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 | 创新金融工具支持供应链加速气候行动

文摘   2025-01-20 21:37   北京  


供应链减排已成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其减排目标也逐渐从自身的范围一、二排放,扩展到涵盖范围三排放。

对于多数企业来讲,范围三贡献了其大部分排放,SBTi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平均75%左右的企业碳排放来自范围三(如下图)[1]。作为价值链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商碳排放对下游企业减排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据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2024年统计,企业供应链排放约为自身运营排放的26倍[2]。以服装纺织行业为例,WRI研究指出,该行业中品牌企业96%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范围三,而范围三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上游企业的生产过程排放

按行业划分的范围一、 二、三排放 | 图源:SBTi


尽管范围三排放很重要,制定上游供应链减排目标的企业数量仅占15%[3]。这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他们在开展减排行动时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创新金融工具,有效分担供应链转型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将成为破局关键。


什么是可持续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通过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为市场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12]。作为传统金融工具,供应链金融在优化供应链上下游的资金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将可持续标准融入传统的供应链融资工具中[4],即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条件与特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挂钩,如供应商达到某些可持续指标,可获得提前付款或较低利率等融资优惠。

目前,国内外已逐步开展了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在国际上,跨国公司和国际银行已率先开展相关实践,推动供应链金融与绿色转型相结合。例如,PUMA、法国巴黎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于2016年推出了绿色供应链融资计划,根据PUMA和供应商自身的信用状况提供短期融资的分层定价[5]。在国内,绿色供应链金融实践逐步兴起,如海尔和渣打银行的绿色可持续性供应链金融计划,为海尔全球的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融资,其中可持续性是重要决策因素[6]。


图源:unsplash


为什么要开展可持续供应链金融? 


链主企业需要推动供应链减排以实现自身减排目标


在政策监管和市场驱动下,企业从自身范围一、二减排逐步向范围三减排推进,头部链主企业纷纷开始设定范围三减排目标,例如,耐克承诺以2015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将范围三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30%;麦当劳制定了符合1.5℃温升的SBTi目标,承诺到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而实现范围三减排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传统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有限,供应商减排行动融资缺口巨大


中国目前主要的绿色金融工具为绿色信贷[7],其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大型清洁能源项目及部分传统工业绿色转型项目,而对农户、个体工商户等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覆盖程度有限[8]。可持续债券也主要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2023年,中国普通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中,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共有192家,占境内发行人总数的87%[9]。可以看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传统绿色金融的支持。

供应链减排责任分担不均,减排行动面临挑战


当前,供应链减碳成本大多由供应商承担,包括设备升级、工艺改造和绿电采购等减碳相关支出。这不仅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限制了其绿色转型的实践能力和积极性。作为供应链的主导方,链主企业通常拥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资金能力,但却因为缺乏明确的资金支持计划、长期合作承诺或技术共享机制等因素,未能有效分担减碳成本,这或将放缓供应链整体减碳进程。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如何实践?

根据现有的国内外实践,目前能够用于支持供应链减排的金融工具既包括供应链金融工具,如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等,也包括传统绿色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股权投资等,此外,也可以结合保险类金融工具。


可用于供应链减排的金融工具 | 图源:作者整理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典型案例

根据观察,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现有的实践案例以信贷工具为主,按照融资机制、激励方式、资金用途、技术支持上的差异,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可持续挂钩型和基于项目型(见下图)。 


可持续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 | 图源:作者总结


模式一

可持续挂钩型

案例:圣戈班与汇丰银行 - 基于可持续发展表现评分的融资利率调整


汇丰中国2024年4月宣布为圣戈班集团的一家跨国企业落地中国首个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融资项目,为其内地供应商提供与可持续发展表现相挂钩的融资方案[10]。

在传统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基础上,根据权威第三方评级公司对圣戈班中国的供应商在环境、劳工权益、可持续采购和道德等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表现的评分,汇丰中国将对这些企业的融资利率作出相应的价格调整,以此激励供应商企业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


•   如果评分提升并达到一定幅度,则供应商能够获得相应的融资利率优惠,从而节省融资成本;

•   如果评分下降,则利率会有一定的上浮

•   如果评分低于最低标准,则此供应商将无法参与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融资项目。

模式二

基于项目型

案例:H&M与星展银行 – 直接投向供应商减排项目的绿色融资


该工具于2023年推出,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提供专项融资[11]。所有项目均由H&M集团审核,通过审核的供应商将获得星展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可持续发展顾问Guidehouse的技术指导,升级工厂以降低气候影响。在贷款的帮助下,印度一家制造供应商Raj Woollen安装了太阳能板、节能电机以及节水技术,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减少了碳排放。


