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最新2025年GDP增速预测:美国2.7%,印度6.5%,俄罗斯、中国呢?

文摘   2025-02-06 18:30   北京  

点击左上老李趣说金融资讯设置星标

每天为你推送精彩资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




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均为 3.3%,低于历史(2000-19 年)平均值 3.7%。

2025年的预测与2024年 10 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基本相同,主要是因为美国上调了预测,抵消了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下调。

预计 2025 年全球总体通胀率将降至 4.2%,2026 年降至 3.5%,发达经济体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早回到目标水平

报告认为中期基线风险偏向下行,而短期前景则以不同的风险为特征

上行风险可能在短期内提振美国本已强劲的增长,而其他国家的风险则在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偏向下行。

政策对正在进行的通货紧缩过程的干扰可能会打断转向宽松货币政策的进程,对财政可持续性和金融稳定产生影响。

管理这些风险需要政策高度关注平衡通胀与实际活动之间的权衡、重建缓冲以及通过加强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强多边规则和合作来提升中期增长前景。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份报告。

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因素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总体保持稳定,但各国之间的差异显著。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GDP增长比2024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低0.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部分亚洲欧洲经济体的数据表现不佳


我国年同比增长率为 4.7%,低于预期。净出口增长快于预期,但消费增长的放缓幅度更大。印度增长放缓超出预期,主要是工业活动减速导致

欧元区增长持续低迷(德国表现落后于其他成员国),主要反映了制造业和商品出口的持续疲软,但消费因实际收入恢复而有所回升。

日本由于临时供应中断,产出轻微萎缩美国表现依然强劲,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 2.7%,主要由消费拉动。

去通胀方面,全球核心通胀逐步回落,但部分国家的进展停滞,一些地区的通胀仍然顽固。


最近几个月,全球核心通胀中位数略高于2%。名义工资增长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同时劳动市场逐渐正常化。核心商品价格通胀已回落至或低于趋势水平,但服务价格通胀在许多经济体仍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尤其是美国和欧元区。

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仍存在通胀热点,反映出一系列独特因素的影响。

通胀顽固的国家央行在货币宽松周期中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密切关注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指标以及汇率变化。一些央行甚至在加息,导致货币政策路径出现分化。


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金融报告】领取完整版PDF

全球金融条件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报告指出全球金融条件总体上仍较为宽松,但各国间存在差异。发达经济体的股市因预期美国出台更有利于商业的政策而上涨。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股市估值较低,美元因预期新的关税及美国加息而走强,使得这些经济体的金融条件更为紧张。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尤其是在贸易和财政政策方面,各国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


2024年新上任的政府可能带来的政策转变,引发金融市场重新定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包括中东的冲突,以及全球贸易摩擦仍然居高不下。


报告提到2025年能源商品价格预计将下降2.6%,较10月预测进一步下调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需求疲软和非OPEC+国家供应强劲,部分被因中东冲突及寒冷天气导致的天然气价格上涨所抵消关于经济增长占展望,美国需求强劲,预计2025年增长 2.7%,比10月预测上调 0.5个百分点。


欧元2025年增长预测为1.0%,较10月下调 0.2个百分点,但2026年有望回升至 1.4%。我国2025年增长预测略微上调 0.1个百分点 至 4.6%,预计2026年增长 4.5%。印度增长保持稳健,2025和2026年均预计为 6.5%。


风险展望


关于全球增长风险,中期风险仍倾向于下行,预测全球增长在2025-2026年的平均水平低于历史平均值。五年后预测全球增长可能仅约为 3%。


短期风险分化,美国可能因强劲的经济动能和扩张性政策受益。大部分其他经济体因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和持续调整(例如欧洲的能源问题)而面临挑战


其他风险包括保护主义政策、财政政策风险和通胀新一轮关税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削弱投资和市场效率,扰乱供应链,并降低全球经济增长。


美国的宽松财政政策(如减税等措施)可能在短期内促进增长,但长期来看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财政调整,这可能会对市场和经济造成破坏。全球资本需求增加可能推高利率,从而对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新的关税或限制措施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如果通胀压力重新出现央行可能需要延长高利率政策,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分歧。


政策优先事项


报告认为在通胀压力持续且上行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收紧的货币政策立场,直到通胀明确可持续地回归目标。


如果经济活动迅速降温且通胀趋于目标,则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应通过整合措施确保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同时为灵活应对未来挑战创造空间。财政整合避免过于激进,以免对经济活动造成重大损害;同时应注重增长友好的措施,并减轻对低收入群体的不利影响。


中长期目标包概括结构性改革和多边合作。推动劳动市场、教育、医疗、数字化等领域的改革,以提高生产率并吸引资本。


维持全球贸易规则的一致性,减少市场波动性。此外,优先恢复一个完全运作的WTO争端解决体系,并为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提供更强的支持。


未来的全球经济图景是挑战与机遇交织。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国如何应对下行风险、抓住增长机遇,将决定全球经济的走向。


从IMF的最新消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加审慎和前瞻,以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往期推荐
央行又出手了!黄金购买热潮席卷全球!
重磅!时隔1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
国家出手!发布重要文件,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
美联储青睐PCE!比CPI更能影响美国货币政策!
业绩暴雷月来袭!这些上市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30万年薪银行高管步履维艰:银行寒潮下被迫“勒紧裤腰带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点我关注,趣说金融,洞悉时事。 李斯克,品职教育CEO,CFA\x26amp;FRM持证人,Certificate in ESG Investing,和您聊聊金融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