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姚正祥,王店镇国庆村姚家埭人,曾在秀洲区洪合劳动监察中队及王店镇社会事业所工作,现已退休。喜欢捣鼓电路电器,也喜欢练练书法,写点农村生活方面的回忆文章。
童年的岁月中,总会留下一些独特的记忆。濮院小发的豆腐干,便是一段承载着童年欢乐、与地域商业文化传承的珍贵记忆。
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故乡的生活还保留着质朴而简单的模样。村子里唯一的集体商业下伸店,便是我们这些孩子常常眷顾的“超市”。那里卖着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更有那些让我们小孩子眼馋的糖果、桃酥等。每当跟着大人走进这家小店,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油盐酱醋加糖果的气息,总能瞬间勾起我们贪吃的欲望。然而,最让我期待的,却并非是商店里固定的商品,而是那不定期出现在村头的货郎担。
有一个肩挑一副货郎担的濮院人,其大名谁也不清楚,大家约定俗成地称他“小发”,他的货郎担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发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经常头戴一顶箬笠,这顶箬笠不仅为他遮阳挡雨,更像是一个独特的标志,让我们一眼就能认出他来。他总是肩挑一对小箩筐,箩筐上放置着的小团匾,恰到好处地遮盖着里面的小商品,既保持了食物不被日晒雨淋,又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濮院的五香豆腐干。每隔六七天,当那熟悉的货郎鼓咚咚作响的声音从姚家埭村头传来,我的心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再也无法平静,急忙用稚嫩的小手拉扯着父亲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爸爸,我想吃小发的豆腐干,给我几分钱吧。”父亲总是笑着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几分硬币放到我的手上,嘴上还亲昵地嘀咕着:“小牌位,只晓得吃”,“小牌位”是当地人骂自家小孩常用的俗语。讨得了几分钱的我,满心欢喜地朝着货郎担的方向飞奔而去。
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小发面前时,他总会停下手中的货郎鼓,微笑着弯下腰来,带着浓厚的濮院乡音问道:“又来买豆腐干啦?”我用力地点点头,眼睛紧紧地盯着箩筐里的豆腐干,小发熟练地揭开团匾,从里面拿出两块豆腐干递给我。那方方正正的豆腐干散发着香气,我迫不及待地将一块放入口中,那细腻的口感、浓郁的豆香和恰到好处的咸香,当吃进肚子里那一刻,好象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那个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大多数本地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养猪养蚕,辛勤耕耘,却很少有人想到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些小生意。而濮院小发却与众不同,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挑起了货郎担,走村串巷,为人们带来了美味与欢乐。或许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一小小举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也为沉闷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发也算是本地人中具有经济头脑的先驱者之一。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下伸店早已被现代化的超市所取代,那些走村串巷的货郎担也渐渐成了人们心中遥远而模糊的回忆。然而,濮院小发的豆腐干却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当我回忆起那段童年时光,那熟悉的小发的身影和那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濮院乡音便会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