发展可持续供应链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全球范围内,已开展了以供应链金融推动供应链企业转型的尝试,但更具规模、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尚未形成。各利益相关方在推进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实践的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供应


  • 融资难度较大: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和信用支持,融资难度大,进而影响其进行节能改造的能力;

  • 前沿技术投资风险高:在推进前沿技术(如电气化改造)过程中,供应链企业对于技术风险较大的项目持谨慎态度,期待借助链主企业直接投资共同分担风险。

链主企业


  • 外部性问题:链主企业在支持主要供应商时通常较为积极,但对于占比小的供应商,资源投入可能超出企业责任边界。这种外部性使得链主企业的投入意愿下降,特别是在其他行业或利益相关方同样受益的情况下,行业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

金融机构


  • 监管政策和激励政策不足: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尚未被全面纳入监管机构的绿色金融统计和考核体系,现有激励措施与政策工具未能充分结合,地方政府缺乏激励措施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因政策不明确而面临潜在的合规风险。

  • 跨地区协作挑战犹存:由于链主企业和供应商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区,区域间金融政策和管理协调性较差,各个银行分支行间缺乏合作,导致供应链整体授信难以实现。

  • 气候信息披露不完善:供应链中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数据透明度和质量参差不齐,现有供应链管理体系难以追溯。排放边界划定灵活,不同行业、企业的范围三(供应链相关排放)数据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供应商数据的缺失影响金融产品的设计与贷后管理,需要开发面向供应商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搭建数据基础设施。

  • 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同链主企业采用的供应商管理标准和第三方评级标准差异较大,导致供应商需面对多个标准,既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加大了银行设计金融产品的挑战。在绿色供应链票据实践中,各地制定的标准无法全国通用,限制了业务的推广和辐射范围。


与此同时,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也呈现较多发展机遇:


01

随着国家《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出台,逐步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探索将产品碳足迹标签与供应链金融工具的结合;

02

随着国际和国内陆续出台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全球气候信息披露正逐步走向强制,可持续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提供优惠融资方案,激励供应商参与气候信息披露,应对逐步提高的气候披露要求,同时帮助链主企业提高范围三和气候风险披露质量,提高国际认可度,增强供应链的绿色竞争力;

03

在推动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大形势下,地方开展企业碳账户的实践,促进金融支持企业开展减排行动,例如深圳市的“降碳贷”、广东省的“碳链通”,探索企业碳账户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借助企业碳账户平台开展供应链管理,并将碳强度作为金融支持的评估标准。

WRI在价值链减排领域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设定SBTi目标促成链主企业及其供应商签署绿电集采合作协议发起Scope 3 Lab项目。2024年底,WRI启动了“利用可持续供应链金融加速范围三减排”的研究课题,项目聚焦纺织、汽车、食品等行业,促进相关行业与金融业对话,探索如何发挥可持续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助力价值链的低碳转型。



作者


钟斯琪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

可持续投融资项目

助理研究员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投融资项目总监李晓真、可持续投融资项目研究员苏亭、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张文佺、可持续转型中心助理研究员张默凡、实习生张心怡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resources/files/SBTi-The-Scope-3-challenge-survey-results.pdf

[2][3] CDP & HSBC, Strengthening the chain Transform the Norm: Industry insights to accelerate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transformation, 2024, https://cdn.cdp.net/cdp-production/cms/reports/documents/000/007/890/original/CDP_HSBC_Report_2024.pdf?1727343420

[4] Transform to Net Zer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Finance, 2024,  https://transformtonetzero.org/wp-content/uploads/2024/06/TONZ-Sustainable-Supply-Chain-Finance-Transformation-Guide-June-2024.pdf

[5] 钱立华、鲁政委、方琦,绿色供应链金融三大发展模式,《中国银行业》,2019年第八期

[6] 海尔和渣打银行计划联手推出绿色可持续性供应链金融,http://www.cifif.com/Archives/IndexArchives/index/a_id/530.html

[7] 绿色信贷占可持续金融市场总规模的86%(《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 https://dataexplorer.syntaogf.com/china-sustainable-investment-review-2023)

[8] 贝多广: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普惠金融,https://mp.weixin.qq.com/s/sxmms7-bQZgvCAVrR5GNxQ

[9]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中国金融》,2024年第20期

[10] 汇丰(中国)商业理财,汇丰中国完成首单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融资 推动企业供应链低碳化,https://www.business.hsbc.com.cn/zh-cn/insights/sustainability/saint-gobain

[11] 西门子携全新整合融资解决方案亮相进博会|西门子_新浪财经_新浪网,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3-11-14/doc-imzuquin6203381.shtml

[1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文)


推荐阅读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是一个全球性环境与发展智库,其研究活动致力于研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全球范围内与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合作,共同为保护地球和改善民生提供革新性的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