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1:天字的演变和古人对天、天道的理解

文化   2024-11-11 13:22   浙江  

“天”这个字最初出现在甲骨文里,那时候它的样子就像一个正面站着的人,还特别用方框突出了人的脑袋,它最开始的意思其实就是“颠”,也就是我们说的头顶。

你想啊,人抬头看到的不就是头顶上面那一大片天空嘛,所以慢慢地,“天”就从指人的头顶,延伸出了天空、太空这些意思,表示人头顶上方那无边无际的苍穹。

随着汉字不断地发展变化,“天”字的模样也跟着变。

从甲骨文一路到隶书,再到楷书,它变得越来越简单了。

就拿隶书来说,它把“天”字的笔画都拉直了,这样写起来更规范、更方便。

汉代许慎写的《说文解字》里讲:“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许慎的意思是,“天”的本义是头顶,这同时也强调了天高高在上,地位无比尊贵。

这里的“从一、大”,“大”代表的是人,“一”在人的上面,就好像在说人头顶上面那广阔无垠的空间,让人能感觉到天特别高远,古人对天也是充满敬畏的。

《释天》里有这样的说法:“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这里将天与四季相结合,体现了天在时间维度上的意义,即天不仅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是时空的统一。

在《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

从这里能看出,在周人眼里,天就像是一个有自己意志的神。

它能掌控人间的命运,如果君主违背了天命,天就会降下灾祸来警告他。

这就产生了“君权天授”“奉天承运”这样的政治观念,天在那个时候那可是最高的权威,国家能不能繁荣昌盛,君主的命运是好是坏,都得看天的意思。

《诗经》里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这是把天当作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给万物制定规则的主宰。

天创造了这么多百姓,还给世间万物都定好了法则,所以天就有了道德和伦理方面最根本的意义,就好像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一样。

孔子在《论语》里把“天”变成了道德的最高依据。

他说“天生德于予”,意思是人的好品德是天给的。孔子还说“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可不光是指对大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走向的了解,还包括每个人在道德修养以及人生道路上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周髀算经》里提到“知地者智,知天者圣。”

这话说得可了不起,它把对天的认识抬高到了一个特别高的境界,觉得只有能了解天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这也能看出古人对探索天、认识天是多么重视。

在古代,天被当作是最尊贵、最高级的存在。

皇帝都被叫做“天子”,就好像是天的儿子一样,皇帝的统治权力被认为是天给的。就像《尚书.召诰》里说的“有夏服天命”,夏商周的那些君主都用天命来证明自己统治是合理合法的。

而且历代皇朝都会举行特别隆重的祭天仪式,像郊祭就是很重要的一种。通过祭天,皇朝能显示出自己的政权和天有特殊的联系,告诉大家自己是按照天的意思来治理天下的,所以祭天就成了很重要的政治象征,也是国家级别的一种礼仪活动。

天不光给了天子那么大的权力,也给老百姓定了规矩,就是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听从天子的管理。

就像《诗经.大雅.烝民》里说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天给了人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家就得按照天规定的这些道德要求去做事。

虽然古人对天命充满敬畏,但也由此培养出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就像孔子说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在鼓励大家,要是碰到困难或者挫折了,别老是抱怨上天不公平,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这种态度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一直流传下来,被很多人推崇。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里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超级重要的观点。

它强调天和人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

就像《中庸》里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就是道德的根源,人只要顺着自己的本性去做,就能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受天的观念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很注重直观的感受和对天的启示的领悟。道家就讲究通过“静观”“玄览”这些方式去体会天道,儒家也提倡通过“尽心知性”来了解天。

到了宋明理学的时候,又提出了“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这样的认识论观点,就是说通过对事物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就能弄明白事物的道理,进而认识天理和人性,这种认识论就比较强调知识的积累和理性的思考了。


历史崔
历史崔,介绍历史人物的原创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