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总结
- 2024 Overview -
2024年,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挑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在逐渐融入到社会系统变革中。这一年,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办公室运用我们的技术和数据优势、网络和平台优势、系统综合优势,与伙伴携手同行,推动低碳公正转型,裨益人、气候和自然。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中国的转型凝聚了从危机中孕育希望的智慧,开拓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1. 我们利用技术和数据优势,一方面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并总结中国转型探索的新经验。
WRI中国办公室充分利用自身在温室气体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协助企业和政府部门智库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提升气候风险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解决转型的堵点。例如:在碳排放因子库制度体系、行业和产品碳足迹的测算方法学等议题开展合作研究和能力建设。
(我们与合作伙伴开展了相关研究,包括转型金融的标准、山火等气候灾害的物理风险对农业的影响模型等。我们还利用卫星和大数据,对非洲国家和“带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政策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利用WRI在城市、能源、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丰富数据和工具的优势,为转型扫除盲点。我们对比全球100多城市的数据,观察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政策条件下的转型进程,让城市相互借鉴;用数据展示带路国家以及工业园区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投资潜能,让绿色投资有的放矢;将生多数据与工具为金融机构所用,支持将生物多样性纳入行业准则。
用我们的研究分析优势,总结中国实践的亮点。在中国的示范试点地区开展联合研究,对共同富裕与低碳转型协同、理论框架和相关财税政策以及中国和国际城市转型进程比较指标体系等前沿议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针对融资和合作的难点,我们利用网络和平台优势,促进国际相互学习和借鉴,努力形成多方合力。
2024年,我们支持了中国代表团的国际访问,也邀请来非洲、拉美、东南亚的同行来到中国。此外,开展了中美和中欧气候、能源与贸易相关议题的对话,在转型的关键时候促进了彼此理解。
WRI中国办公室还依托其全球合作网络平台,促进各方协作在气候行动、供应链管理、绿色金融等领域推动国际进程。例如生物多样性与金融伙伴关系(PBF)成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创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融资和经验分享平台。2024年在COP16上,PBF发布了年度报告,总结回顾了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的进展,分享了全球工具、政策和金融产品等最新成果,中国经验也位列其中。
我们开展农业领域减排示范、落实甲烷行动计划。COP29上推动中国与2025气候转型联盟开展对话,协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为实现气候目标开展合作。
创新南南合作,我们通过“非洲光带”倡议、可再生能源投融资伙伴关系及非洲绿色出行项目,助力非洲绿色低碳转型。在东南亚,推动金融助力绿色能源合作,为工业园区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3.将市场和经济的激励作为转型的着眼点,我们利用系统方法,加大宣传转变认识,用低碳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转型动力,并促进气候投融资。
WRI中国办公室结合我们在城市、能源、森林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优势,为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框架下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整体性支持。
我们协助企业提升跨国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碳足迹,帮助中国应对贸易伙伴在气候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推动国际知名的供应链链主企业带动整个供应链低碳和可持续转型,将绿色需求的市场信号传递给上游供给端,带动地方产业转型以及相关制度出台,首艘最高级别可持续认证的棕榈油从马来西亚抵达中国;首个海上固定支架的200MW太阳能电站建立。
我们也开展了一些跨行业的技术经济分析,如港口的不同交通领域不同运输模式下的降碳减污效果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等。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方莉
可持续城市 & 交通
相关文章
南南合作 & 可再生能源
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 COP29
相关文章
解码碳金融
相关文章
生物多样性
相关文章
公正转型
相关文章
地方转型
相关文章
绿色供应链
相关文章
旭日初升,千帆待发
新的一年,我们将秉持笃行之志,怀抱创新之心,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同行,持续深耕可持续发展转型之路,共同开创一个更加公平、绿色与可持续的明天!