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了”!美联储选择继续降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抛弃美元

文摘   2025-01-12 18:30   北京  
点击左上老李趣说金融资讯设置星标
每天为你推送精彩资讯


一、美联储政策分歧与降息决策



美联储最近的会议纪要揭示了在降息幅度上的显著分歧。多数官员主张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认为这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环境的必要措施。

这些官员认为,货币政策需要调整以更好应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变化,大幅降息可以助力经济稳健前行,并逐步推动通胀向2%的目标回落。

11位投票委员中有10人支持这一决定,仅1人建议降息25个基点。

大幅降息的背后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疲软需要支撑,尽管失业率较低,但通胀尚未达到目标水平。



尽管大多数官员支持50个基点的降息,但部分决策者主张小幅降息25个基点,认为渐进的政策调整符合美联储的原则,并能在经济数据不稳定的背景下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反对大幅降息的鲍曼等官员表示,当前经济增长稳健,不需要过于激进的政策调整。


此外,美国核心通胀虽有所下降,但没有明显通缩迹象,支持小幅降息的官员认为如果未来数据表明通胀继续回落,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足够应对当前经济形式

这种分歧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政策路径的不同看法。

部分官员主张逐步放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市场信心和政策灵活性,而不是一次性大幅调整。

二、经济形势驱动政策调整



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受经济数据和外部环境驱动

尽管美国整体经济增长保持稳健,但第二季度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如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不及预期和参与率下降,暗示未来经济面临进一步放缓的风险。

此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包括贸易紧张局势、欧洲经济疲软、新兴市场风险等,促使美联储通过降息增强经济抵御能力。



会议纪要指出,如果未来经济数据继续显示放缓迹象,货币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放松,以防经济衰退

美联储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时,采取灵活政策以应对潜在冲击,并注重长期影响,逐步调整政策以适应动态变化,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尽管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幅度存在分歧,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灵活的政策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和通胀稳定

过去的几次会议中,美联储采取逐步放松的策略,以确保市场有足够时间消化政策变化的影响。

三、货币政策的多因素考量



货币政策的制定涉及对经济现状、未来前景及风险的全面衡量。美联储的决策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波动。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整体稳健。2024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超预期,但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数据不佳,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表明货币政策需保持灵活性应对变化。


美联储强调


降息不代表对经济前景悲观,而是对经济形势的再校准,旨在维持稳定增长和控制通胀。决策路径将取决于最新数据和对经济前景的评估,而非固定计划。此外,资产负债表缩减将继续推进,显示出对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重视。


美联储内部对政策紧缩程度存在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加快降息应对经济放缓,另一部分则认为政策已足够紧缩,不宜过早放松

尽管如此,美联储在缩表问题上意见一致即便降息也要继续缩表,以在抑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资产负债表缩减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借贷成本。


自2017年以来,美联储通过缩表削减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这种持续收紧金融条件有助于抑制通胀。

对于缩表速度和规模,内部存在分歧,有些决策者主张加快缩表,另一些则提倡更缓和的操作。

四、就业风险与通胀动态



 就业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剧



2024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失业率上升,新增就业人数不及预期,尤其在科技和零售领域裁员增加。

这表明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缓解,但就业形势没有显著改善。

美联储的使命是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在面临劳动力市场风险时,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通胀控制是美联储的核心任务之一



2024年以来,美国通胀水平下降,接近2%的目标,得益于此前的紧缩政策,如多次加息和缩表。

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从2023年的8.5%下降到约3.3%

这一变化源于大宗商品价格走软、生产率提高和工资增速放缓等因素。部分高通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也有助于减轻通胀压力。

名义工资增长放缓为控制通胀提供支持。


2024年第二季度服务业工资成本同比增长1.7%,低于上一季度的2.8%,表明工资压力减轻,有助于控制服务价格上涨。

部分官员认为,随着工资压力下降,服务业通胀将进一步放缓。

五、住房和全球市场对通胀的影响



住房租金增速放缓为通胀下降提供了支持。



自2023年底以来,新租户租金增长率从12.4%降至4.8%,反映出住房市场供需平衡改善,为整体通胀下降提供了动力。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影响美国通胀水平。近期原油价格从2023年的115美元降至75美元左右,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也下跌。

这些变化有助于美国物价稳定,也表明全球经济放缓对通胀产生下行压力。



综上所述,美联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了多种经济发展和风险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状况通胀控制等。

灵活的政策框架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保持市场对未来政策的合理预期。

尽管内部在政策紧缩程度上存在分歧,但美联储始终通过利率调整和资产负债表管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美联储将继续基于经济数据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政策,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将是未来决策的关键。
往期推荐
央行又出手了!黄金购买热潮席卷全球!
重磅!时隔1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
国家出手!发布重要文件,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
美联储青睐PCE!比CPI更能影响美国货币政策!
业绩暴雷月来袭!这些上市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30万年薪银行高管步履维艰:银行寒潮下被迫“勒紧裤腰带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点我关注,趣说金融,洞悉时事。 李斯克,品职教育CEO,CFA\x26amp;FRM持证人,Certificate in ESG Investing,和您聊聊金融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