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老李趣说金融资讯设置星标
每天为你推送精彩资讯
云顶新耀,作为康桥资本投资的佼佼者,它的成长历程既充满了曲折,也见证了决策背后的深刻智慧与远见。
通过对云顶新耀的成功与失败的反思,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企业应对市场寒冬的勇气和智慧,也能够了解并购型基金如何在艰难的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带领企业走出低谷。
云顶新耀的转型:
危机中的决断与坚持
2022年夏末,云顶新耀的上海办公室氛围沉重。
全员大会上,董事局主席傅唯做出了一个震撼市场的决定——公司将全面剥离其最具市场价值的肿瘤业务。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却也在市场的低谷中彰显出企业最坚韧的生存力。
在这场资本的寒冬中,傅唯和康桥资本团队选择了“断臂求生”,避免继续烧钱,在最困难的时刻,确保公司存活下来。
以“断臂”求生存:
康桥资本的战略眼光
作为云顶新耀的控股股东,康桥资本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云顶新耀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
正如傅唯所言:“我们要立足于活下去。”
从2022年开始,云顶新耀逐步剥离烧钱的肿瘤管线,集中资源聚焦在更具长期价值的领域,如肾病、免疫疾病、mRNA癌症疫苗等创新赛道。
这一转变虽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云顶新耀的复苏已经成为业内的经典案例。
从低谷到逆袭:
云顶新耀的商业化突围
在云顶新耀进行战略转型的同时,新任CEO罗永庆的加入,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
罗永庆并非普通的药企CEO,他在商业化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领导过多款药品的成功上市。
在他的带领下,云顶新耀开始聚焦高效商业化,迅速推进多个重磅管线的市场化进程。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了884%,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成功实现了盈利。
此时,云顶新耀的核心产品——治疗IgA肾病的耐赋康®、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以及针对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伊曲莫德等管线纷纷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这一阶段,云顶新耀逐渐摆脱了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开始通过销售收入支撑未来的研发和运营。
不仅如此,云顶新耀的现金流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康桥资本的多重布局:
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策略
康桥资本的战略不仅仅局限于云顶新耀,旗下还有许多成功案例。
例如,韩国最大医美上市公司秀杰,正是在康桥资本的帮助下实现了股价180%的增长,并成功打入全球最大医美市场——美国。
康桥资本通过引入外部管理团队,推动公司业务转型,为秀杰实现了跨国发展。
这一操作不仅帮助秀杰在短短18个月内增加了超过100亿元的市值,也为康桥资本的投资模式增添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I-Mab,康桥资本从2016年起便深度参与I-Mab的创立与发展。
尽管I-Mab的核心产品遭遇了一定的挫折,康桥资本依然坚定不移地支持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并推动其向全球化转型。
2023年,I-Mab剥离了在中国的资产,专注于核心国际市场,并在管理层重组后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从风口到寒冬:
生物医药行业的周期性挑战
云顶新耀的故事也是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缩影。
从2016年到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的“牛市”,估值不断飙升。
康桥资本的成功模式,也为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陆续推出,云顶新耀有望继续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而康桥资本也将在这一过程中,继续发挥其在产业整合和企业运营方面的独特优势。
生物医药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不仅要在风口时抓住机遇,也要在寒冬时找到生存之道。
康桥资本与云顶新耀的故事,正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诠释。
从最初的资本运作到后来的深入经营,康桥资本通过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生机。
↓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