探,在梁山县小安山镇李官屯村东和东平县常仲口村的交界地带,发现了地下古运河河道河槽、河堤,印证了此段河道的存在。


明中期以后,黄河对运道的干扰主要集中于济宁至徐州间,其中南阳镇至沛县运道因地势低洼,最受黄河影响。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至明穆宗隆庆元年(1565~1567),工部尚书朱衡在今属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主持开凿了一段运河,北从南阳,南至留城,全长70.5千米,被称为”漕运新渠”。新运道从昭阳湖西移至湖东,地势上舍低就高,成功遏制了黄河决口对运河的侵扰,“黄水不东侵,漕道通而沛流断矣。”[3]为纪念此事,由明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撰文,书法家周天球书写,名石匠吴鼎刻石,乃成《漕运新渠记》碑。内容记述工部尚书朱衡开挖由南阳经夏村至留城141千米的新渠(新运河)、疏浚留城至境山53千米的旧渠(泗河)的通漕运、治黄水的经过。



清代运道的局部变动




清代康、雍、乾三朝,山东运河以维修疏浚为主,河道总体上相对稳定。山东博物馆藏有一卷纸本彩绘《山东运河全图》(图二),纵31、横265厘米,未注绘制作者与绘制年代。该图卷坐标以运河东岸为上方,从右向左展开,对应的方位为自南向北。卷首起自山东峰县(今枣市峰城区)和江南邳州(今江苏邳州)交界处的黄林庄,卷尾止于山东德州和直隶景州交界处的半截碑。全图绘制精细,以传统的形象画法描绘了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的走势,详细标绘出了运河沿岸的闸坝、涵洞、桥梁、堤岸及沿途城池、村镇、祠庙、山脉、河湖、泉流等所在的位置,运河及其他河流、湖泊皆涂淡青色,堤防用土黄色表现,船闸、减水闸、滚水坝、涵洞、斗门、桥梁着青蓝色表示,城池用淡青色勾画立面形象。图中德州处标绘“行宫”,画出新河、旧河及老旧河三条河道。据民国《德县志》载:“雍正十二年因运河河水东啮,逼城台近,乃自皇殿南筑坝,遏塞旧道,不令东折。绕小西关挑引河二百六十五丈,引水从小西关东北流,至小锅市南接合旧流,自皇殿至小锅市遂为废河。”可知德州城外运河废旧河、开新河,事在雍正末年。书中续载:“乾隆二十一年建恩泉行宫,乾隆帝东巡行宫,乾隆帝东巡祭告阙里,经过今县。”可知行宫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又乾隆二十五年(1760)裁德州左卫左所、右所千总,至是千总尽裁。而图上仍标有“德州卫南汛千总”“德州卫北汛千总”,据此推知该图的绘制不会迟过乾隆二十五年(1760),则此图反映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间(1756~1759)运河山东段错综复杂的水道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物价值。



图二丨山东运河全图 山东博物馆藏


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结束了黄淮运在清口交汇的格局,运河阻滞。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仅对运河进行了一些局部治理,其间山东运河有三次小规模的河道东移。但是由于工程规模、经费等限制,最后效果都不佳。




02
码头


Wharf



码头是大运河上重要的水工设施,是人船货物的集散中心。历史上,由于大运河山东段沿岸闸坝繁多,故供漕船贾舶停靠的码头十分密集。近年考古工作者围绕山东段运河码头开展相关工作,德州码头、武城甲马营码头、临清河隈张庄码头、阳谷七级码头、张秋镇码头、南旺镇码头、台儿庄城区系列运河码头等被重新发现和认知[4]。下面仅对甲马营码头和七级码头作一简要论述。



甲马营码头




甲马营码头位于京杭大运河德州武城县甲马营镇段的卫运河南岸,在相关运河渡口和码头的历史记载中,均可看到甲马营这个地名。古代称港口和码头为水驿(站)或水次。明人程春宇《士商类要·水驿捷要歌》中记载:“渡口相接夹马营,梁家庄住安德行。”《水驿捷要歌》以歌谣的形式记述了明末南北两京之间的46处沿河驿站,其中甲马营水驿编号为33。清代《漕运河道图考·卫河图》以及《山东运河全图》卷中亦绘有甲马营,甲马营和夹马营实应为一地。尤为珍贵的是,由明代王世贞策划,钱榖与其弟子张复共同绘制的《水程图》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了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世贞从太仓宅邸小祇园至北京通州的沿途地景,多数是漕运沿线最基本的驿站与码头,其中就包括一帧《甲马营驿》,细致描绘了往昔驿站的景貌。2015年,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甲马营码头的考古勘探,结合出土文物,判断该码头的始建年代或可早到宋元时期。



七级码头




元代会通河开通后,阳谷县东部的七级镇因而兴盛繁荣,并以粮食码头著称,有“金七级”之名。明清时期,为便于漕粮存储与转运,运河沿线建有多处存放漕粮的水次仓。据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山东备录(上)》载,七级镇有东阿、阳谷、平阴、肥城和莘县五个水次仓。清包世臣在《闸河日记》中亦载:“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东阿三县兑漕之水次也。”[5]七级码头位于京杭大运河阳谷七级镇段会通河东岸。清末以来运河断航淤塞,七级码头一带逐渐被填埋,遂失其踪。2011年,经过考古发掘,七级码头遗址重现于世。该遗址保存完整,码头由顶部平台、17级石砌台阶状慢道及台阶下夯土平台组成。根据同时出土的《重修石磴碑记》所录,此次发掘所见码头为乾隆十年(1745)由民间集资重修而成。现今街道下有连接码头平台宽达1米的古街。古街下有3层土质街道,最下层包含物皆属宋元时期。码头南侧运河东岸的晚期排水设施出土有清代、民国时期的石碑若干。码头两侧出土大量陶片、瓷片和少量铜器,年代最早为金元时期。码头下水边河滩,发现大量反复插拔的木桩痕迹,印证了码头旧日漕运的繁忙和商业的繁荣。




