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的历史始于公元前770年,当时的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威胁,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标志着西周的终结和东周的开始。
东周历经515年,共传21世、25位王,最终于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东周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诸侯争霸、王室内乱和强国兼并的动荡岁月。
01
东周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宠幸褒姒,废黜王后申后及其子姬宜臼,结果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杀死周幽王。
申侯随后联合其他诸侯拥立姬宜臼为周天子,即周平王。
然而,与此同时,虢公翰却在携地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周天子,称为周携王。由此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这一对峙持续了二十年。
公元前770年,在晋文侯的帮助下,周平王最终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正式开始。然而,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进入了王权衰微的时代。
02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影响力迅速衰落,诸侯间的争斗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诸侯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大国开始吞并小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诸侯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段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公元前750年,为了巩固周平王的地位,晋文侯主动出击,消灭了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然而,尽管周王室的正统性得以确立,其实际权力却日益被强大的诸侯国瓜分。
周平王去世后,其嫡长孙姬林继位为周桓王。然而,桓王继位后,与当时强大的郑国发生了激烈冲突。公元前717年,郑庄公前来朝见周桓王,但却遭到桓王无礼对待。这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破裂,桓王甚至联合诸侯国攻打郑国。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率领陈、蔡、卫等国军队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展开大战。结果,周军大败,桓王本人还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中肩膀。此战标志着周天子威信扫地,周王室的实际权力进一步削弱。
03
随着周王室的权力日渐削弱,诸侯之间的争霸进入白热化阶段。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以及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大国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际掌控天下局势的力量。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登上齐国国君之位。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政策,打着拥护周王室的名义,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为巩固与齐国的关系,派宰孔参加大会,赐给齐桓公胙肉,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继之而起。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后返回晋国,并通过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子带的叛乱,逐渐积累了政治资本。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迫使周襄王亲自前来参加会盟,尽管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已沦为晋国附庸。这次会盟标志着晋文公取代齐桓公,成为新的霸主。
周襄王在位期间,王室内乱不断。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发现王后隗氏与王子带暗中勾结,意图篡位。襄王随即废黜了隗后,并驱逐王子带。然而,王子带随即引戎兵攻打周襄王,襄王不敌,被迫逃到郑国的汜邑。
晋文公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兵勤王,击溃了王子带的军队,并迎回周襄王复位。尽管王室内乱得以平息,但周王室的威信再一次受到重创。
04
公元前475年,随着三家分晋——即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尽管名义上晋国仍然是周王室的诸侯,但周天子已然无力干涉这一分裂事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成为了左右天下大势的主角。
到了公元前367年,周显王将周王畿的剩余土地分别封给两位公子,形成了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而周天子直接掌控的领地仅剩王宫及周边一小部分。至此,周天子完全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仅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公元前256年,秦国发动对西周公国的进攻,西周君被迫向秦国投降,并将自己的36座城邑和3万人口献给了秦国。同年,周赧王逝世,东周的历史宣告结束。尽管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仍短暂存在,但到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吕不韦彻底消灭了东周公国,东周的历史正式终结,周王室的祭祀也从此断绝。
05
在东周的500多年间,孕育了影响深远的诸子百家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哲学流派,为后来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东周的乱世虽然导致王权衰落,但也推动了思想和文化的空前繁荣,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东周的诸侯争霸与政权更替揭示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复杂博弈,预示了未来的帝国模式。东周的政治结构变化——从王权旁落到霸主称雄,再到战国七雄的割据局面——为秦始皇后来的一统天下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与教训。东周见证了中国从松散的封建体系向集权帝国的过渡,它留下的遗产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文化格局。
在这个过渡的时代,东周的灭亡并不仅仅是一个终点,更是孕育新秩序的开始。在这个“大争之世”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对立、霸权交替,以及文化思想的繁荣,都为后来统一的秦汉帝国铺平了道路。通过这段历史,东周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政治变迁的启示,更是文化智慧的宝库,为后世所景仰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