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堪称战国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也是赵国走向衰亡的转折点——这场战役夺走了赵国四十万将士的性命,令国家元气大伤。
这场战争还衍生出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世常常将赵国的失败归因于赵括的指挥不当,认为如果继续任用廉颇坚守,不至于惨败。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
01
许多人将长平之战的起因归咎于赵国的贪婪,尤其是它接受了韩国的上党地区。
司马迁也曾批评赵国因“贪冯亭邪说”而深陷长平泥潭。然而,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秦国早已将上党视为攻占赵国的跳板,而不仅仅是赵国的一时贪念。
自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后,秦国的扩张路径日益明确。
通过多次攻击魏国和韩国,秦国逐渐削弱了邻国的抵抗能力,尤其是攻占野王后,彻底切断了上党和韩国本土的联系。
上党不仅是韩国的领土,更是秦国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棋。对于赵国来说,丢失上党就意味着秦国可以直接威胁到国都邯郸的安危。
因此,赵国接收上党,是为了应对秦国的战略压力,而并非单纯出于贪心。
太行山和吕梁山的天然屏障对赵国而言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是防御敌国的第一道防线,还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
如果秦国攻占上党,将使得赵国陷入极大的困境。
因此,赵国接手上党,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应对秦国的潜在威胁。
02
公元前262年,秦军顺利攻占韩国的野王,隔绝了上党与韩国的联系。面对这一局势,秦国决定乘胜追击,发动对上党的进攻。
然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选择将上党献给赵国,进一步加剧了秦赵之间的冲突。
秦国迅速反应,任命左庶长王龁为主将,领军进攻上党。赵国则派遣老将廉颇迎战。
廉颇明白长平是通往赵都邯郸的咽喉要地,若被秦军占领,将使赵国陷入被动。
因此,他迅速指挥部队占领空仓岭,以期凭借地形优势阻挡秦军。
然而,赵军在初次交锋中便遭遇失利,赵茄被秦军斩杀,空仓岭失守。
这一失利使赵军陷入全面被动。尽管廉颇随后组织了多轮防守,但秦军凭借地形优势,不断攻破赵军的防线。
最终,赵军只能退守至丹河以东,依仗地形重新构建防御体系。
03
双方在长平进入相持阶段,这对两国的经济和军事资源都构成了巨大压力。
尤其是赵国,因长期依赖商业和手工业,农业基础相对薄弱。面对战争带来的后勤压力,赵国的粮食储备很快告急。
尽管赵国曾是战国时期的强国,但其特殊的经济结构使得战争期间的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赵国面临着多重困境:继续坚守意味着不断消耗资源,求和则遭到秦国的拒绝,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也无果。
最终,赵国只能选择更换主将,以期通过主动进攻打破僵局。
04
赵国朝堂在面临内部压力和外部困境时,决定以赵括替代廉颇。赵括虽有“知兵”之名,但缺乏实际战斗经验。
他被赋予了带领赵军进行决战的重任,但面对老谋深算的白起,赵括显得力不从心。
白起精心设计了一场包围战,将赵军主力围困长达46天。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赵军仍然保持了顽强的斗志,多次尝试突围。
然而,最终赵括战死,赵军全线崩溃,四十万降卒被坑杀于丹河谷地。赵国精锐尽失,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
05
赵国的惨败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结构问题:赵国的重商轻农政策使得国家在面临长期战争时缺乏足够的粮食储备。
军事失误:廉颇在初期未能守住关键的空仓岭防线,使赵军陷入被动。
外交失败:赵国未能与其他诸侯国有效结盟,孤立无援。
指挥不当:赵括在面对白起的战略包围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应变能力。
赵国在战国七雄中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其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尤其是在都城邯郸,商业繁荣,巨贾云集,许多豪商富可敌国,冶铁等手工业也非常兴盛。
这种经济模式在和平时期的确带来了财富的快速积累,但战争时期,尤其是面对像秦国这样强敌的大规模持久战时,弊端尽显。
农业的相对薄弱使得赵国缺乏足够的粮食储备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
与秦国相比,赵国的经济模式在长期战争压力下显得脆弱不堪,而这正是赵国军事上后继无力的根本原因。
一旦战线拉长,后勤供应断绝,前线军队再强悍也无济于事。
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赵国国内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连前方将士的口粮都无法保障,国家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无疑是最深层的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