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南宫的一场庆功宴上,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为什么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却失败了?
他自己的回答是:尽管在智谋上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他有一项他们所不及的能力——知人善用,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曾经,这个问题也让不少人感到疑惑。
刘邦既无张良的运筹帷幄之才,也无韩信那样的军事天赋,凭什么能领导这群英才?
仔细研读《史记·高祖本纪》后,答案逐渐明朗:刘邦的成功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01
公元前204年,黥布因猜忌项羽会报复,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刘邦。
然而,刘邦并未按照黥布的预期,用丰盛的酒宴款待他,反而是在洗脚时随意接见。
在古代,洗脚时伸开双腿坐着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黥布为此怒不可遏。
刘邦之所以这样做,背后有其深意。
当时黥布与刘邦同为项羽分封的诸侯王,甚至黥布的地位还略高于刘邦。如果刘邦以厚礼接待,可能会助长黥布的傲慢情绪。
通过这种方式,刘邦明确了两人的尊卑地位。
然而,刘邦并不止于此。
他随后安排黥布进入自己的寝宫,让他看到与自己相同的陈设和待遇,使黥布感受到极大的尊重和礼遇。
通过先给“棒槌”再给“甜枣”,刘邦成功地让黥布心服口服。
陈寿在《帝王世纪·汉高祖论》中指出,刘邦之所以能驾驭群雄、夺取天下,是因为他灵活运用了“威服、德致、义成、权断”四种手段。
他既有威严震慑他人的手段,也有怀柔收买人心的智慧。不论是从前贩卖狗肉的樊哙,还是吹唢呐的周勃,亦或是县吏出身的萧何和贵族张良,刘邦都凭借御人之术将他们治理得服服帖帖。
汉高帝十年,陈豨叛乱称代王。
刘邦亲自率军讨伐,但由于召集的诸侯军未及时赶到,不得不从赵国当地选拔将领。赵国丞相周昌推荐了四位壮士,刘邦一见他们就破口大骂,贬低他们的能力。
四人被吓得不敢作声,然而刘邦随后分封他们每人一千户食邑,并委以将职。这些人最终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刘邦深知,与人相处需软硬兼施,既要让他们感到敬畏,又要给予适当的恩惠,才能牢牢掌控住他们的人心。
02
西方文化中有“七宗罪”的概念: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这些弱点贯穿于人类的本性之中,每个人都必须与它们斗争。刘邦也经历过类似的内心搏斗。
在刘邦讨伐匈奴时,他派出的探子纷纷回报说匈奴军队多为老弱残兵,建议出兵攻打。
然而,刘邦派出的娄敬却认为这是敌方的诱敌之计,建议不要进攻。
刘邦此时已贵为皇帝,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仅没有采纳娄敬的建议,还将他关押起来,声称打败匈奴后再处决他。
结果刘邦轻敌冒进,被困于白登山,险些全军覆没。事后,他没有责怪娄敬,反而虚心认错,并重赏娄敬。
刘邦克服了自己的傲慢,展示了伟大的自省能力。
相比之下,袁绍在官渡之战前,谋士田丰也曾建议不要出兵。
袁绍一怒之下将田丰关押,并最终在兵败后将其处死。袁绍因为自己的傲慢和羞恼,不肯承认错误,最终走向失败。
司马迁评价刘邦时提到,尽管他有好酒及色的缺点,但在关键时候却能克制自己。
例如,进入咸阳时,刘邦面对金银财宝和美女毫不动心。御史大夫周昌曾当面骂刘邦是暴君夏桀、商纣,刘邦也只是一笑而过。
他明白,只有控制住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真正掌握命运。
03
古人有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顺应天理和人情,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刘邦深知这一点,并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无兵可守,只得投降。
与其他将领主张诛杀秦王子婴不同,刘邦选择宽恕子婴,并保留秦室宗族。
刘邦明白,子婴在秦民中有一定威望,杀了他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
而项羽的做法则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项羽进入咸阳后,不但诛杀了子婴及其宗族,还屠城、烧宫,失去了天下民心。
楚汉相争的结果,实质上是人心和天下的选择。刘邦的仁义和宽容赢得了人心,最终助他夺得天下。
历史学家曾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刘邦的仁义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帝王的权谋手段?
无论答案是什么,刘邦的成功都给后人一个启示——体察人情、顺应大势,是行走于社会的关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