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热带益生菌团队
海南大学热带益生菌团队在农林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国科学院大类1区Top期刊,IF:6.1)发表封面文章,题目为“Amelior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Using Four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Probiotics: Effects on Gut Microbiota Reconstitution-Mediated Regulation of Glucose Homeostasi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Mice”。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宋海楠为第一作者,海南大学高聘副研究员薛辉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海南大学方雅静副教授。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T2D)和妊娠糖尿病,其中T2D占90%。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菌群的“土著居民”已被多项研究证明能够通过恢复肠道正常生态来改善T2D患者的症状。因此,从不同种、株的乳杆菌中筛选具有预防T2D的特异性益生菌,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四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CKCC1858、发酵乳杆菌CKCC1369、植物乳杆菌CKCC1312和格氏乳杆菌CKCC1913)均对T2D小鼠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植物乳杆菌CKCC1312对T2D效果最好,证实了乳杆菌的菌株特异性。本研究为后续开发利用具有预防T2D效果的益生菌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四株乳杆菌均对T2D小鼠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植物乳杆菌CKCC1312效果最好。2、乳杆菌通过调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善葡萄糖代谢。3、乳杆菌能够预防T2D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积累,同时增加抗氧化酶酶活,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减缓炎症反应进展。4、乳杆菌可帮助肠道恢复关键微生物,显著改变小鼠肠道内的特定代谢途径(如糖酵解、糖异生等)。
1、四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CKCC1858、发酵乳杆菌CKCC1369、植物乳杆菌CKCC1312和格氏乳杆菌CKCC1913)均对Ⅱ型糖尿病(T2D)小鼠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植物乳杆菌CKCC1312效果最好,证实了乳杆菌的菌株特异性。2、乳杆菌主要通过恢复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平衡、降低血脂、缓解炎症以及恢复肠道关键微生物的方式,缓解Ⅱ型糖尿病(T2D)小鼠的症状。3、该研究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乳杆菌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降低肠道有害菌,以及通过调控糖脂代谢相关的途径来实现对Ⅱ型糖尿病(T2D)的改善作用。
第一作者
宋海楠,海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益生菌与人体健康效应机制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发表SCI一区论文一篇。
薛辉,博士,高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硕博连读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海南大学E类高层次人才,曾获得2023年江西省十佳学术之星(省部级奖励)。研究方向为:1. 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包埋材料的开发及递送;2. 改性对蛋白质凝胶的结构构象、功能特性、消化代谢及营养组成等的影响;3. 食品中的活性物质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3篇,并受邀参编英文著作一部。
通讯作者
方雅静,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目前就职于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大学D类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益生菌及后生元的营养与功能评价,在益生菌的活性评价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等期刊发表 SCI论文10篇,其中一篇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封面文章。受邀担任 Food Bioscience,Frontiers in Nutrition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海口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等;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丹麦食品、农业与水产部,丹麦乳品研究基金会等项目。https://doi.org/10.1021/acs.jafc.3c04665供稿:宋海楠
编辑:黎嘉和
审核: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