03
闸座


Gate Seat



京杭运河山东段,闸坝鳞次栉比,是全程船闸最多的河段,历来有“闸漕”“闸河”之称。运河山东段中间高,两边低,水位落差大,成为制约运河正常通航的一大难题。为节制水量,元明清三代先后在运河山东段上分段设闸百余座,“度高低,分远迩,以节蓄泄”,以提升船只通行效率并降低风险。


山东运河上闸座以其作用划分,可简单分为节制闸、积水闸和减水闸。节制闸,亦称拦河闸,建在运河主河道上,利用闸门启闭,调整水位、节蓄水源,可分段满足通航水量。节制闸是山东运河闸座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例如,会通河属人工平地开河,河底高而水源少,故节制水源至关重要。明《通漕类编》载,会通河共有72道节制闸。明永乐九年(1411)扩建改造此段运河后,又增闸22座。积水闸,又名进水闸,专为积蓄水源而建,多分布于运河河道东侧及水柜周围。减水闸,为宣泄运道涨水以及河岸坡水所设。如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修建泇运河时修建的郗山减水闸,泄沙沟、郗山等地坡水入微山湖。


大运河山东段以南旺地势为最高,有“南旺者,南北之脊也”[6]之说。为解决水源问题,明永乐年间,朝廷派工部尚书宋礼主持疏浚会通河。宋礼采纳汶上农民治水专家白英的建议,确定将济宁北的汶水河接入南旺脊顶,并在南旺南北设闸分水,又在周围挖泉建水柜补充运河水源,创造性地征服了南旺水脊。此后,明清两代亦陆续在分水口两岸增建闸座、水口。乾隆年间的《山东运河全图》中的南旺分水口附近,绘有闸15座、斗门水口8个、涵洞6个。它们并非单独运作,而是共同组成了一个闸群体系,通过上、下闸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南北分水的有效控制,保证了航道的流畅贯通。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聊城土桥闸、七级下闸及周家店闸三座船闸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三座闸座的结构均由闸口、雁翅、裹头、绞关石等组成。这些实地考古发掘对了解历史上闸座形制、结构、尺寸和改建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04
漕粮运输


Grain transportation by canal



自元代贯通后,大运河在南粮北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运河沿线的重要城镇均设有征收、运输、存储漕粮的机构,临清、德州两地就设有国家级粮仓。明代,德州仓、临清仓与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一起被称为“四大漕运粮仓”。山东段运河已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山东段出土的古沉船是研究运河沿线漕运的重要实物资料。


1956年,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镇贾庄村林秭河(宋金河)故道出土了一艘明船(图三),船体由杉木制成,船身呈柳叶形,全长21.8、宽3.44,高1.4米,有舱13间。船体无龙骨,舱门方形,各舱相通,每个舱内都有活板,并放有铁刀及其他兵器、日用品等,第一舱内放置一残锚。古船出土时身向东倾斜,舱内器物都在舱的东面,共174件43种,可分铜、铁、瓷、木、陶、骨、料器数类,计有兵器、马具、军用工具、生活用具等,以军用工具为主。根据出土铁锚上“洪武五年造”铭文,铳筒上“杭州护卫教师……洪武十年月日造”等字样,以及船上发现的“洪武通宝”铜钱,可以推测船是明代洪武初年制造的,因没有后期遗物,故大抵也沉没于洪武时。该船沉没于古运河故道,船内多兵器,应为明代军运漕船,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内河古船中年代最明确、保存最完整的一例。



图三丨梁山古船 山东博物馆藏


2002年4月,聊城对运河进行疏浚时,在闸口(通济闸原址)北100米的会通河河道发现一艘元代漕船。沉船虽已残损,但船底和结构基本保存。船为平底船,由杉木制成,船残长16.2、残宽2、船尾1.62米,船底由长条木板拼接而成,两端另结挡板。根据复原的结果,该船总长为19.8、型宽3.4米,长宽比约为5.8:1。该长度与河北磁县南开河村漳河故道出土的船舷尾部烫有“彰德分省粮船”的元船长18、宽3.02米的尺寸基本相同。同时,在船底舱内,出土了大量瓷片,可辨器形共有杯、碗、盅和韩瓶等43件,都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迄今为止,聊城元代沉船是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中出土的唯一一艘元代古船,对于研究元代漕船的形制、制造工艺及聊城地区漕运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大运河行经山东,平地开河,穿越水脊。南旺分水枢纽使运河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保证了航道的流畅贯通。运河的开凿、疏浚、运行及维护,处处体现了先人的才智与果敢。历代运河舆图以及沿线的众多水道、堰坝、船闸等水工遗存,真实再现了运河山东段的重要价值和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明)宋濂:《元史》卷65《河渠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1626页。

[2]姚汉源:《京杭运河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第103~117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三《河渠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2040页。

[4]吴志刚:《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运河学研究》2021年第6辑。

[5]包世臣:《包世臣全集》,黄山书社,1993年,第142页。

[6](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五《河渠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2080页。



作者:杨青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8期

编辑:韩瑞

审校:陈娟

终审:李娉



温馨提示:
参观前请通过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进行预约,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转载需注明:来自山东博物馆微信服务号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1954年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拥有藏品40万余件、展厅23个,其中陶器、青铜器、甲骨、汉画像石、明代服饰、革命文物收藏尤为丰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