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发:降准!降息!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文摘   2025-01-27 18:30   北京  
点击左上老李趣说金融资讯设置星标

每天为你推送精彩资讯


2024年,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一场考验,中国也不例外。国内经济的复苏之路似乎还有些颠簸,需求不足和企业信心不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急需一剂强心针,来激发市场的活力。


此时,央行果断出手,在9月24日连发三箭,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并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


特别地,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这一举措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并不多见。


一方面,央行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另一方面,央行宣布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这些政策的宣布,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对经济提供更多支持的积极信号。


A股市场在消息公布后反应十分热烈,9月24日当日,A股市场三大股指大幅上涨、上演了一场“狂欢节”:上证指数上涨4.15%,深证成指上涨4.36%,创业板指上涨5.54%,市场成交额达到9713亿元。



“降准”和“降息”是如何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的呢?


“降息”究竟降低了哪些利率?                                                


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影响经济的走向,是带来繁荣还是引发通胀?

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揭开背后的经济逻辑。

“降准”:如何实现货币乘数效应?


存款准备金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金融机构为了确保能够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和进行资金结算的需求而预留的一笔资金。这笔资金需要按照其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美国是最早通过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的国家。


最初,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存款的安全支付和顺利清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进而间接地调控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


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包括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确保充分就业以及维持国际货币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之一就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把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而不能动用。


这个比例的提高或降低,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在收紧或放松对货币供应的控制


想象一下,如果银行有100万的存款,而存款准备金率设定在20%,那么其中20万将被央行“冻结”,银行无法动用这笔资金。


但是,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个百分点,那么原本被“冻结”的1万资金就会被“解冻”,回流到商业银行。


这样,银行手中就多了1万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可以用来放贷或支付,从而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还决定了银行可以用于贷款的资金量。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就意味着银行每吸收一定量的存款,可以释放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


例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银行每收到100万存款,理论上只能对外贷款80万。当这80万贷款被支付出去,收款方的账户里就会增加80万存款。


银行看到这新增的80万,又会根据新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出可以继续贷款的金额,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所谓的货币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是一个衡量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存款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就越高,意味着银行能够创造更多的存款,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


这将进一步促进资金在经济中的流动和循环,最终导致贷款总额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充裕。


这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金融报告】领取完整版PDF


2018年以来,我国央行共17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13.4万亿元。


央行介绍

降准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满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需求,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http://www.pbc.gov.cn/rmyh/4027845/index.html)



“降息”:降的是什么利率?


利率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


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国家的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对整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从消费看

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抑制消费

从投资看

利率提高将减少可盈利的投资总量,抑制投资需求,筛选掉回报率低的项目。

利率

利率对进出口和国际收支也会产生影响,国内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提升社会总需求,会增加进口,导致净出口减少,同时本外币利差缩窄,可能导致跨境资本流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由于利率不仅影响微观主体的投资收益和融资成本,而且是平衡宏观经济总供求的关键,因此成熟的市场经济体都将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近年来,我国央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比较顺畅地传导。


但当前央行政策利率的品种还比较多,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利率关系也比较复杂。


今年六月,人民银行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指出:

“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

而此次央行宣布降息,降的就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政策利率之一,它代表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回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中的利率。


这种操作的目的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金融市场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调整通常会影响其他市场利率,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等。


当央行降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时,通常是为了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活动;而提高这一利率则可能是为了吸收市场过剩流动性,控制通胀


此次央行宣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进一步降至1.5%


这一调整预期将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及存款利率等随之下行,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此次降息也表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成为我国央行未来的主要政策利率,对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PRING HAS ARRIVED

宽松的货币政策:

带来繁荣还是引发通胀?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方式,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的一系列措施。


这种政策通常在经济衰退或增长放缓时实施,目的是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鼓励消费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活动。


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市场产生两种主要影响:一是促进市场繁荣,二是可能引发通胀


1

促进市场繁荣



通过降低利率,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以扩大生产或进行创新活动。


此外,宽松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提高人们货币收入,促进消费,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2

引发通货膨胀



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导致通胀。当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购买力上升可能会导致需求超过供给,从而推高物价。


尽管适度的通胀可以看作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但过度的通胀可能会侵蚀购买力,影响经济稳定。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在考虑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都在试图平衡刺激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的关系。


例如,美联储在2024年9月19日宣布四年来的首次降息,标志着货币政策从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变,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对冲经济活动“失速”的风险


而对于中国,有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我国央行发布的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些措施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市场繁荣。


但是,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例如,美国在2022年3月开始的激进加息周期,虽然是为了缓解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并未缓解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而且过高的利率也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是立即显现的,它需要时间通过金融系统传导到实体经济


此外,货币政策的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信心和经济环境的变动等。


在宣布降准降息等政策的同时,人民银行行长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展现了我国央行通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力度。


我们期待未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推动有效投资扩大,释放更多消费潜能,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往期推荐
国家严厉打击!代客炒股、场外配资均属非法!
刚刚!突然跳涨超6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大爆发!
房奴笑了!存量房利率有望下调80个基点!楼市大利好要来了?
中证A500持续刷屏,这个指数能代表A股核心资产嘛?
全球都在降息,日本为何逆势加息?
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中国经济增长的起源和未来!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点我关注,趣说金融,洞悉时事。 李斯克,品职教育CEO,CFA\x26amp;FRM持证人,Certificate in ESG Investing,和您聊聊金融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